個人資料
秦無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三國之三英戰呂布

(2006-11-08 16:57:44) 下一個
三英戰呂布


在“桃園結義”的時候,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中,要數張飛最富有了。小說中說他“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他也自誇說“頗有資財”。這麽看來,他原是個地主兼商賈了。不過,我想張飛殺豬賣肉,一是因為當時賣豬肉可能是個比較高檔的行業,能吃得起豬肉的,估計一般都是些有頭麵的人物,不然用當今的眼光去看,一個二十出頭的土豪,誰願意去幹殺豬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粗活?!二可能是因為殺豬也是個招牌,見識的人多,因此開爿豬肉店,也好引人注目。就像不久前“北大才子”陸步軒賣豬肉一樣,賣出了名,賣出了利,如果說他還有點才的話,也就是這麽個炒作的眼光了。三可能是因為豪傑們都喜歡喝酒吃肉的緣故,因此賣豬肉很能吊人的胃口。像聶政,高漸離等人,都曾是燕市屠狗之徒。

張飛出場時的身份,有點像後來《說唐》中的單雄信。如果張飛的家業不是祖傳的話,那說明他理財是很有一套的。這跟後來他的粗莽形象很不相符。此時,張飛二十一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卻在涿縣做殺豬賣酒的勾當。

而劉備雖說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那早已是八輩子以前風光的事了。他出場時家境落魄,以編草席賣鞋為生。唯一值得誇耀的是,他家門口有一棵高五丈餘的大桑樹,遙望過去,亭亭如車蓋。因此他從小就口出狂言:“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其實這種類似皇帝乘坐的車輦上的車蓋樹,到處都是,主要是劉備敢於說出那句話而已。此時劉備已經二十八歲了,在古代,這是個不小的年齡。因此他看了招兵榜文後,不免慨歎。因為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在他這個年齡起兵的。你說劉備能不急死了?!

至於關羽,他原是個闖蕩江湖的小販,早先因仗義殺死了一個豪強,避難江湖。因此他一出場就給人義氣衝天的感覺。此時天下大亂,像他這樣嫉惡如仇的人,本來最好是去投張角他們造反,才算正經的路子,但是他卻偏偏要到官軍處應募。看來《春秋》是沒有白讀的。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這就似乎有些古怪了:因為此時關羽不過二十四歲,但一把胡子卻已經有二尺長了!而且他這輩子胡子再也沒長過。倘按古代一尺是20厘米,關羽十五歲時開始蓄須算(這都是底限了),這實在是一個罕見的奇跡!

三人結義時,劉備二十八歲,做了老大;關羽二十四歲,做了老二;張飛二十一歲,做了小弟。(這是我按他們去世時的年齡與時間推算出來的。)但是遺憾的是,三人後來並沒有在同月同日死。

三兄弟四處征戰,屢建戰功。

但是他們三人真正引起群雄的注意,是在虎牢關下。劉備、關羽、張飛三英大戰呂布,是三國傳奇中的第一個高潮。

我們先來看看四個當事者的武藝。

呂布的武藝不用說了,一部三國,離了他還真少了不少趣味。他高超的武藝,主要還得得力於小說中後來他跟諸多猛將交手時凸現出來。三國中許多高手之所以成名,就是因為能在他的方天畫戟下走上五十回合以上的。因此,呂布的武功,實際上成了三國中眾武將的參照係。

但是在虎牢關一段之前,作者已經讓呂布出盡了風頭,他以不敗的戰史,傲視群雄,如入無人之境。那些死於他戟下的勇將,我們都還不知他們武藝的高下。不過,作者卻通過另一個一流猛將華雄的威猛,襯托出了呂布的卓犖武功。當時呂布正要去迎戰諸侯,華雄高聲說道:割雞焉用牛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爾!”他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是一把小廚刀一樣的利器的話,那麽呂布就是一把宰牛用的大屠刀了!

華雄出手,殺得十八路諸侯盡皆失色。而他跟呂布比起來,還隻不過是一把水果刀大小的廚刀而已。這種方襯法,立馬讓呂布的形象威猛高大起來。

劉備的武藝的高下,小說中一直沒有明確的交代。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他的武藝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這可能跟他後來成就天子大業的抱負漸漸地明朗化了有關。他的雙股劍,似乎隻是一種擺設,從來沒見過它染過血。作者有意給他設計了劍,而不是其它兵器作為武器,也是別有用心的。大家試想,一個有仁有德的皇帝,早年總不能揮舞著兩個大銅錘或者兩把板斧打天下吧?!

不過,劉備的箭術好像不賴,比他的兩個把弟都要強,不像關羽那樣,老是做人家的箭靶子。在打黃巾時,劉備曾經射中過三號賊酋張寶、賊將孫仲等人,而且都是在追逐中射中的。但是劉備在關羽、張飛纏鬥呂布時,並沒有在一邊像呂布施放冷箭,也算是一條好漢了。

而關羽的真正實力,在溫酒斬華雄時,就已經嶄露頭角了。他使用的是一把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這“冷豔鋸”三字,頗有古龍的味道。要是傳說中的貂蟬死於其下,我想最是適得其所了。該刀重八十二斤,它在重量上占盡了便宜。因為,在兩種同樣的兵器相交時,重一點的兵器在力道上肯定要討巧一些。比如一把牛刀跟一把小廚刀相較,交手雙方實力一樣,但持牛刀者顯然要占上風。

事實證明,關羽後來在他的著名的“閃電戰術”中,此刀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羽是三國中最成功的“閃電戰”運用者。他第一次出手戰黃巾的大將程遠誌,就是用的閃電戰:“雲長舞動大刀,縱馬飛迎。程遠誌見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雲長刀起處,揮為兩段。”

而在斬華雄時,他故伎重施。華雄身高跟他一樣,而且也是使刀,武藝高強,估計跟雲長也就在伯仲之間。而他之所以那麽快就被雲長斬了,唯一的解釋,就是雲長施用了閃電戰。後來的顏良、文醜,也是這樣稀裏糊塗地被他用閃電戰給砍了。

然而,一旦雲長不用此伎時,他就不得不吃力地進行持久戰了。像跟他不放在眼裏的“老卒”黃忠,小卒龐德,甚至徐晃等人交手時,都沒討到什麽便宜。

相比之下,張飛應該算是三兄弟中最嚴紮嚴打的一個職業戰將了。他的兵器是丈八點鋼矛。在小說中,他從頭到尾在與任何一位敵手過招時,似乎都沒有輸過,他是真正意義上的拚命“三郎”!他甚至還成了呂布的唯一克星,在徐州鬧糾紛時,他動不動地就要跟呂布單挑三百合,讓呂布見了他都躲:所謂不怕能的,就怕狠的。

至於翼德跟雲長武藝的高下,以我看來,他們應該是在伯仲之間。雖然後來關公聽說翼德在葭萌關夜戰馬超,難分勝負,他要入川找馬超比劃,孔明複書謂“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趨當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但是,我想孔明無非是在照顧雲長的麵子而已。

話說虎牢關下,正當八路諸侯跟呂布混戰,那位時刻都不服老的“白馬將軍”公孫瓚不敵呂布時,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燕人張飛在此”這句令人血脈賁張的吆喝,後來成了張翼德的招牌口號。

大家別忘了,這時正是在諸侯眼看就要潰敗的時候,張飛主動衝上來挑戰呂布。兩人“連鬥了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這裏,呂布跟張飛惡鬥了“五十餘合”,到底是不是不分勝負呢?因為它是書中第一次出現的兩大高手的對局,因此,它涉及到對此後諸多高手的武藝高低的判斷問題。

我記得小時候在讀嘉靖刊本的羅貫中原本《三國誌通俗演義》(好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裏,在寫到張飛鬥呂布時,“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我小時對高手對局時的合數相當癡迷,就像如今炒股的對指數了如指掌一樣。這跟我們現在通行的毛綸、毛宗綱父子改定的《三國演義》版本,顯然很有出入。倘若張飛果真“氣力不加”,那麽,呂布的武藝在三國中一馬平川,顯然是毫無疑義了。而勇猛如張飛在他手下還走不過五十回合,其他的高手也就不遑多論了。在這種情況下,雲長馬上加入了戰團,救助翼德,似乎也更合理了。

但是,毛氏父子的改動,在我們看來,卻使整部書的故事與人物顯得更加豐富生動了,也調動起了我們更多的興趣。因為,兩個高手初戰的平局,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間。因此,也難怪毛氏版本蓋過了羅氏的原著,大行其道。

說話間,雲長在一邊看張飛戰呂布不下,便拍馬舞刀,來夾攻呂布。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此時,也就是說,呂布在與當世兩大一等一的高手惡鬥八十合後,猶然餘勇可賈。

接下來可能出現三種結局:一是關、張戰敗呂布;二是呂布戰敗關、張;三是仍然是平手。而第三種結局幾乎是不可能的。隻要關、張兩人中有一人失手,則勝負立判。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時間越長,那麽呂布的勝算就越小。畢竟是一拳難敵四手。

這時,劉備按耐不住了。他適時地驟馬衝了過來,加入戰團。其實,我們從以後的故事中可以知道,即便劉備不加入戰團,呂布也不可能占上風。劉備的加入,隻不過加速了呂布的落敗而已。因此,劉備在“三英戰呂布”中,不過討了個巧。

假設劉備參戰後,四人走馬燈般又鬥了二十回合,那麽,整個戰局下來,張飛前後共支撐了一百回合,雲長鬥了五十回合,玄德鬥了二十回合。而呂布一人,則戰鬥了100+50+20=170回合。

結局是呂布大敗虧輸。而呂布一敗,則京都洛陽不保。董卓不得不遷都長安。這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是劉、關、張的功勞,其實不過隻是小說家言而已。但是劉關張畢竟從此在江湖上揚名立萬了!

在各路諸侯奮力追趕呂布的時候,這時,張飛表現出他作為優秀軍人的獨特眼光。他看到虎牢關上西風飄動青羅傘蓋,於是大叫道:“此必董卓!追呂布有甚強處?!不如先拿董賊,便是斬草除根!”拍馬上關,來擒董卓。

試問,誰還敢說翼德隻是匹夫之勇?!


10/15/200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小小花 回複 悄悄話 無衣哥哥,好像這篇還沒有在走廊發過?--你最近怎麽不見了,消失了,生氣了?:)
真亢龍無悔 回複 悄悄話 不知先生有沒有看過香港陳某的漫畫“火鳳燎原”,裏麵的張飛性格很獨到,與先生也不謀而合。火鳳燎原雖然是部漫畫,但裏麵的智鬥描寫勝過三國,非常精彩。
love4pics 回複 悄悄話 讀秦先生的三國論,是要喝些小酒的.過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