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6)
2020 (53)
2023 (119)
前篇:(10)耶穌誕生地&那些靠譜不靠譜的傳說
“跨越千年之吻”是朋友給我發在微信朋友圈裏的這張旅遊照片所題的名,很喜歡這個題名,於是回複道:嗯,親吻千年古埃及文化,最早的人類文明!
埃及,早在2011年初就準備去了,翻開我當年寫的新西蘭遊記,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年初埃及國內的動蕩改變了我今年去埃及旅遊的計劃,於是決定先去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一轉眼,六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在我的旅行地圖中,埃及還沒有被揭開她那神秘的麵紗,於是想著應該盡快去埃及。網上搜了一下,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很不錯的跟團遊埃及的機會,行程,價格都很滿意,當即訂下。接下來便是上網尋找飛機票,這時又想既然要飛這麽遠,為何不多掃幾個國家呢,於是又把以色列和約旦也加入到這次行程中了。
飛往埃及的當天,新聞中傳來了埃及兩輛公交車遭不明武裝分子槍擊。襲擊造成至少26人死亡,25人受傷。微信朋友圈裏的朋友知道我此時此刻正在前往埃及,紛紛發來提醒:千萬注意安全。
深夜抵達開羅機場,在機場的銀行窗口買了一張25美金的簽證費貼條,貼在我的老鷹本裏,毫無阻礙地過了海關。
開羅,這個與沙漠連成一片的城市,豪富與貧窮、氣派與破敗、現代與古典宗教的並存,毫無遮掩的就這麽突然呈現在我的眼前了。
大多數人知道埃及,是因為金字塔。我們這次埃及遊的第一個景點就是矗立在吉薩高原上的金字塔群(Pyramids of Giza)。
吉薩金字塔群無疑是古埃及法老王權的巔峰展示。它們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祖孫三代建立的。在1889年巴黎建起埃菲爾鐵塔之前,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高、最巨大的建築物。它是世界七大奇跡的榜首,更是唯一剩下的“奇跡”,矗立於吉薩高原已4500多年了。
趁著遊人高峰到來前趕緊來個立此存照。
早年無意中寫過一個頗受大家喜歡的遊記係列《我的旅行我的吃》。這麽多年過去了,相信不少朋友的旅行已經不再隻是追求吃好,住好,飛好,飽飽眼福而已,旅行中應該有更多的文人交流,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寫一寫我旅途中相識的旅友們,也許遊記係列可以叫做《我的旅行我的團》。
他是誰? 嗬嗬,他是早晨從酒店出發就跟在我們車裏的攜槍保安人員。導遊解釋說,這些保安人員是埃及旅遊局派來的。無論旅行團是否有要求,當局都會派保安人員跟隨。
原來旅遊業是埃及國民經濟的龍頭產業,無論哪個政權上台都力求保護和發展旅遊業,不希望發生因外國遊客生命受到傷害的事件而影響旅行業的發展。在埃及的各大城市裏,當局采取了分片包幹責任製來確保遊客安全,每個片的保安官員都必須確保自己負責的區域內不能出任何事故。
我們的這位保安哥很有意思,跟著我們來到金字塔後不久就自行消失,提前下班去了。
從這個洞口可以進入到金字塔的頂部。相機不允許帶入,隻好用手機拍了兩張金字塔的內部。
看到被欺淩的駱駝,我改變主意決定不騎了。
旅行團給我配的roommate,美國後備軍人,兩次被派往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在尼羅河的三桅帆船上,我們在月光下一起吸水煙,聽她講前線的故事。
大家都認識的獅身人麵,洋名斯芬克斯(sphinx)。
開羅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這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
這座二層的紅色建築於1902年建成開館,本身也屬文物級別。共分為兩層,第一層按照順時針參觀,依照年代順序擺放陳列文物,第二層則是根據文物的種類劃分為不同的展廳。
通過導遊電筒燈光的照耀,我們看清了塑像眼珠所用的特殊材料,感歎古埃及人那時就具有的精湛技藝。
古埃及文物中出現最多的符號—生命之符。對於生命之符,導遊有不同於網絡上常見的解釋,他的解釋是:生命符的形狀來自養育著人類生命的尼羅河,上方是尼羅河三角洲(Nile Delta),兩側是尼羅河流經過的沙漠,中間則是川流不息的尼羅河。喜歡導遊的解釋,比網上百科的所謂“生殖器”解釋靠譜多了。
根據塑像的顏色,你能判斷出左下方兩小人的性別嗎?
這些漂亮可愛的小玩意兒有什麽特別用途?原來古埃及人在做木乃伊時,用它們來保存從人體內取出的內髒,人腦則被認為是肮髒之物而棄之了。
上到二層便是皇家木乃伊展廳。
原本豪居在埃及各地金字塔裏的帝皇將相們都被搬到這裏來住集體宿舍了。
走在埃及城市的街頭,到處是賣旅遊紀念品的,除了石頭做的金字塔、法老像外,紙莎草紙畫是很多遊客感興趣的紀念品。
結束了一天在開羅的遊覽後,我們準備搭乘臥鋪火車前往Aswan。傍晚在前往火車站的途中還有些寬裕的時間,有驢友提出希望導遊帶大家去紙莎草紙畫專賣店。我雖然沒有購買的打算,但非常希望有機會能觀摩了解紙莎草紙畫的製作和工藝,於是趕緊附和提議,興致勃勃地跟著大家來到一家紙莎草紙畫專賣店。
專賣店裏賣的紙莎草紙畫質量都非常好,隻是價格不菲,也不允許拍照。一會兒推銷員過來給我們演示紙莎草紙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紙莎草實際是一種類似蘆葦的水生植物。自從這次在埃及認識了紙莎草後,我後來在肯尼亞,在厄瓜多爾也都見到過紙莎草。
征得同意,我拍錄了推銷員演示紙莎草紙的傳統製法過程:先剝去紙莎草的綠色外皮;把裏麵的芯割成薄片,放入水中浸泡幾天;推銷員撈出幾天前浸泡的芯片用木槌敲打,再榨去水分,重複多次後把薄片兩端切齊;然後象編涼席一樣把紙莎草芯的薄片編織起來;再用石塊緊壓,擠出芯裏的糖質粘液、把薄片相互粘合起來;晾幹以後,用貝殼磨平草片的表麵,就做成了紙莎草紙。
我個人認為紙莎草紙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應該被重重地寫上一筆:在5000多年前,因為有了它,古埃及人留下了幾乎稱得上是“無數”的文字檔案,多得讓人目不暇接,這才讓我們有可能對幾千年前古埃及得以了解。
當然也有人認為,紙莎草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紙”,因為它沒有一個製作紙漿的步驟。就好像是把字寫在羊皮樹皮上、或者是刻在牆上甲骨上,這些東西都不能算是“紙”。所以無需擔心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落後於古埃及的紙莎草紙。
不過英語裏“紙”這個詞(Paper)倒的的確確是從“紙莎草”(Papyrus)這個詞演變而來的。
站在開羅火車站的站台上,目睹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和不斷停靠的火車,在印度新德裏乘坐火車的經曆不由的又浮現在腦海中:我們象今天一樣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來到新德裏火車站,一直等啊等,等過了火車抵達的預定時間還堅持等,因為印度的火車就是臭名昭著的不準點,可是那天我們的運氣比不準點的火車還要差,原來我們買好票的那班火車已經被取消了,隻能第二天改乘飛機了。
一切擔心似乎是多餘的,當天開往Aswan的火車準點抵達開羅火車站。我們跳上火車,找到自己的房間,安頓下來後,大家又聚在車廂的過道中,這時有人取出香檳,有人取出啤酒,火車上的party開始了。。。
車廂內的客房。
火車晚餐
火車早餐
•胡夫金字塔(埃及吉薩,仍存在)
•空中花園(伊拉克巴比倫,毀於地震)
•宙斯神像(希臘奧林匹亞,毀於火災)
•亞底米神廟(土耳其以弗所,毀於火災)
•摩索拉斯王陵墓(土耳其哈利卡納蘇斯,毀於地震)
•太陽神銅像(希臘羅得港,毀於地震)
•亞曆山大燈塔(埃及亞歷山大,毀於地震)
膽子夠大的,敢在墓穴裏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