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廖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養雞 (四)

(2015-04-25 16:13:13) 下一個
養雞 (四)
 
廖康
 
 
今年加州慘遭百年不遇的大旱,多數人家的草坪都枯死了。個別綠的,是因為主人冒著重金懲罰的危險,偷著澆水。也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會罰款,我們傍晚散步時,就見到個別人公然澆草地。不知者無罪,不懂英語也有其好處。這兩天終於下雨了,我們都非常欣喜。但天氣因而驟冷,我擔心小雞不適應,就沒讓它們出去。嚐到過自由的滋味,見識了廣闊天地,小雞的叫聲中似乎透著不滿,也許是祈求。尤其是外麵有小鳥鳴叫時,它們更加躁動不安,來回走動。但屋裏的紙盒子太小了,它們走兩步就撞到牆壁;偶爾跳一下,更顯得狹窄;撲騰起一些木屑和幾根雞毛,還有點兒淡淡的雞屎味。
 
昨天終於放晴,小雞放出去了。它們歡快地亂跑,沒來由地飛跳著。那隻大白胖子左膀子似乎更有勁,跳起來扇著翅膀總是從左到右自轉一周,而其它小雞都能直飛一段。它們能夠飛上外麵那吊杆了。那麽長一根杆子,足夠五隻雞都站在上麵。可是它們偏愛擠在一起,上麵的雞棲息在哪裏,下麵的雞就往哪裏跳飛。好幾次新跳上去的雞把上麵的雞擠了下去,掉下去的雞隻是叫一聲,並不動怒,自己再飛上去就是了。一次,小黑雞飛上去,正好鑽入大白胖子的跨間。空間有限,它一通撲騰,把白胖子拱下去了。讓我大笑不止。
 
也許是因為它們從小一起長大,現在也總是形影不離。我看不出是誰領頭,但它們始終相隔不遠、集體行動。它們知道水在哪裏,飼料在哪裏;吃啊、喝啊往往是一起,或相差不到兩分鍾。它們似乎從來沒有吃得很飽,因為我從未見它們的嗉子充分鼓起來。但它們也從來沒餓著,因為喂食器從來沒空過。盡管如此,它們還是到處尋找吃食,在地上啄啊、刨啊。我知道它們需要沙礫、小石子,吞到雞胗裏,以便磨碎食品。但我也看到,它們經常啄食的就是從喂食器裏灑出來的飼料。明明從喂食器裏一口能吃到那麽多,它們卻偏偏要一點一點地從地上啄起來吃。仿佛自己找到的食物吃著更香。當然,地上還有蟲子,偶爾啄到一個,它們就得意洋洋。個別時候我會給它們特殊食品,比如把蝦殼剁碎了和著剩飯喂它們。那可不是生蝦的皮,而是做熟了的紅燒大蝦,裏麵還帶著些肉。小雞會吃個精光,但也從不爭搶。唯一令人不滿的是,因剩蝦剩飯是放在鐵盒子裏,某隻雞會踩進去。這吃相隻是令人不滿,其它的雞並沒有意見,找空隙吃就是了。沒空隙,就等一會兒。它們這耐性是怎麽形成的?那著名的啄食次序怎麽還不顯現?也許真是因為“物質極大豐富了”,就沒什麽好爭的。雞隻是圖個吃,胃口是有限的,不像人,欲壑難填。
 
晚上雖然微冷,但我覺得羽翼豐滿的小雞應該承受得住了,便讓它們第一次在外麵過夜。我想訓練它們認窩,自己回窩。但它們貪戀在外邊玩耍,不肯回去。我就把它們一個個抱進去,留一隻在外邊。這隻小白雞很笨,它可憐地叫著,尋找著夥伴。好不容易看見它們都在窩裏,卻不知道走上板梯,隻知道可憐地鳴叫。大白胖子似乎更明白、更關心它,幾次到門邊,要下去,都讓我轟回去了。小白雞還是不會往上走,我隻好抓住它,一點點推它上去。隻有最後兩三節是它自己走上去的。我又把大白胖子抱下來。不知是它聰明些,還是因為看見同伴的先例學會了,它很快就一步步走上去。隨後,我又把其它幾隻一個個抱出來。小黑雞似乎不那麽在乎孤獨,自己在外麵溜達了好一陣,才發出哀鳴,但就是不會自己上板梯。我推著它,才上去。別的雞也差不多,都沒有大白胖子的慧根。以前我說它笨,看來是冤枉人家了。
 
天擦黑了,它們擠在一起,互相溫暖著,一動不動。小時候,我讀過一本少年讀物,書名是《錯誤百出的故事》。其中一篇講解鳥類與哺乳動物不同,運動著會冷,蜷縮著才暖和。我把雞窩門關好,進屋去了。想著外麵那麽冷,這是它們的頭一夜,應該犒勞它們,也給它們增加點熱量。便用鐵盒子裝了兩把大米和小米,要去喂它們。太太說有半袋核桃仁,嚆了,也拿來喂雞算了。我把核桃掰碎,混在米裏,給小雞端去。大概是因為冷,或許是天相當黑了,它們趴在那裏,不為所動。過了一小時,天完全黑了。我又去看,它們還是一動不動。那麽好吃的東西,竟然對它們毫無吸引力。上床前,我又去看了一次。它們似乎沒動過地方,擠在一起,身上溫暖。我相信它們沒事,睡覺去了。入眠前,我對太太嘟囔道:“其實,小雞現在離我們很近,就隔著一道牆,比以前在那間屋裏還近。”
 
今晨天一亮,我就起床,去開雞窩。昨夜下了小雨,地麵濕漉漉的。雞窩裏幹幹的,小雞還在原地未動。鐵盒子裏的好吃的一點也沒少。我明白了,就是因為黑暗,它們才不吃。以前,一天24小時照著燈,它們經常吃,所以長得這麽快。這不,一開門,有了亮,它們站起來,伸伸懶腰,就吃起來了。這一吃,才知道是好東西,大家圍成一團,啄得鐵盒子噔噔作響。即便如此,它們也不爭搶,大家都有的吃,都同時吃。而且它們有夠,盒子裏還有不少呢,但它們似乎是不約而同,都停下來,開始朝外看望。憖憖然,頭一點一點的,想跳,又不敢。終於,大白胖子邁出了第一步,穩穩當當地走下板梯。其它雞跟進,但都是走了一半,就跳下來。地上濕,它們感覺肯定很不同。每隻都小心地高抬腳,輕輕地邁步。雨水大概澆出了許多蟲子,它們一個勁兒地啄著,發出滿意的咕咕聲。
 
早飯後,我又訓練它們回窩。把四隻放進窩裏,吃著那高級食品,一隻留在外麵,希望它自己上去。但沒有什麽成果。一隻隻都是我推,才上去的。而且,隻要我不看著,它們就要跳出來。那高級食品和舒適的刨花墊底的雞窩遠不如外麵的誘惑力大,它們就是要自由自在地玩耍,自己找食吃。
 
中午,太陽把吊杆下的土曬得熱乎乎的。這群小家夥擠在一起,刨土,給自己刨出土窩,土渣渣弄得滿身都是,髒兮兮的。但它們趴在那裏,顯然十分舒服。還記得莊子在《秋水》篇中是怎麽反問來著:“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回答很顯然,別說死而留骨於廟堂了,人家活著呆在我們認為舒適的雞窩裏都不願意。
 
2015年4月25日
 
<img src="http://my.cnd.org/modules/zeuploader/dir9/1430001716_1a.jpg">
 
<img src="http://my.cnd.org/modules/zeuploader/dir9/1430002377_1a.jp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忘憂草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太好啦,小時候也養過雞
穿高跟鞋的貓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喜歡這些養雞的博文,描述細膩動人,活潑有趣,充滿愛心!
惜福666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像養孩子一樣。 動物都是有靈性的聰明的。 也盼望什麽時候能養雞。
閑人123 回複 悄悄話 觀察細致,描寫生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