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廖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談楚憶荊

(2012-12-16 10:48:14) 下一個
談楚憶荊

廖康


楚字有兩個似乎不相關的意思——痛楚和清楚。苦楚、淒楚、酸楚等詞都和前者有關;翹楚,楚楚動人,衣冠楚楚等都與後者有關。這兩種不同的意思是怎麽從同一個字衍變來的?查查字典,原來都和荊條纏在一起。

《說文》對“楚”的解釋為:叢木也,一名荊。從字形也可以看出點苗頭——林下有足。經常在樹林裏走動的古人大多不是林間漫步者,而是砍柴人。雖然文言裏有雅詞“樵夫”,但我相信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有鍾子期的運氣,碰不見俞伯牙,聽不到“高山流水”的琴聲,留不下“知音”的美名。他們的活計其實很辛苦,一天下來,兩腿走得酸麻,恐怕才是常態。而且不僅要走路,還要爬樹。《詩•召南•漢廣》有雲: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也就是說:眾多雜亂的薪柴,要砍取高的。由此,我們也得知為什麽稱拔尖的人士為翹楚了。

如果僅僅是由於砍柴而受些苦楚,倒也罷了。幹什麽體力活兒不累呀?砍柴未必是最辛苦的。可是砍來的柴禾不隻是用來燒火的,還用來打人。尤其是荊條,拿著順手,打得生疼。俗話說“荊條底下出好漢。”小時候我不懂,以為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意思。把“荊條”當成“金條”了。直到三年級的一次大考前,我不好好複習功課,跑去跟小楊叔叔下象棋。直殺到天昏地暗,才被父親抓回來。他沒有荊條,隻得用雞毛撣子代替,終於讓我明白了那句俗話的真實含義。雞毛撣子倒著拿約等於荊條,打起來貼肉不傷骨。那可真是教訓孩子的好東西。多虧那頓打,後來我考試總是拿滿分。

中國的官員,一向自稱父母,把百姓當作子民,動不動就打一頓,都是為了他們好呀。拿什麽打呢?《禮記•學記》有雲:“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據說“夏”通假“檟、榎”,也就是楸樹,是古代用做刑杖的材料。至於“楚”為何物,《儀禮•鄉射禮》中有詳細說明:“楚撲長如笴。”原來這東西隻有箭杆那麽長,使用起來很方便,隨時可以拿出來打手心,大概就是教鞭、戒尺一類的東西。這體罰的傳統在學校裏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有的戒尺上還刻著“愛之愈深,責之愈嚴”的字樣。師道尊嚴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有楚撲才得以立威。

不過,責打學生可能還不至於造成多大痛楚,一定還有更嚴厲的刑罰。再一查,果然,《漢書•路溫舒傳》有雲:“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可得?”棰是木棍,楚是荊杖,都是古代的刑具。能夠屈打成招,其痛楚可想而知。《韓延壽傳》還說:“民無棰楚之憂,皆便安之。”古人對生活的要求真低呀,不挨打就心滿意足了。“楚”由材料到刑具,再進一步衍變就成為懲罰了。《新唐書•嚴郢傳》有雲:“入獄楚掠。”那是進監牢遭受的拷打,類似《水滸傳》中描寫的一百殺威棒。輕則皮開肉綻,重則傷殘致死。

楚這種條狀植物很普通,陶弘景的《綱目》說:“牡荊,處處山野多有,樵采為薪。年久不樵者,其樹大如碗也。”前麵說到,砍柴要砍高的。我想那並不是要你費力爬到最高處砍,而是要砍高大的,砍一根頂兩根。與其它雜薪相比,楚不僅長得高,枝條出眾,而且光溜、細長。於是,“突出、苗條、整齊、漂亮、清楚”等含義就衍生出來了。《詩經•曹風》裏的句子“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就將蜉蝣的翅膀比作秀麗的衣裳。

長江兩岸、洞庭四周的荊楚、湘楚即當今的湖北、湖南。那些地方林深樹茂,荊棘滿地,所以在古代稱之為楚國。這本不是個優雅的名稱,有幸那裏產生了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用充滿奇思妙想和瑰麗意象的詩句一唱三歎,一歎三問,寫出了中文最優美的詩篇《楚辭》。從那以後,“楚”字便衍生出一些嶄新的含義和聯想,比如:楚雲湘雨、楚腰衛鬢、楚腰蠐領、楚楚有致、巫雲楚雨、楚楚謖謖,等等。如同鳳凰集香木自焚而浴火重生一樣,升華得讓人忘記了原本普通的荊條。

2012年10月1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