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歌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祖國,以夢為馬》萬方演唱,雅歌曲/編,海子詩

(2015-08-08 09:06:35) 下一個

《以夢為馬》(祖國)萬方演唱,海子詩,雅歌曲/編


 


 

萬方演唱與朗誦。
 

 

 

 

非常感謝萬方優美精彩的演唱! 萬方美聲的演繹輕靈又有力度,讓這首歌充滿激情,大大增彩添光。
 

以夢為馬 (祖國) 作者:海 子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

和物質的短暫情人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醜走在同一道路上

 

萬人都要將火熄滅 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

此火為大 開花落英於神聖的祖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為大 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築的梁山城寨

以夢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會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堅硬的條條白雪 橫放在眾神之山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投入此火 (這三者是囚禁我的燈盞) 吐出光輝

 

眾神創造物中隻有我最易朽 帶著不可抗拒的 死亡的速度

隻有糧食是我珍愛 我將她緊緊抱住 抱住她 在故鄉生兒育女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願將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靜的家園

 

麵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歲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馬兒一命 歸天

 

千年後如若我再生於祖國的河岸

千年後我再次擁有中國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馬踢踏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選擇(永恒)太陽的事業

 

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太陽的山頂埋葬 詩歌的(屍體)--千年王國和我

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我必將失敗

但我的詩歌(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
==============================================================================
 


 

對《以夢為馬》一詩的淺見。

 

海子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名抒情詩人,或一位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隻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

這首詩《以夢為馬》簡單來說就是海子自我期許,要以理想為一生奮鬥的目標,所寫的一首詩。夢代表的是夢想,代表一個理想的世界。然而夢的世界卻是遙遠的,非眼前現實的世界;或許人類永遠也達不到的一個理想世界。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的情人”,這一句顯示出詩人直來直往,大刀闊斧的風格。這是詩人向世人的宣言,也道出詩人內心的無奈和無助。什麽是“遠方的”呢? 遠方象征遙遠,遙不可及的理想世界,是詩人所追求和期待的世界。為什麽這麽說呢?原來漢文學裏有一種別的文華和文字所沒有的對應句。對應句除了在對聯和律詩上強製要求,在其他的文體,詩詞歌賦裏,處處可見其行跡。


與“物質的”世界對應的是什麽呢?就是“精神的”世界,也就是理想的世界。作者用“物質的”對應句點出這“遠方的”是一個理想的世界。相反地用“遠方的”來點出這“物質的”文明是“眼前的”實際情況。這是一種非對稱交叉的對應句,用非對稱的方式含蓄的點出作者的用意。


同樣的,詩人用“忠誠的兒子”對應“短暫的情人”。“忠誠”的反義是”不忠的“,“背叛的”。作者在這裏含蓄的對物質世界宣告說“有一天我會背叛你。因為我為了物質出賣自己去當二奶和小三已經受夠了”。作者在這裏用“兒子”,不用“孩子”或“孫子”,是有深意的。在中國文化裏,兒子是繼承人身份,子承父業,薪火相傳。所以整句話就是“我要做一個對遙遠理想世界忠誠不變的繼承人,然而我卻不甘願地對目前物質的世界低頭,出賣自己當物質短暫的情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醜走在同一道路上”。這“以夢為馬的詩人”就是有高尚理想和原則的詩人。

為何說“以夢為馬”呢?


原來馬代表的是運載和戰鬥工具。 馬可把人從一個地方載到目的地。作者要說的是“我要騎著我的理想,讓它帶我到達一個理想的世界”。同時馬也是一種戰鬥的工具,詩人要以理念向現實的洪流戰鬥,即使這是必定失敗的結局。


大家都知道小醜的職業就是取悅他人。在這世界上有多少人的生活目的不是某種程度上取悅他人呢?在中國社會更是如此,要能升官,必學會用各種方式取悅上司。對作者來說,中國的社會隻有一條路,就是小醜們走的路。


作者似乎對“烈士”並不滿意,把烈士和小醜,這兩個照常理因該為不同等級的人物並列,而且還表示不屑與他們同走一條路。這是什麽原因呢?


烈士應該是品德高貴,有理想而且肯為祖國犧牲的人。怎麽卻與小醜同走一條路呢?小醜應當是沒什麽人品,沒什麽是非觀, 被人貶低的小人物。而烈士是令人敬仰的,受大眾崇拜的楷模人物。為何把這兩種看起來不搭界的人物並列, 認為他們是走在一起的“同路人”呢?


縱觀中國曆史,也許最膾炙人口的民族烈士是嶽飛和文天祥。嶽飛讓其母在背上刺上“精忠報國”的故事和文天祥“正氣歌”裏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教育課本的正麵代表。年輕人讀了也成熱血沸騰的憤青。可是仔細一想,他們所在意的是什麽呢?他們所犧牲的是為了什麽呢?嶽飛收到十二道金牌班師回朝之際說,“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已收複之地的百姓跪地相阻,卻無法挽回嶽飛根深蒂固,忠於皇帝的儒家思想,或者說是“愚忠”。對作者來說,這種民族烈士其實也是小醜,隻是他們取悅的對象為皇帝一家!這是何等的悲哀!若當日嶽飛抗令不歸,或許最後曆史結局還是一樣,以南宋滅亡收場。當然嶽飛會成為曆史上被人罵的軍閥和叛國賊。但是至少他可以保護當地老百姓多活幾年而不被金人所殘害。讓老百姓多活幾年重要嗎?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嶽飛的最終理想究竟是“卑微的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還是為了自己身後的名聲和對皇帝的忠誠?若是後者,他同樣是一位小醜,隻是是一位高級的皇家小醜!


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究竟是什麽樣的理想呢?

“ 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 去建築祖國的語言
我甘願一切從頭開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願將牢底坐穿 ”
。。。

“此火為大 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築的梁山城寨
以夢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會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堅硬的條條白雪 橫放在眾神之山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投入此火 這三者是囚禁我的燈盞 吐出光輝 ”
。。。


作者提出兩個理想,語言的自由和公平的社會。語言的自由很容易看出來,“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去建築祖國的語言”,這一句話是帶有一點反諷。 表達“去建築祖國的語言的人猶如要從刀口走過,一不下心,就被刀砍傷砍死”。什麽是“去建構祖國的語言”呢?其實每個開口說話的人都在建構祖國的語言。原始社會語言的字匯非常有限。由於人類社會不斷“有話要說”,才逐漸增加單字和擴充詞義,成為豐富的語言。當一個族群,一個社會,不再使用某一個詞的時候,這個詞就會消失,成為曆史。“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也願將牢底坐穿”,表達了詩人為了爭取語言的自由的決心,不惜坐牢。


第二個理想是一個公平的社會。敦煌最出名的就是大約從北魏時代開始流傳下來的壁畫和佛像。這敦煌壁畫大多數都是描繪佛教的理想世界,如地獄,輪回等等。有些壁畫的內容是民間傳說故事,主要雖為佛教思想,卻也有部分中國本土道教思想和神話故事,目的是勸人行善,處事公正。這些壁畫和佛像都藏在山鑿出來的石窟裏。由於這些人物都是神仙和佛,可以說敦煌石窟坐落於滿山神佛之處。所以作者以“橫放在眾神之山”來形容。
“我投入此火 ,。。。,吐出光輝”表達詩人願意為此目的犧牲。


數千年來,古老的文明中有多少人義無反顧的為這樣的夢想去奮鬥。在數千年的王國裏埋葬了許多這樣有夢想而且為夢想奮鬥的詩人的屍體;然而這些人的犧牲總累積,最終成為太陽的一部分,照亮人間。這是詩人在詩的最後三段所要表現出的一種比烈士更壯烈的豪情,一種明知如蜉蝣撼樹,蜻蜓撼柱,一種明知必將失敗還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精神。為了投注於那永恒的事業;如太陽一樣的照亮人世間。像詩人宣告的“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太陽的山頂埋葬 詩歌的屍體--千年王國和我 ”。


詩人用中國文化當中輪回的概念來強調自己對這個理念的執著;“千年後如若我再生於祖國的河岸,。。。,我選擇永恒的事業 ”。詩人自我表白得很清楚,“我不但在今生要這麽做,若有來世,我還是要這麽做”,因為這是詩人選擇的事業。這是作者從人文的角度來看待今天的社會。認為有理想的文人(作者用詩人一詞來代表文人,似乎覺得詩人比文人更有夢想)應當為社會的良心,應當成為社會不平的聲音。應該成為照亮一個民族與文化的先鋒和烈士。

===================================================

(回複劍劍風流兄)

海子臥軌自殺,有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他很傻,是個Loser,或有精神病。也有更多的人不在乎。然而這切切表示了社會的變遷,價值觀的不同。其實海子臥軌與屈原投汨羅江是沒有不同的,隻是時代改變了!不認為這是有氣節的行為,反而是愚蠢的行為,不值得歌頌。

古代的中國重視氣節,倫理和道德,社會以文人為本和主導,士大夫與皇權共治。文人擁有過多,過大的影響力與權力。當時的文人歧視科學和巧匠,認為這是奇技淫巧,不是正統大道。更有儒家宣傳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以不食嗟來之食為文人氣節,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然而現代的社會卻完全反過來,由於近代中國科技落後,遭受列強的欺負。在興起以科技救國的同時,也把儒家思想的規範,以及所有老祖宗的傳統道德全部推翻。現代的中國人是笑貧不笑娼,重金錢物質權利不重誠信。台灣是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這種風氣,而中國在80年代改革開放後,迎頭趕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壞是幾代人無法彌補的。文化大革命帶頭侮辱教師階級,破壞傳統的尊師重道,還帶頭違反倫理道德,小紅衛兵帶頭鬥自己的家長。這種顛覆,讓社會失去了道德的規範,加上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宗教也是在文革被鬥的範圍),所以很容易腐敗。

在現代的中國,文人或詩人是不被重視,很難生存的,除非願意投靠某些勢力,成為喉舌。純粹的民間文學創作已經近乎絕跡。存在的文學是兩個極端:商業性文學,和泛政治性文學。商業性文學追求可看性,銷路,符合大眾口味。而泛政治性文學循正和反的方向進行。比如莫言的得獎作品《蛙》純粹就是因為反一胎化,反墮胎等符合西方的價值觀而得諾貝爾文學獎。 過去40年,各國的反政治文學作品都很容易得諾貝爾文學獎,所以並不稀奇而且還遲了。

當年的海子碰到了改革開放初的困境,文人一點都沒價值。沒有商品市場,也沒有政治市場,文人無用武之地。 海子覺得自己無法以任何方式改變社會,他不臥軌自殺,根本沒人知道他寫過詩。他自殺之後,才有人收集他的詩,出版他的詩集。這有一點像畫家梵古,生前沒人願意買他的畫,唯一賣出去的是他的朋友托人為了救濟他而不讓他知道。他死了之後,他的作品才被人重視,他的畫技與藝術成就才被人肯定。
===============================
俺寫這首歌主要是支持海子追求理念和夢想的執著。並不代表俺完全認同他的看法。他的看法也的確有些偏激。
就嶽飛的例子說,若是一位現代人,比如俺穿越回去當嶽飛,俺是不會因為皇帝下令就班師回朝的。當然嶽飛那時代所受的教育是忠君愛國,先要忠於皇帝,其次才是國家(老百姓)。其實這種觀念到近代還是存在,而且很嚴重。比如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是把黨淩駕在國家之上。在他們來說,沒有黨,就寧可沒有國家。

其實到了南宋時期,宋皇朝已經岌岌可危,沒希望了。隻有新的皇帝(領袖)出來才有可能避免滅亡。對於當時代的嶽飛,他這麽做是贏得美譽。對於現在人來說,是愚忠,是對不起老百姓。

關於唐詩和白居易的故事俺也聽過,相對於其他人的詩,白居易和杜甫的相對易懂。但那隻是表麵的字義。中國文人喜用春秋筆法,特別忌諱指名道姓批評當政者。比如杜甫的《兵車行》裏有句“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表麵是批評漢武帝,其實是影射唐玄宗。這一點,就不是當時的老太太們可以明白的了!這隻能意會,不能言傳。這也慢慢形成了中國詩特有的意境和含蓄表達方式。

關於中國詩的組成因素,俺覺得以後若有空,可以大家來討論。

===================================================

這一首詩,中國有95% 看不懂。網路上更是一堆不懂詩的人嚐試要解釋這首詩,全錯!其實詩本來就不容易懂,首先要懂得詩的語言,要了解詩的表達方式,要有相當的中國文化基礎,然後才能欣賞詩。然而,市麵上充斥許多不是詩的散文體,這些是排列得很奇怪,語句和詞義不連貫,沒有美感又喜用駭人聽聞的詞句的短文,卻沒有構成一首詩的任何因素在內,也就是根本就不是詩的“詩”。這一些非詩的詩也有一些是令人看不懂的,因為連作者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麽。另外一些大家都看得懂的其實是很鬆散的散文。大概這樣的作品占現代詩市場的90%。

當然,俺這麽說就立刻得罪了全世界90%的詩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