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 小熊維尼KOPJJ影視博客
◎片 名 Winnie the Pooh
◎年 代 2011KOPJJ影視博客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動畫/家庭
◎語 言 英語KOPJJ影視博客
◎字 幕 中英雙字
◎IMDB評分 7.2/10 (623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449283
◎文件格式 DVD-RMVB
◎視頻尺寸 624 x 352
◎文件大小 1CD 244MB
◎片 長 69 MinsKOPJJ影視博客
◎導 演 斯蒂文·J·安德森 Stephen J. Anderson
唐·霍爾 Don HallKOPJJ影視博客
◎主 演 吉姆·庫寧斯 Jim Cummings ….Winnie the Pooh / Tigger (voice)
巴德·樂凱 Bud Luckey ….Eeyore (voice)
克雷格·費格森 Craig Ferguson ….Owl (voice)
約翰·克立斯 John Cleese ….Narrator (voice)
Jack Boulter ….Christopher Robin (voice)
Travis Oates ….Piglet (voice)
Kristen Anderson-Lopez ….Kanga (voice)
Wyatt Dean Hall ….Roo (voice)
湯姆·肯尼 Tom Kenny ….Rabbit (voice)
Huell Howser ….Backson (voice)
◎簡 介
維尼和他的各位朋友重回百畝森林,Eeyore丟掉了自己的尾巴,憂鬱的找啊找;維尼不斷的和自己的饑餓感奮鬥;貓頭鷹召集大家去拯救被假想敵人劫持的人類好友克裏斯托夫·羅賓……
KOPJJ影視博客
有一天,小熊維尼起床後,發現自己沒有蜂蜜了,於是它便走進百畝森林,尋找蜂蜜。在找蜂蜜的路途中,它碰到了驢子屹耳,屹耳比維尼更加悲傷,因為它丟掉了自己的尾巴。維尼為了幫助屹耳找到自己的尾巴,便找來了跳跳虎、小野兔瑞比、貓頭鷹、袋鼠媽媽和小袋鼠小豆一起找到了克裏斯托弗·魯賓。魯賓幫助了小動物們,他在這些小動物之間舉辦了一場簡單的比賽,看誰能最先找到屹耳的尾巴,獲勝者的獎勵是一罐新鮮的蜂蜜。
KOPJJ影視博客
第二天,維尼去找克裏斯托弗·魯賓,但是魯賓不在,維尼發現了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出去一下,很快回來”(Gon Out Bizy Back Soon),可是不識字的維尼看不懂字條上寫的是什麽,它隻好找到百畝森林裏唯一識字的貓頭鷹幫忙。出人意料的是,看起來見多識廣的貓頭鷹也是一個半吊子,它對字條的解讀讓維尼和它的夥伴們認為魯賓被一個叫做“Backson”的怪物綁架了。於是維尼和它的夥伴決定設計一個陷阱來捉住Backson。可是,維尼總是會搞砸事情,它們的陷阱不但沒能捉住Backson,反而把維尼和這一群小夥伴困在了其中。路過的小豬皮傑想幫助維尼,可是因為自己太過於害羞而未能成功。情急之下,維尼用自己從故事書裏學會的咒語變出了一個梯子,於是小夥伴們都獲救了。
逃脫自己設置的陷阱之後,維尼去找貓頭鷹請教下一步的行動。在貓頭鷹的窩裏,維尼意外地發現了驢子屹耳的尾巴,原來貓頭鷹把驢子的尾巴拿來當做了大門的鉸鏈。隨後,維尼告訴了屹耳它的尾巴的下落。因為維尼的勇敢、和善以及為朋友奔走忙碌的好心腸,克裏斯托弗·魯賓獎勵了他一罐大大的蜂蜜。
幕後製作
小熊維尼,英國製造
提到小熊維尼,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這是一個迪士尼的傳統角色。實際上小熊維尼是地地道道的英國貨,在其版權經過幾次倒手之後,才來到迪士尼。
小熊維尼的前身是一直玩具熊,由英國著名作家阿蘭·亞曆山德拉·米爾恩在1921年從倫敦著名的Harrods玩具店購入,送給他當時年僅一歲兒子的生日禮物。他的兒子叫做克裏斯托弗·魯賓--即故事中的小主角。米爾恩在1924年寫了一首兒童詩,裏麵出現了一隻叫做愛德華(Edward Bear)的熊,這就是維尼最初的原型。後來,這隻熊的名字從愛德華改成了Winnie the Pooh。這個名字來自於兩個動物,維尼(Winnie)來自於當時倫敦動物園的一隻家喻戶曉的黑熊。它是1914年加拿大軍隊的獸醫在一戰期間從獵人手裏收養的一隻孤兒黑熊。後來這名獸醫把黑熊從加拿大帶到了倫敦,並起名為維尼。後來,部隊要開往法國前線,獸醫才把小熊送給了倫敦動物園。而Pooh這個名字則來自於魯賓最喜愛的一隻天鵝。1925年,米爾恩一家遷往了蘇克塞斯郡的Cotchford農場。這個農場毗鄰亞士頓森林,而這個森林就成為了米爾恩創作的一係列維尼熊故事的發生地。1925年的平安夜,維尼熊的故事登上了《倫敦晚報》。次日,聖誕節當天,BBC廣播了這個故事,結果大受歡迎。1926年,小說《小熊維尼》出版,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維尼熱”。1929年,維尼及其所有派生產品的版權被米爾恩賣給了美國人斯蒂芬·斯勒辛格(Stephen Slesinger)。1961年,斯蒂芬·斯勒辛格的遺孀授權迪士尼製作維尼的動畫、連環畫和其他產品。至此,維尼才成為了迪士尼的“私有財產”。
這一部《小熊維尼》的故事並不來自於單獨的一本維尼的小說,而是混搭而來的。編劇從米爾恩的小說裏找了三個不同的故事,並把它們編在一起。導演]斯蒂文·J·安德森]說:“這麽做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把這部電影打造成一部能適合全年齡段的觀眾的影片。如果一部電影隻有一個簡單的兒童故事,那麽我們肯定會失去很多成年的觀眾。如果我們大量地改編劇本,把維尼的故事拍成曆險記,那麽又會失去原著的質樸的感覺,並失去很多維尼的粉絲。所以我們從原版的小說中找了三個不同的故事,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編成了影片的劇本。這樣一來,無論是誰,都會從影片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
經驗豐富的班底
影片的起因很簡單,迪士尼的CEO鮑勃·伊戈爾(Bob Iger)和約翰·拉塞特看了小熊的故事,希望能拍攝一部維尼電影,於是他就找到了導演唐·霍爾,並分派給了他工作。霍爾說:“在接到工作後,我、斯蒂文·J·安德森和伯尼·馬丁森一起翻看維尼的故事書,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可以被拍成電影的故事。”唐·霍爾和斯蒂文·J·安德都是迪士尼的工作人員,前者參與製作了《公主與青蛙》、《人猿泰山》等動畫,後者則是《未來小子》的導演。不過,這三個主創中,資格最老的則是伯尼·馬丁森。馬丁森是迪士尼公司的老員工,他這部電影裏擔任了一個並不是太起眼、但是很重要的幕後角色--執導導演繪製故事板。對於一部動畫片來說,故事板是整個電影的基礎,故事板上的內容基本就決定了整部動畫的故事走向、鏡頭剪輯、節奏頻率等問題。這並不是伯尼·馬丁森第一次參與製作小熊維尼的電影,早在1974年,他就在《小熊維尼與跳跳虎》中擔任了動畫師的職務。
一開始,伯尼從維尼的小說中找出了5個故事,他希望能從中找到合適的結合點,編寫出一個長片的故事。從這些故事的基礎上,伯尼開始繪製故事板。他一開始繪製的就是經典的“驢子屹耳丟了尾巴”的經典情節。唐·霍爾說:“圍繞著這個情節,我們展開了討論。因為我們都想把故事弄得簡單一些,所以我們最後刪掉了兩個故事,把剩下來的三個故事融在了劇本裏,編出了一個長片的故事。不管故事怎麽改變,主線都是維尼和夥伴們幫助驢子屹耳找尾巴。”談及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安德森說:“可以說這是很傳統的維尼的故事,很簡單、不做作也沒有什麽大場麵,有的隻是維尼和自己的小夥伴們的情誼。我想這才是維尼的故事風靡了幾十年而毫不褪色的原因,因為它給了我們一種安靜祥和的情感。”
雖然唐·霍爾和斯蒂文·J·安德森都曾經參與過迪士尼的CGI動畫片的製作,但是當別人提議可以用電腦技術拍攝這部動畫的時候,還是遭到了他們的反對。這兩位導演堅持要用手工繪製的方法完成影片。安德森說:“我們製作動畫的一個宗旨就是要找到合適的工具來講述合適的故事。在《小熊維尼》中,最合適的工具就是手繪的二維動畫,無論是用電腦還是給影片加上一維都是不合適的。因為小熊維尼的世界是一片安靜的、未受打擾的世界,所以,隻有一筆一筆畫出來的二維動畫才是最合適的載體。”
花絮
·迄今為止,一共有四部小熊維尼的長片被搬上銀幕。最近的一部是2005年的《小熊維尼之長鼻怪大冒險》。
·2006年,在小熊維尼正式誕生80周年的時候,維尼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擁有了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星,這是星光大道的第2308顆明星。
·2003年公布的福布斯(Forbs)最有價值虛擬人物排行榜中,小熊維尼和夥伴們名列第一。
·小熊維尼這個形象在迪士尼的第一次亮相是在1966年的《小熊維尼與蜂蜜樹》中。
·小熊維尼的第一部長片誕生於1977年,這是一部由三部短片結合形成的長片。這三部短片分別為1966年的《小熊維尼與蜂蜜樹》、1968年的《小熊維尼與大風吹》以及1974年的《小熊維尼與跳跳虎》。
·除了電影、漫畫之外,小熊維尼的故事還被製作成了電視秀、木偶節目、有聲讀物、廣播劇短片、錄像帶、遊戲等等。而且蘇聯還曾在1969到1972年間,製作過山寨的蘇聯版小熊維尼的動畫片。
◎影片截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