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開心。

天南地北,虛虛實實,過去未來,隨便說說,想那說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個人資料
遍野無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白鹿原上的“舵爺”(5), 和他的七個繼子

(2017-07-20 21:57:35) 下一個

白鹿原上的“舵爺”(5), 和他的七個繼子

遍野

我們白鹿原,算是個好地方,從原上看,一馬平川,土地肥沃,人畜興旺。民風淳樸。白鹿原東麵和南麵都被終南山所環繞。白鹿原上的生活雖說沒有多麽高檔,但是要比山裏頭的日子強多了。山裏頭的生活條件,遠不如我們原上。雖說秦嶺山脈的終南山是“山青水秀”, 畢竟因為交通不便,出產雖然豐富,不能變成商品,不能變現,隻好用“窮山惡水”來形容了。 能從山裏頭出來,到白鹿原上生活,就如同從原上的農村進了城市,變成城市人一樣。 山裏頭和白鹿原上的差別,就相當於白鹿原和西安城的差別。舵爺找兒子的心願,後來,隻有著眼山裏人了。

是呀,在附近村子裏找兒子過繼,誰願意到別人家給別人當兒子,除非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家貧,家裏的男孩子特別多,或者智力有些不高。從山裏頭找兒子或者找媳婦,相當於城裏人從鄉下找媳婦,是利用了山裏山外的居住(戶口)優勢。白鹿原小說裏的白嘉軒死了六房女人,無奈之下,才背上褡褳進山去,想買一個女人為他傳種接代。後來總算是成功地從山裏頭找回了仙草,就是利用了這種居住地域的優勢。舵爺和白鹿原書裏的那個白嘉軒一樣,也知道在附近周圍找兒子不那麽容易,或者找不到“好的”兒子, 就著眼於“山裏頭”,走的和白嘉軒幾乎是一條道。

舵爺的第四個過繼的兒子年齡比較大,是從山裏頭來到舵爺家的。 第四個兒子過繼後不久,舵爺就張羅著給他的這個過繼來的兒子說親找媳婦,估計那時候這個孩子有十七八歲。那個年齡是當時農村青年正需要媒婆的年齡。

這個兒子比較木訥,話不多,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山裏頭長大。很可能在給舵爺當兒子以前,從來沒有出過大山。 終南山,據說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個南山。那個山呀,老大了,可算是林深葉茂,山高路遠。在那深山老林裏頭走路, 幾個小時見不到人家。當你見到時,也就一戶,兩戶,或者三四戶,在一個窪地,或者一個半山腰的平台上,蓋上幾間房子。要能遇到十幾戶人家的住戶,就算很稀罕的事情了。那時候沒有公路,要出山,隻有靠兩條腿,沿著登高下坡的小道長途跋涉。因為交通不便,深山裏的人基本上是過著獨居式的日子。要不然很久以前好多想清淨的高人都會在終南山修行,象那個王維,王重陽,孫思邈等人,沒人打擾呀。

舵爺的第四個繼子大概就是從這種環境生長的的少年,估計從小到大,見過的人和玩過的小夥伴,掰指頭都能數得清的。突然間來到了我們白鹿原上,一個村莊有五六十戶人家,而且都是見過“大世麵”的。所以那孩子很不適應。說話時常常趕不上趟,聽話有時不知所雲。據說常常悶悶不樂。隻知道埋頭在田地裏幹活,抱著老碗吃飯,晚上一個人睡覺,很受找別人聊天,玩耍什麽的。可能心裏壓力很大,也許如同現在說的的自閉症什麽的。總之,如同鄉下人進了大城市,會有很多不適應一樣。特別是他在青春期的青少年。

後來這個孩子,在他爸來舵爺家看望他的時候,要和他爸回去看看,說是想他媽了。結果回去後,再也沒有回來過。聽舵爺說,那孩子在原上生活不習慣。這樣舵爺的第四次想要兒子的努力算是白費了。但是舵爺不生氣,談論起來,好象是在說其他人的故事一樣,平靜,隻是還能看出來有些傷感,畢竟是相處過,叫過爸的。

舵爺是聰明人,大概也能猜得到,是什麽原因讓這第四個兒子,回老家探親,一去不返,算是離開了他。

但是舵爺沒有氣餒,繼續為“有個兒子”而奮鬥。常常會見舵爺背著褡褳趕集上縣,估計除了做些山裏山外的生意以外,還在踅摸兒子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