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對中國 人思維方式的 影響

(2010-09-02 06:00:02) 下一個

最近 紐約 時報 刊登  一篇語言學家Guy Deutscher的文章 Does your language shape how you think?”,    基本 觀點  我們  母語 雖然  決定 我們  思維 能力, 但對 我們  思維 方式 卻影響很大。

Guy Deutscher在文章 中對 澳大利亞 一種 土著語言Guugu Yimithirr  研究。  這種 語言 中, 人們 沒有 前後 左右 概念, 隻有 東西南北概念。  這個部落的人 們對 空間 定位  方向感  我們  很大不同。 比如, 他叫你到他屋裏拿杯水,他 會對你說: 向北走 兩步, 再向西走三步,   碰到 一個門。   上的 西南 角上  一個 把手,   轉動 三下, 打開門。  向北走 五步, 會碰到 一個 桌子。  桌子  東北角上 有杯水。

生活在Guugu Yimithirr  部落 裏,  會鍛煉成 有一個指南針 在你的腦子裏。 想像一下, 如果你的 舞蹈老師 對你說: 抬起你南麵的腳, 向西走五步, 起跳, 向北轉180度, 然後北腳落地。你肯定覺得這個老師瘋了, 但對Guugu Yimithirr 人來說, 這是很正常的描述。 Guugu Yimithirr   空間和方向 的感覺和 思維方式 肯定 與其他人 不一樣, 他們可能 不擅長 相對空間的 活動 (以前後 左右為標準的),  他們  擅長 絕對空間的活動 (以東西南北為標準)。想像一下, 如果你在森林裏迷了路, 你的Guugu Yimithirr朋友一定會帶你 走出來的。

由此 想到了我們的 母語: 中文。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是不是 也受到中文的 影響和限製呢?

記得剛到美國時, 我對英語口語很是苦惱。 因為我每講一句話,  要注意時態/語態, 主格/賓格, 性別 等等。 而這些卻是中文口語裏沒有的。 在中文的思維方式下, 我會說: He do this for I,  I want to thank he” (這種話在中文口語是一點錯也沒有),  實際上我想說的是: She did this for me,  I wanted to thank her”.    並不是說我們中國人語言裏沒有時態/語態  概念, 而是我們通過副詞或附加詞來表達。 比如: 我們會說: “明天我做。。。”,  “昨天 他做。。。”。   中文裏每個詞屬性 定義很少, 而西方語言裏詞  //  種種屬性。 

中文的這種特點決定了我們  一些思維 方式:我們的語言描述定性多, 定量少。 模糊多, 精確少。 中國的 文化 追求的是一種境界。最高, 最美的境界  妙不可言的。 隻可意會, 不可言傳。  西方文明 追求 一種 理性, 自然界的 任何規律都可以定量的, 精確的 描述。 現代科學技術發軔於西方,也許 不是偶然的。 這裏麵有一定的 必然性。 科學的思維方式來源於科學的語言。

據說愛因斯坦能完成相對論, 原因於他小時候讀過希伯來文。希伯來文對時間和空間的描述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當然這隻是傳說。  語言 與人的 思維方式 有著直接的關係, 這是事實。 中國文明後來落後於西方, 是否 與我們的 語言 有關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不敢完全苟同. 語言是會對使用者的思維起一定作用.
中文未必隻能意會而不能言傳故偏於定性少了定量, 至少對數字的概念並非如此.
舉個例子, 找零錢的順序,中文是減法英語是加法,你用了3.65,交收銀員10塊, 中國人會10-3.65=6.35, 而西人則3.65+0.35=4.00再+6.00=10.00, 不能說誰錯, 習慣了就好. 套用"定性"及"定量"的觀念, 似乎中文更定量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