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個人資料
三步兩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哈瓦那的故事】(5)歲月裏流淌出的故事

(2017-03-20 10:57:18) 下一個

前篇回顧 (1)八卦開篇(2)飛往古巴(3)循著奧巴馬的腳步逛老城(4)老人與古巴

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海明威故居,去之前會先到訪哈瓦那的一家有機種植園。

導遊一登上大巴就興奮地告訴大家:“我弟弟拿到去美國的簽證了!” 導遊曾經跟我們提起過多次,她再過兩個月會去美國佛羅裏達探訪大姨(Aunt),這將是她第二次去美國了,所以申請美國簽證應該會順利,但弟弟將是第一次,很可能會被拒簽,其中的原因我們都懂的了。

導遊的母親作為古巴政府派往的勞務人員(領古巴政府工資<$20/月)在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工作,看來即使有我們中國人所謂的“聯係”,古巴人要獲取美國簽證也不容易。

我曾經問過導遊:古巴人偷渡美國一旦被抓後會被判刑嗎?或者在海麵上會遇到槍射嗎?導遊很吃驚聽我問到“槍射”,說:“怎麽可能被槍射,也不會被判刑,隻會關押2~3天。不少人放出來後會繼續偷渡,有的已經偷渡6~7次了。”

我們可能還記得,1999年,有個6歲古巴男童埃連隨同母親偷渡美國途中遭遇海難,母親和另外9名偷渡者死於非命。埃連抵達邁阿密後被他母親在當地的親戚收留,埃連的生父胡安得知消息後要求美國送還孩子。2000年4月22日,20多名美國聯邦探員持槍突襲了埃連暫居的親戚家,強行帶走埃連,並將他送回古巴。

由此看來,今天的古巴人無論是通過申請簽證還是偷渡前往美國,主要阻力不在古巴。而對美國公民前往古巴,古巴的大門卻是敞開的。

 

我們要去的有機種植園在哈瓦那城的東邊,離市中心大約9英裏。一出市中心畫風立刻改變了。

導遊在大巴上說起,她出生不久便遇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古巴的“特殊時期”。當時由於美國對古巴的經濟製裁,加之蘇聯解體使古巴失去每年40億到6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在這段時期,石油和器材的短缺導致古巴的國民經濟一度衰竭,斷電和饑餓變得十分普遍。導遊回憶說:當時因缺油汽車不能開,鄉村的蔬菜水果不能運進城,城裏人隻能利用前庭後院自己種植蔬菜,於是,哈瓦那城裏出現了許許多多都市種植園。如今這些都市種植園有些已經消失,有些依舊還在。

我們要去參觀的這家都市有機種植園就是初建於那個“特殊時期”,最初隻有十來人,目前擁有130多名員工,基本上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退休人員,其中30%為婦女。種植園每天向附近的居民,賓館等提供各種有機蔬菜,草本植物等。英國的BBC電視台有一段關於這家都市種植園的采訪節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列聯接觀看:

https://youtu.be/jRz34Dee7XY

我們在種植園門口下車。值得一提的是,古巴街頭上跑的大巴幾乎清一色的都是“中國宇通”!

導遊請來了當天的領班介紹種植園的情況。原來古巴政府對環境保護有很嚴格的一套政策,有14家國家級農業科研所正在從事用自然生物方法滋養土地,防治病蟲害和節約用水等課題。這個種植園得益於這些研究成果,一直采用自然生物方法種植農作物。

這位老伯噴灑的可不是化學農藥,而是草本植物配製成的殺蟲劑。

養殖蚯蚓滋養土地

蔬菜田間夾種的玉米是用來保護蔬菜不受蟲害。

不信嗎?走近看一看,玉米葉上附滿了蟲。原來正是玉米吸引了蟲子,而使蔬菜避遭了蟲害。

茁壯生長的生菜。

叫不出名字的花草

種植園裏這位老先生非常熱情地招呼我們,還分享了教皇到訪時他與教皇在一起的照片。我後來好奇地問過導遊:在古巴宗教自由嗎? 導遊遲疑了一下回答說:現在比起以前自由多了。並舉例說:她Grandma那一代以前都避免宣稱自己是天主教徒,盡管大家都是,現在沒人過問了。

離開種植園後,我們前往海明威故居。

海明威故居位於哈瓦那老城區東南方向15公裏左右的聖佛朗西斯科·德帕拉(San Francisco de Paula),莊園的名字叫Finca de Vigia。這個莊園始建於1887年,海明威在這裏從1939年一直居住到了1960年。很多重要的作品也都是在這裏撰寫的。目前故居還保留著海明威居住時的樣子,包括隨處可以見的書籍和雜誌,隨時準備接待朋友的起居室。花園的涼亭內還保存著海明威出海時的漁船。

在海明威故居參觀時,我遇到一對夫婦,看著非常有學問的樣子,陪同他們前來給他們做講解的朋友似乎是位研究海明威的學者,手裏拿著好幾本研究海明威的書,在給這對夫婦對照實物。於是我離開導遊好奇地跟了上去希望聽聽他們討論。 他們見我上前,也非常友好的與我打招呼,攀談起來。

經他們的指點,我注意到海明威衛生間門後的牆壁上有密密麻麻的鉛筆字,他們告訴我:那是海明威的體重記錄,他在古巴最後的日子裏體重一直在下降。

我通過相機看清了牆上的記錄,似乎最早的記錄是1955年4月14日,海明威的體重為240.5磅,最後一個記錄是1960年7月24日,體重為190.5磅。記錄開始是間斷性的,到最後是每天的,這是否說明海明威當時對自己病情的擔憂?

根據網上可以查到的資料,海明威後來回到美國,於 1961年7月2日在美國Idaho州Ketchum市的家中自殺身亡,當時海明威的身高約183厘米,重約170磅。

海明威故居中有座嘹望樓,據說旅遊旺季需要排隊等兩小時才能上去,我們去時遊客不算多,於是登樓而上得以窺探。

從海明威故居嘹望樓中看到的哈瓦那

參觀了海明威故居後,讓我相信古巴曾經也那麽文藝那麽小資過。海明威喜歡美女、雪茄、Mojito,你們懂的古巴都有。

海明威一生結過四次婚,他曾經說過:“最好的作品完成時必定是在你墜入情網時”。這也讓我想起俞敏洪曾經說過:大學期間愛寫詩,曾經一心想做詩人,當年和他一起切磋寫詩的同學後來都成了詩人。但他也 慶幸自己沒有實現當時的理想,因為那幾位同學後來都自殺身亡了。可見做文學家也是份危險活兒,需要用生命來寫作。我也慶幸自己學了理工,又得了永久性腦損,可以傻樂一輩子了。

給海明威故居前的小花拍張藝術照。

從海明威故居出來,門口紀念品商店裏格瓦拉的圖片多過了海大爺,這位來自阿根廷的醫學院畢業生風頭壓過所有古巴人,成為古巴的象征,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故居外停著一輛老爺車,我伸頭想看看車子已經開過多少距離了,被導遊發現後大笑道:古巴的老爺車上全都沒那儀表的,沒人在意那個數據。

我們中午去了一家私營餐館用餐,據說這家餐館的古巴餐在哈瓦那是做的最好的,餐館在Tripadvisor上排名也很靠前。

不同於一般的Mojito,這家店采用的是蜂蜜而不是砂糖。

早晨參觀了都市種植園後,我對古巴食物的安全性很放心了,這家餐館的食物也都是有機食物。

木薯,貌似有很多纖維,卻入口即化,粉粉的很合我口味。

這些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巴餐,食物搭配合理,製作簡單樸實。與中餐相比食物顯得粗糙了些,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格,合適自己的胃便是最好的美食。

午餐過後,我們驅車回老城區,窗外閃過的一幅幅畫麵也讓我看到了哈瓦那不同於老城的另一麵景觀。

下午,我們有機會去逛了碼頭邊的一個工藝品市場。攤主都特別友善,除此之外與世界各地的同類市場幾乎差不多。

晚上要去的餐館比較有意思。餐館位於海濱大道上,於是我們又一次穿越老城區。

這是一家俄羅斯風格的餐廳。旅行社按排我們去這家餐廳用餐,希望我們能借此了解當年蘇聯對古巴的影響,和兩國之間的紐帶關係。

一踏進餐廳樓梯口,迎麵而來的是一幅幅蘇聯宣傳海報複製品。

滿牆的懷舊蘇聯裝飾品讓同行的美國驢友驚訝不已,也讓我有一種曾似相識的熟悉感。

趁著食物還沒有送上來,我來到餐廳外的露台上觀賞美景。

露台的左前方是哈瓦那的城市天際線

露台的右前方便是莫羅三世城堡。莫羅三世城堡曾經被作為監獄使用過,如今起著燈塔的作用

菜肴當然都是仿俄式

晚餐過後正值日落,哈瓦那華燈初放。 於是有驢友提議:我們不坐車了,就沿著海邊走回酒店吧。於是大家紛紛響應。這一走不要緊,讓我上了癮。第二天淩晨竟然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 究竟是什麽事呢?下集中將會匯報給大家。

附當晚菜單,供有興趣的朋友參閱。

下篇(6)平均月收$20今天古巴人怎麽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