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廖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撤退三瞥:評電影《敦刻爾克》

(2017-07-25 23:22:38) 下一個

撤退三瞥:評電影《敦刻爾克》

 

廖康

 

 

以《盜夢空間》《星際旅行》和《黑暗騎士》而馳名影壇的導演諾倫(Christopher Nolan)新近執導的大片《敦刻爾克》(Dunkirk)與以往的戰爭片完全不同,也與他以前導演的電影完全不同。這部影片沒有傳統的故事主線,甚至可以說沒有主角。也沒有講英法聯軍撤退的前因後果,沒有告訴你德軍為什麽突然停止圍剿。你若不仔細聽,甚至可能不會注意到德軍停止前進的消息。如果你對二戰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不熟悉,希望通過這部影片來了解曆史,那你一定會失望,因為電影根本沒有試圖展現事件的來龍去脈。然而,你一定會感受到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緊張、危險、困苦和艱難,也一定會感受到英國軍民少言寡語的剛毅。這不正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展示的重大意義嗎?這不正是堅持抗戰,打敗德國法西斯的重要原因嗎?需要注意的是,影片開頭的字幕告訴觀眾有三條長短不同的時間線展示這個大事件的三個側麵:陸地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觀眾通過電影獲得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三瞥在時間上不一定重合;在空中一直是白天,在陸地上有時是傍晚。

 

三瞥之一是地麵部隊的撤退。電影僅表現了一小隊落伍的英軍士兵走在街上,漫天飄落德軍告誡他們不投降便滅亡的傳單。不一會兒,他們都在倉皇逃竄中被擊斃,隻有Tommy (Fionn Whitehead飾) 幸存。他嘴角下有個痣,英文是mole,但不要以為他是奸細。雖然mole有這層含義,他借抬傷兵的機會企圖偷摸上船的確有也奸細之嫌,而且在船被子彈洞穿進水,需要有人出去減輕分量時,其他士兵的確懷疑他的同伴是奸細。但mole的另一層含義——防波堤——才是電影的主要意思。因為海灘淺,大船無法靠岸,隻能在防波堤邊上船。所以Tommy千方百計上船逃生的經曆正代表了英軍的渡海撤退:在海岸遭到飛機轟炸,在船上遭到飛機和潛艇的攻擊,在沉船上可能淹死,在海上又可能被浮油燒死。這一切都令人深切地感到那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恐懼。大海的蒼茫、長空的廣闊、戰火的無情讓觀眾感到人是那麽渺小無助。但是電影沒有展示斷肢流血,也沒有當今電影常用的罵人話。諾倫表現的戰爭殘酷不是感官的,而是情緒的、深層的,也是通過英國海軍司令員(Kenneth Branagh飾)演出來的。不過,與他眼見士兵慘遭屠殺的悲哀相對照的是他從容不迫的堅定——如同柱石般矗立在海岸和防波堤上發布命令,直到軍隊全部撤離。

 

三瞥之二是海上救援,主要是通過英國平民船長(Mark Rylance飾)開自家遊艇搶救士兵來表現的。當然,他代表了無數英國百姓;那一帶所有的平民船隻都參與了營救。電影展示軍艦目標大,容易被敵人擊中;反倒是這些靈活機動的小船在運送30多萬士兵渡過苦海中發揮了主要作用。電影鏡頭集中在這條最先出海的遊艇和堅毅的船長上:他們救起被魚雷擊沉的英國軍艦上唯一的幸存者。在與此人的衝突中,我作為觀眾都忍不住要罵他,但船長卻顯示出極大的感同身受,沒有責難他。船長的兒子受父親影響,後來也非常善解人意。對此,船長讚許的點頭眨眼演得真是恰到好處。他們還救起被擊落並行將淹死的機長以及許多落水士兵。他們默默地,堅定不移地做著這一切,充分展示了英國人最引以為豪的那種不動聲色的勇氣。人民簞食壺漿迎接凱旋王師的場麵我們很熟悉,把敗退回來的士兵當作英雄來迎接卻極其少見。人們送來毯子和三明治,還有啤酒,就連士兵自己都難以相信。擁有以船長和他兒子為代表的人民對軍人的理解和民眾的全力支持,這不正是敦刻爾克的意義嗎?我期待著聽到丘吉爾鏗鏘有力的演講:“我們將在海洋上作戰,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登陸之處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巷作戰,我們將在山裏作戰,我們絕不投降……”但電影是讓一個士兵在報紙上讀到的。好!英雄的誓言在普通士兵的心裏響起,也許沒有那麽洪亮,但代表了這些雖敗尤榮的士兵不可征服的決心。

 

第三瞥是空戰。在整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蒼涼圖卷上唯有英國皇家空軍塗抹了一筆輝煌。同樣,電影隻是通過一位駕駛員(Tom Hardy飾)來表現空軍的戰績。他駕駛的是僚機,當長機被擊落後,他沒有刻板地遵循原計劃,而是根據情況,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行作戰。當年的空戰隻是使用機關炮,還沒有導彈等現代武器,主要依靠駕駛員的技術來取勝。他們擊落了數駕敵機。他的同伴,另一駕僚機墜海了,而且他自己的汽油已用盡,但前方敵機即將轟炸在大海上無處藏身的戰友。他繼續戰鬥,擊落那轟炸機。在戰友們感恩的掌聲中,在金光燦爛的沙灘上,他緩緩降落,點燃燒毀戰鬥機,在火光映照下,從容地等待德軍來俘獲自己。英國空軍的英勇和傑出表現可不是誇張,而是曆史的真實。電影把丘吉爾三個月後高度評價皇家空軍的那句名言“在人類衝突的戰場上,從來沒有這麽多人欠這麽少的將士這麽大的情”生動地呈現出來。

 

說到底,電影是視覺藝術。要想學習曆史,看書遠勝過看電影。但要想展示當時的情景,再現那曆史時刻人們的情懷,電影則遠勝過書本和曆史文獻。敦刻爾克大撤退畢竟是二戰的重大事件,西方人在中學的曆史課中,在紀錄片和紀念會中都反複講過。所以諾倫的取舍我認為是明智的,而且電影提供的三瞥和自始至終動人心魄的配樂成功地表現了那情景和情懷。當然,不熟悉此事件而又想看電影的人最好先查閱一下。但即便對敦刻爾克一無所知,通過電影也會感受到英軍可以戰敗,卻不可征服的精神;也會看到留得青山在,卷土重來未可知的前景;也會明白英國百姓和皇家空軍在二戰中做出的重大貢獻。這,就是敦刻爾克。

 

2017年7月25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廖康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大家關注並分享各自的看法。
小二哥李白 回複 悄悄話 敦克爾克是政治和軍事失敗的結果。這部電影隻是在為洗白那段恥辱的曆史,為那些決策者們免責。
冷冷清清 回複 悄悄話 剛看完。喜歡。 尤其是英國人的內斂,不動聲色。
評論水平太高了。不好意思,都不知道怎麽誇人了。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把丘吉爾的那段原版錄音放在電影開始,作為字幕的旁白,用來和最後士兵讀報時作為遙相呼應的話,可能會更加地觸人心懷。Dunkirk整部片子沒有用嘩眾取寵的激烈,血腥來收獲票房,隻用鏡頭和音樂來追憶這段悲壯的曆史。當海軍司令最後獨自在橋上,對他的部下說了那句極為簡短的I will stay, for France,那個代表永別的軍禮,影片最後,在燃油耗盡後,飛行員走出機艙,背對夕陽,鎮定地回頭,開槍,將飛機引爆,然後平靜地等待德軍的俘獲,諸如此類的很多場景和瞬間,各樣的人性光輝,在Nolan的執導下,令Dunkirk呈現出溫暖及獨樹一幟的動人氣質。
為寫而寫 回複 悄悄話 “陸地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觀眾通過電影獲得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三瞥在時間上不一定重合;在空中一直是白天,在陸地上有時是傍晚”,的確,這個在初看時還真暈,後來琢磨過來了。皇家空軍真是太給力了。民用船出現的時候我還想才這麽些船哪夠用啊,雖然已經知道結局,還是為那三四十萬人的命運揪心。真真生存就是勝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