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開心。

天南地北,虛虛實實,過去未來,隨便說說,想那說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個人資料
遍野無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陝西二大怪:《白鹿原》裏還沒見著的 鍋盔

(2017-05-20 06:23:33) 下一個

陝西的另一大怪是,鍋盔像鍋蓋

電視劇《白鹿原》很多地方吃飯都是biangbiang麵,建議導演給大家吃些鍋盔,或者把鍋盔和BB麵一起吃,那才有些陝西風味。

有言道: “餅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象鍋蓋,省時方便夾美食,裏酥外脆易攜帶”

據說,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裏,把頭盔放到火中烤成餅。如此算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曆史。  

這種說法,如同蘋果落地,砸了躺在樹下的牛頓,從而世間才有了牛頓力學一樣。蘋果砸沒砸牛頓,已無可考。很有可能是世人後來的杜撰。難道當年蘋果沒砸牛頓,我們就永遠不知道萬有引力? 況且把麵團放入頭盔,隻能考出“一顆”球形的烤麵包,怎麽也出不了象現在陝西那種直徑有二尺多的鍋盔。

 

無論是那位陝西的“愛迪生”發明了鍋盔不重要,重要的是鍋盔為啥會在陝西那地方流行? 陝西的鍋盔和其它地方的燒餅或者火燒是一個道理,也和南方以大米為主的地方常常做鍋巴一樣。有著同樣的功能和效果,或者遠行做“幹糧”,或者儲存到明後天月頭月中,甚至配菜待客,都屬上乘。

不過,鍋盔常常是發麵的,而燒餅和火燒則常常不是發麵的。發麵的鍋盔如果恰到火候,烙出來後,再用刀切開成小塊,一裏路外,都可能聞到發麵烤燒的香味。發麵的鍋盔成後,外麵酥脆,裏麵虛軟柔脹,不象死麵做成的燒餅那樣,隔上多少天,都不存在死麵燒餅那種變硬後“啃不動”的後遺問題,仍然是香酥酥的誘人。 切開的鍋盔,又很容易一分兩片,可以夾肉,夾菜,夾上油潑辣子,可以夾上任何你喜歡的“美食”。聞名的肉夾饃僅僅是它的一個變種而已。

陝西的鍋盔其實是一種比較省時間的作食方法,同樣量的麵食,做成燒餅,比做成鍋盔要多化近十倍的時間。一個大的鍋盔,烙成後,用刀切,三橫三豎,不就等於九個燒餅了嗎。 也許是陝西人太懶,嫌得不想費那麽多時間作燒餅。 也許是陝西人太忙,忙得沒有時間在案板上精雕細作,隻好作鍋盔這種“一錘子”買賣完事。

做鍋盔,麵要發開,然後再加麵粉和硬。麵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用文火,慢慢烤製而成。要多動多翻,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

總之,陝西人的“投機取巧”做成的鍋盔,成就了陝西的一大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