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母乳喂養的經曆(2)

(2011-02-11 11:36:30) 下一個

出院以後仍然每天掙紮於夠不夠和飽不飽之中。至今我仍然保持著當時的喂奶記錄,在三個月之內幾乎是每隔1個小時就要喂一次奶。 身體的疲憊是自不待言的,更讓人糾結的是不停的懷疑孩子是不是沒有吃飽,自己的奶水夠不夠用,然後不停的尋找答案。做母親的幸福與快樂被緊張和疲憊擠壓的無影無蹤。我甚至抱怨家裏人,你們為什麽都勸說我要小孩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養小孩這麽難。真的,初作母親,幾乎是我最為無助的時刻。我此時才發現,以前遇到的那些困難,學習考試的困擾,跳槽升職的壓力,甚至財務危機都沒有此刻更讓我焦慮,失落和無助。

後來我才漸漸的明白了,母乳喂養實際上是個心理戰。要不斷地同奶水夠不夠,孩子到底有沒有吃飽的疑問作鬥爭。很多母親沒有堅持下去就是看到嬰兒不斷地要吃,就懷疑奶水不夠,就加配方奶。小孩吃了配方奶後一睡就三四個小時。大人也得到休息。時間久了,配方奶越加越多,母乳越來越少,漸漸的沒有了,母乳喂養中斷。

我能夠堅持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堅定的認為我一定要給我的孩子我所能夠給他的最好的。當他是個嬰兒的時候,沒有母親的乳汁和溫暖的懷抱是他最需要的了。幸運的是孩子的父親進入角色比較快,在我倍感艱難的時候同我共同努力,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心理關懷上同以前判若兩人。 所以在我情緒最為低落的時候給了我強有力的支撐。沒有他的關照和安慰我是不可能度過那段艱難的日子的。

互聯網提供了發達的信息平台。我在遠離家鄉和親人萬裏之外, 除了三個人相依為命以外隻有少數的朋友,並且大家都在為生活奔波自顧不暇。 能自己搞定的事還是不用打擾朋友吧。朋友不是幹這個用的。 所以幾乎所有的關於母乳喂養的知識和處理辦法我都是從互聯網中搜索得來。其最大的好處就是確保知識的及時,準確和全麵。我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由最權威的專家提供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廣泛的信息。

就像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我雖讓沒有象大多數中國產婦那樣做月子,有老人照顧,辛苦一些,但同時也少受了的很多負麵幹擾,避免的一些錯誤的指導。不可否認婆婆或媽媽們確實有育兒經驗,但是有些經驗已經過時,比如前文提到的老人抱著嬰兒到護士站要奶; 還有的老人見到嬰兒的嘴唇發幹,爆皮,就給水喝。須知三個月前隻需純母乳即可,根本沒有必要給嬰兒喂水。 而新生兒的腎髒尚未發育好,過早的讓嬰兒喝水會損害嬰兒的腎髒。我向國內的老人匯報每天喂奶的次數時,每個人都說是奶水不夠,需要加奶粉。但鞭長沒及,我仍然按照自己的辦法作,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將母乳喂養進行到底。

加拿大有著良好的社會健康保健體係尤其對產婦和新生兒提供很多相關服務。任何懷孕婦女都可以參加每周一次的活動,有專業證書的護士對懷孕,育兒的各種問題進行輔導。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題。從孕期營養的均衡全麵到如何應付小兒的啼哭,從生產過程中各種問題如何應對到不同年齡的幼兒如何護理,總之,懷孕,生產,喂養,護理,遊戲,安全,凡是與胎兒,嬰兒有關的事無所不包。除了專業方麵獲得幫助以外,孕婦和新媽媽們定期的聚會交流與育兒的困惑與體會,對彼此的心理無疑產生了巨大的安撫作用。尤其是對遇到困難的媽媽們幫助非常大。此外,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家庭還會提供幫助。這些社會上的幫助是我能夠堅持下來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生兒要經過各種檢查,出生伊始就要打多種防疫針,每個嬰兒都有一個黃色的卡記錄防疫針的實際和種類。這個卡非常重要,將來孩子上幼兒園,小學都要提供這個黃卡否則學校就不會接受孩子入學。

從這個角度而言,媽媽們不是孤獨的。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就有人站在你身旁幫助你,支持你。

但是孕育孩子,養育孩子,歸根結底是要靠自己,嚴格的說是媽媽。因為爸爸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位居二線,而媽媽無處可逃。這確實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自從我知道我的身體裏有了另一個生命,到這個生命成熟了,分娩了,我一點一點地喂養他,我才知道媽媽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是個724小時的全職工作。不僅有生理的變化更有心理的需要。

這個小小的生命,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我是他的最後一個守衛者。所有的人都可以棄他而去,唯獨我要永遠跟他在一起,給他嗬護,給他關愛。如果有人幫助,那是我的運氣,如果沒人幫助,那是我的命,我隻有承受。不要小看這個心理準備,它成為我堅持母乳喂養的堅實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思想基礎,那段艱難的時間我很快渡過了心理波動期,在心理上放棄了對任何人的依賴。而所謂天助自助者。我得到了老公的周到細致的照顧,朋友們及時有力的幫助,而正因為期望值是零,每個獲得都是意外之喜,每一個點滴的幫助我都非常感激,非常滿足,沒有抱怨和牢騷,更沒有自艾自憐。這樣的結果就是不僅自己的情緒平穩正常,周圍的環境也和諧了。家裏有了新生兒是件非常興奮和喜悅的事。但也平添了很多工作和煩惱。很多家庭甚至產生了盾。而我和老公卻在共同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更加相互包容,更加 相互關愛,感情也更加穩定了。

我認識很多在我看來奶水比我當年要充足的多得多,卻僅僅堅持很短的一段時間母乳喂養就放棄了媽媽,令人遺憾不已,有很多人是在心理上有困難,嚴重的還會有產後憂鬱症。所以真的希望所有的爸爸和媽媽周圍的親人們,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多給新媽媽些關愛和支撐吧,真的很重要也很需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