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舅舅的壓歲錢

(2011-02-09 10:40:50) 下一個
舅舅在春節前要回北京了。臨走前把手中沒花完的加幣都留下來,說是給兩個小子的壓歲錢。財迷媽媽一看是20元幾張大票,怕不開眼的兒子嚇著了,就說,一人10塊,剩下的歸他們的媽了。這裏要交待一下相關背景。跳跳6歲,對錢毫無概念,私有觀念基本沒有,所以給他也不感興趣,隻對是對喜歡的玩具感冒。奔奔9歲,不僅認識了所有的錢幣,還知道錢可以買到喜歡的東西。正值獨立自我意識萌發的初級階段,開始嚐試著自己做主,把錢放在自己的口袋裏才高興,不願意讓媽媽代為保存。在此背景下,兩個人對這筆意外之財的態度截然不同。跳跳似乎不太明白這壓歲錢是什麽意思,對錢的數量也不在意。根本沒有同我討論過相關的事。全權由媽媽代理了。奔奔就有些小興奮了。舅舅走之前對他提過說是給他留了錢,放在媽媽那兒。放學回來第一句話問,舅舅走了?有些不舍。第二句就是 他給我的錢呢?到目前為止,他們是沒有零花錢的。在奔奔跳跳的這個年齡沒有機會自己花錢。我記得自己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偶爾會給一角幾分的零用錢,可以在學校附近的小店裏買些糖果或橡皮之類的東西。而在加拿大他們不可能自己到商店裏買東西。學校如果有活動需要錢象募捐呀,郊遊呀什麽的,會有通知給家長。周圍也有一些朋友給孩子零用錢,或是用錢作為獎勵給孩子。奔奔曾經羨慕的對我說 某某有幾百元錢。我一直很矛盾,如何給孩子們灌輸關於錢的概念。我既不想讓他們生活在真空裏,對金錢毫無感覺,可也不想他們變成財迷腦袋對金錢斤斤計較。真是左右為難哪。上學期末 老師因為他表現好給了他一個5 塊錢的 哭胖作為獎勵。上個月他看中了一本書要買,但書錢是$9.99。餘額是向爸爸借的。還好,還記得這個事兒。 有錢了,第一件是是還爸爸。他跟我要,把剩下的錢給我。我同他商量,我幫你們倆到銀行開個戶,以後你有錢就存進去,慢慢的就有很多錢了。他不同意,我想先自己拿著。真不開眼,非要自己拿著才過癮。我無奈,隻好打開錢包拿出5塊錢給他。他不走,說,應該還有一分錢。我隻欠爸爸4塊9毛9。哎,真會算賬啊。他還很得意,問我,媽媽,我的數學很好吧?哎,這個開始開竅又有些小缺的傻小子,我該怎麽教你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