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館子吃飯 《朋友係列一》

(2010-09-17 21:22:08) 下一個
我這人命定東奔西跑,顛沛流離,在國內是南方北方,出了國則歐洲美洲,像牧羊人找草,無可奈何走過半個世界,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朋友。盡管結交的朋友時間又長又短,每每都留下一些大大小小難忘的經曆.

朋友相見聚會,頭等大事就是一起下館子吃飯。敘敘舊情,拉拉家常,交流交流信息和思想;什麽子女養育,升官發財,股市菜市盡在話題中;少不了更是情感房事的笑話。每一次大家都會是歡歌笑語,興高采烈,如果有酒精作陪更會熱鬧非凡,欲罷不能。可是高潮往往卻是在飯末酒盡之後。 兩年前的那次回國探親,十多日的行程裏,一波接一波,天天從早吃到晚。相信都有相似的經曆:小學同學聚餐,中學同學聚餐,大學同學聚餐,昔日好友聚餐,和好友家人聚餐,和兄弟姐妹的朋友聚餐,加上三姑媽六姨婆,還要你請我,我回請你,沒完沒了。每一回雖然飯菜酒水大同小異,每一回卻都興致昂然,意猶未盡。

記得一次同學聚會,數小時內,在一陣陣菜山酒海衝擊下,個個筋疲力盡,不醉則暈。可當小姐送來賬單,群情頓時激動,紛紛把手伸過去,都想把賬單搶過來,用打成一團來描寫,一點也不過分,搞得小姐不知如何是好。我首先發話:我是海外人士,上市公司股東(有幾股公司的股票),這頓飯理當我來請;一同學說他最近在股市上賺了一大筆,要和大夥分享;另一女同學更動之以情,說每次都是別人出錢,這回不讓她付,下次就不來了;大款同學們豈能相讓,理由是這頓飯對大多數人是筆不小的開支,對他是九牛一毛;這時不知那兒傳來醉醺醺的聲音,“誰也不要爭!我公款刷卡”。這一聲果然管用,所有的手一下子都縮了回來,吵鬧也卡然而止,取而代之是一陣歡呼聲。畢竟,吃公款是硬道理。

還有一次,吃唱過點了也沒人送賬單來,去問說早已付過,眾人皆不知此事,有朋友說付錯錢也是常有的事,應該趕緊收場。後來才知道,有位朋友,一身官職,要麽不能來,要麽屁股沒坐熱就得走,那天歌館瞧見我們不好意思。他說曾下放當副縣長,天天飯局到雞鳴(沒準一語雙關),現在一聽到下館子就抽筋。

中國人朋友之間這股感情紐帶,每一次飯局就像打上一個死結,來來回回,反反複複,永遠也解不了。

美國這邊的情況也是好不了多少,可謂“悠悠萬事,惟此惟大,一起吃飯”。我們這裏好的餐館不多,唯一像樣的中餐館要開車大半小時,此餐館最近在我們這邊開了個分店,朋友許久不見,一呼百應。雖然前幾星期不接受定位,大家還是願意等候。那天果真人頭濟濟,門口外還站不少人。一番苦等折磨之後,總算美味佳肴上桌。和國內一樣,一路歡聲笑語,妙言俏話,好生熱鬧,接著服務員送來賬單,這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通常的做法是:靠得最近的朋友會先看一眼,迅速計算出每人該付多少,然後自願者先付,其他回去再給。這回有人建議各家自付,免得有時記不起不好意思。大家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叫來服務員,闡明因果,說明計算法則。然後我便說道:“這一對夫妻和那邊的小孩是一家,一起算;這一排直到那位洋女婿是一家,一起算;那裏一男一女但不是夫妻,要分開算;這裏看似一老一少卻是伉儷,要一起算;還有這幾個。。。(省了)”看到服務員臉有難色,我便說:“有什麽不妥嗎?”她連忙說不,馬上記下來,還認真核對一遍。不過她說道:“你們的確與眾不同,我見得更多的是搶著付錢。”她停了一下接著說;“不過這樣也好,親兄弟明算賬,誰也不欠誰。”我接過話說:“就是就是,我們最怕就是誰了欠誰。”她說:“看你們興高采烈,有說有笑,應該是好朋友吧?”。我說:“這你就錯了,你看外麵這麽多等用餐的人沒有?我們是在那裏才認識的”。她忖忖地看了我一會,表情好象在說,你當我是白癡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天府文星 回複 悄悄話 “誰也不要爭!我公款刷卡”看到這裏,笑噴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