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四月,沉浸在家鄉的春色裏 (四)

(2017-05-06 16:11:24) 下一個

    時間永遠都是那麽殘忍,不等你留戀就悄悄帶走屬於你的美好時光。好在有記憶,它總能把遙遠的故事帶回到眼前。
    媽媽每每說起她剛剛參加工作時的地方,笑意總是寫滿臉龐,仿佛一下回到了美好的舊時光。在那裏,她遇到了生命中最好的朋友陳老師,她們倆的友誼維持了一輩子。在那裏,她戀愛結婚生子,完成了生命中的重大轉折。
    二哥早早就聯係好,隻等我們都有空在家,陪著媽媽回到那地方,去追憶父母的青春歲月。

    媽媽18虛歲去工作的地方,位於無錫江陰武進交匯處,交通閉塞,民風淳樸。學校名叫蓉南中心小學,建於當地吳姓祠堂內。該校解放前是一所家族學校,解放後擴大規模占用整個祠堂成為公立學校,學生都是農家子弟。媽媽就是在那個時候去那裏當教師的

    那個時期新政府對那些落後地區的管理機構還不夠完善,學校老師除了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排練文藝戲曲節目到處演出,向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新政策。晚上還要做掃盲班的老師,教成年人識字。大家工作熱情很高,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媽媽總說,在蓉南工作的幾年,一輩子都難忘。

    該小學在2003年並入其他學校,吳姓族人把舊址修回成祠堂。現在祠堂內的文德堂就是以前媽媽上課的教室,左邊的牆就是黑板所在地。

    下圖中放桌子的一側,以前被隔出一個小房間,是媽媽和陳老師的宿舍。
    陳老師大戶人家出身,年齡和我外婆差不多,解放前就在那裏教書。她自己出來工作掙錢,丈夫在家,這種情況在那個時候不多。解放後陳老師依然留在那裏當老師,和一幫年齡比她小很多的同事一起工作生活,非常愉快。那時媽媽剛剛工作,陳老師在生活上對媽媽照顧很多。

    盡管以後陳老師和媽媽陸續調離那個小學,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但她們依然親密走動。記得我小時候星期天經常去輪船碼頭等陳老師來我家,等不到會非常失望。陳老師和我家的關係,不是親戚,勝似親戚。

    直至現在,清明時節,哥哥會帶著媽媽去陳老師墓上掃墓。

    祠堂很大,裏麵有兩個小戲台,一個袖珍戲台,和八仙桌麵積差不多,是演戲給祖宗看的,另一個大些的是演給活著的人看的。

    如今祠堂內的什麽堂什麽堂以前都是教室,連放吳姓祖宗牌位的地方,以前都改成了教室。現在修了小亭子的院子,以前是操場。

    媽媽見到了以前的一些學生,一起回憶哪間是什麽教室,哪個老師教什麽課。下圖中樓下左邊的那間以前是老師辦公室。
    媽媽的眾多學生中,有一位學生,當時在校時視力很差,後來眼睛瞎了,如今是遠近聞名的算命先生。我們開玩笑,問媽媽能不能讓她學生給個麵子幫認識的人算個好命

    媽媽和爸爸是在那片土地上認識的,當時爸爸是區中心小學的領導,媽媽所在小學歸爸爸學校領導。爸爸第一次見到媽媽,是到媽媽的學校檢查工作。他們從相識相知相愛走到一起組成家庭,然後,就有了我們兄妹三人。

    媽媽結婚後,還有她初中時的男同學,或正大學在讀,或大學已畢業,通過同學寫信找媽媽,想結緣。為此,媽媽特意抱著哥哥拍了張照,告知同學們"我兒子都有了!"

    下圖中的河邊,那時站滿了年代久遠的大樹,不知什麽時候古樹被伐了,現在種上了楊柳樹。想象中,在那河邊,在那田埂上,爸爸媽媽經曆了你儂我儂,恨不得融了化了合成一個人兒的熱戀階段。我們特意下車拍了幾張那裏的田園風光,以作留念。

    爸爸媽媽本來是在兩條平行線上行走的人,沒有新中國的成立,他們永遠不會交匯在一起。
    爺爺奶奶生了一大群兒子卻沒有能力撫養培養他們,父輩們能長大上學接受教育,全靠爺爺當資本家的大哥接濟。日子過不下去了,爺爺奶奶就賣田,田賣完了,剛好解放了,成了無產階級。又因為兩位伯父抗戰時去新四軍加入共產黨隊伍,解放後爺爺奶奶家成了革命家庭,姑媽叔叔們或加入解放軍或保送進人大進軍事院校學習。
    外婆隻有媽媽一個女兒,媽媽兩歲時外公就去世了,因為沒有兒子,外婆為了保住外公的家產吃盡了苦頭,為了能讓領養的舅舅名字上家譜,逐年交糧食給本族祠堂,最後終於交清了,田地保住了,也解放了,成了剝削階級。解放後外婆家的田地被分掉了,很快就沒有能力供媽媽讀書,媽媽在無錫女中上了一個學期高中便輟學回家找工作養活自己

    父母輩年輕時的工作熱情是現在的人無法理解的。

    媽媽懷著大哥快足月生產了,還要去別的地方參觀學習。路線是先步行兩小時從媽媽的學校到爸爸學校所在地,再坐兩小時輪船到爺爺奶奶所在的鎮上,然後再坐火車去目的地,下了火車是否還要坐其他交通工具,我就不知道了。幸虧在爺爺奶奶家大哥出生了,否則後果難以預料。爸爸是帶隊領導,丟下妻子繼續參觀學習的進程。大哥淩晨出生時,爸爸已經去了車站,是爺爺三步並作兩步趕到車站,告知在火車站台上的爸爸"生了個兒子"

    這聽起來一點不像真事,倒很像電影裏的某個畫麵。

    二哥出生後,爸爸去南京省行政管理學校學習並留在教育廳工作,媽媽調到爺爺奶奶所在鎮的中心小學工作直至退休。期間,媽媽曾有機會調往南京工作,媽媽沒有去。期間,在反右文革等政治運動後,爸爸的工作地點和工作職位有所變動。所幸我們兄妹三人跟著媽媽在小鎮生活,爸爸工作中的起伏沒有導致家庭的動蕩

    朋友們在一起聊天時,難免會談到自己的父母,記得最極端的兩句話是"我真搞不懂,我爸怎麽會娶我媽那樣的人""我要是我媽,十個婚都離了"。我們總把愛情看成是雙宿雙飛化蝶追隨的梁祝,或者是千年等一回的許仙白素貞,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生死悲歌,或者是JackRouseTitanic上的我心永恒。其實,父母的愛情,才是真正的現實中的愛情!正是因為它經曆過生活的磨練和考驗,漸漸少了愛情的自私,多了親情的溫暖,而這份暖意,又是愛情得以長久的保證

    在歲月這條漫漫長路上,我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走著,在經曆了一些人,一些事以後,對父母對愛情對婚姻的看法會發生變化,相信朋友們在一起聊天,說話不會再那麽極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在成熟!

    這次回家,推掉一切應酬,主要時間都是陪伴媽媽,心裏經常想到爸爸。雖說爸爸走的時候已過了八十,但要是他的壽命再長一點,我們就可以陪著爸媽一起出去逛逛,在家說說話。但人不能事事如願,這個道理我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濛濛江南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還好,當時母親的同事們大多數都是家庭成分不好的。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令人溫馨而感動的親情~~

你父親和母親家劃成分的事真是讓人感歎,那個年代的事就這麽簡單粗暴,好在你外婆的成分沒有太影響你母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