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史學習筆記】
1. 古希臘羅馬音樂
* “音樂”(music)一詞是由繆斯(Muses)演化來的.
* 西方最早的弦樂器是裏拉琴(Lyre),又稱詩琴,七弦琴。
2. 中世紀(450-1450)
* 在西方文明史上,“中世紀”一詞意指歐州古代文明與近代文明之間,公元5世紀以後的近一千年的漫長時間。
基督教的統治深深地影響著中世紀藝術的發展。
* 宗教音樂的發展與統治有賴於教儀音樂的統一,幾代人的努力之後羅馬教皇格裏高利一世(590—604在位)統一了宗教教儀聖詠,編定了教儀歌集,稱為格裏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格裏高利聖詠是單聲音樂,拉丁文詞,節奏自由,男聲歌唱。它成為唯一能在教堂每日祈禱的日課和彌撒儀式中使用的音樂。
* 格裏高利聖詠初期采用紐姆譜(Neum),將一些指示規律運動方向的標記寫於拉丁文的上方。
* 公元11世紀阿萊佐的僧侶規多(Gudo of Arezzo 990—1050)第一個發明采用了四線譜,四條線分別代表d、f、a、c’,譜上的紐姆符號便能比較準確地記錄下音高了。
* 與哥特式的建築以及繪畫中透視科學幾乎同時出現的,是在聽覺上有立體空間感的音樂風格——複調音樂。
* 西方最早的有記載的複調音樂出現於9世紀末,稱為奧爾加農(Organum)。
* 遊吟詩人: 12、13世紀由於文化的進步以及撒拉遜文明的影響,騎士文學出現了新的思想、行為準則。發源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的遊吟詩人(troubadour)的歌曲是這時期騎士文學和音樂的主要代表。
* 西方音樂史“新藝術”(Ars nova)一詞一般指“14世紀的複調音樂,與意指13世紀的複調音樂的“古藝術”(Ars An-tiqua)相對而言。
3.文藝複興時期(1450-1600)
* 勃艮弟樂派在包括比利時、荷蘭和法國東北部的勃艮第公爵領地內興起,位於第戍的宮廷是當時西歐的文化中心,這一樂派的主要音樂家是杜費(Guillanme Dufay,1400—1474)和班舒瓦(Gilles Binchois,1400—1460)。
* 繼勃艮第樂派之後,15世紀下半葉活躍於歐洲的是法國佛蘭芒樂派。他們活動的地區是當時尼德蘭南部的省份佛蘭芒和法國北部。奧克岡(Johannes Ockeghem, 1430—1495)和奧布雷赫特(Jacob Obrecht, 1452—1505)。奧克岡的學生若斯坎(Josquin des Prez,1450—1521)是第二代佛蘭芒樂派的代表。他的音樂中明顯地表現出文藝複興的人文主義精神。創作有18首彌撒曲、87首經文歌、72首世俗歌曲。
* 帕萊斯特裏納(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1594)是宗教改革時期的一位重要的音樂家。他在羅馬天主教音樂原則的限製下,繼承吸收佛蘭德樂派的複調技巧,創作出一種具有獨特美學意義的複調合唱風格。 【文藝複興時期音樂】帕萊斯特裏納的兩部彌撒曲專輯
* 拉絮斯(Orlande de Lassus,1532—1594)是16世紀後半葉與帕勒斯特裏納齊名的另一位重要作曲家,法國——佛蘭芒樂派的傳統在他的音樂中達到了頂峰。
* 法國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國歌謠曲(France Chanson)。這是一種四或五個聲部的無伴奏世俗合唱,音樂輕快、節奏鮮明。它不僅受到新興市民的喜愛,在貴族中也很流行。雅內坎(Clement Janequin,1485—1560)以創作描繪性的歌謠聞名。模仿鳥鳴的,如《雲雀》、《鳥之歌》;描繪街頭景象的,如:《巴黎的鬧市》;《馬裏尼戰役》則是戰爭題材作品的先驅。
* 意大利牧歌(madrigal)是16 世紀歐洲最有影響的世俗音樂形式。意大利牧歌早期發展受意大利民間抒情歌弗羅托拉的影響,16 世紀中葉以後,音樂與詩歌貼近,描繪性和情感表達有所發展,半音化的風格在傑蘇阿爾多(Carlo Gesualdo,1561— 1613)的牧歌中達到頂點。
* 16 世紀後期蒙泰韋爾迪(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的創作使牧歌從多聲部模仿轉為獨唱、重唱加伴奏的形式,運用宣敘性的旋律,追求戲劇性的表現,為17 世紀歌劇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 威尼斯樂派: 音樂家維拉爾特(A.Willaert,1490—1562, 安德烈亞·加布裏埃利(AndreaGabrieli,1510—1586)和喬瓦尼·加布裏埃利(GiovanniGabrieli,1553—1612)。
* 變奏曲(variation)是另一種重要器樂體裁。16 世紀末,英國的維吉那古鋼琴樂派(Virginal School)的伯德(WilliamByrd,1543—1623)、布爾(John Bull, 1562—1628)和吉本斯(Orlando Gibbons,1583—1625)寫了大量這種體裁的作品。
4.巴洛克時期(1600-1750)
[意大利歌劇]
* 意大利歌劇: 歌劇雖然產生於16、17世紀之交,可是這種綜合的音樂戲劇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悲劇、中世紀的宗教劇,對歌劇有更直接影響的是文藝複興的意大利牧歌、幕間劇(inter-medi)和牧歌喜劇。
* 1594年裏努契尼(Rinuccini)寫腳本,1597年由培裏(Peri)和卡契尼(Caccini)譜寫音樂的《達芙妮》可稱是第一部歌劇。
* 蒙特威爾第 早期意大利歌劇的第一位偉大作曲家是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76—1643)。這位跨世紀的音樂家,把意大利牧歌和經文歌的創作經驗,運用於歌劇之中。他1607年在曼圖阿譜寫的《奧爾菲斯》是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歌劇。蒙特威爾第的學生卡瓦裏(Pier Francesco Cavalli,1602—176)創作了41部歌劇。另一位威尼斯歌劇作曲家是契斯蒂(AntonioCesti,1623—69),他的歌劇音樂以抒情的詠歎調和二重唱見長。
* 那不勒斯樂派 意大利歌劇誕生於佛羅倫薩,成長於威尼斯,成熟於那不勒斯。那不勒斯四所著名的音樂學院:基督受難、洛雷托聖瑪麗亞、聖奧諾弗裏歐和圖文基尼憐憫造就了一批批作曲家和歌唱家。從17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那不勒斯樂派的歌劇風格在歐洲廣為流傳。它的重要代表是A·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他創作了115部歌劇,重要作品《仙草靈藥》、《蒂格拉內》和《格裏塞爾達》等。他開始采用返始詠歎調(da capo aria),並重視樂隊的戲劇作用。
* 康塔塔(cantata)是17世紀初意大利的另一種聲樂體裁。世俗內容,包括宣敘調、詠歎調、器樂伴奏的室內聲樂形式,規模比歌劇小。後來德國作曲家創作了大量宗教內容的康塔塔,並把它加入合唱。
[意大利提琴音樂]
* 巴洛克最早興起的提琴音樂是小型室內合奏的形式,17世紀後半葉形成兩種體裁:室內奏鳴曲(sonata da camera)和教堂奏鳴曲(sonata da chiesa)。1700年以後,出現了帶數字低音伴奏的獨奏小提琴奏鳴曲(Solo sonata)和無伴奏的小提琴奏鳴曲。巴洛克時期意大利的大型弦樂體裁是“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和“獨奏協奏曲”(solo concerto)。
* 對提琴音樂做出貢獻的是意大利波倫亞樂派(BolognaSchool)。其中有卡紮蒂(M.Cazzati,1620—1677)、維塔利(G.B.Vitali,1644—1692)、巴薩尼(G.B.Bassani,1657—1716)、托雷利(G.Torelli,1658—1709)。他們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其中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對波倫亞風格的影響最大。
* 在大協奏曲和協奏曲創作方麵,維瓦爾第(1678—1741,Antonio Vivaldi)是最為人們熟知的。他1703年受戒為神父,一頭紅發。因為其音樂受到人們的喜愛而有“紅發神父”的綽號。他的454首協奏曲中,2/3是獨奏協奏曲。他的協奏曲形式清晰,織體豐富,節奏富有動力性,獨奏與全奏的對比已具有戲劇性。他的四部小提琴協奏曲,總稱為《四季》,倍受人們喜愛。
[法國歌劇與古鋼琴音樂]
* 第一位真正法國歌劇的作曲家是呂利(Jean—BaptisteLully,1632—1687)。代表作品是:《阿爾切斯特》、《阿爾米德和勒諾》等。巴洛克時期歐洲流行的一些獨立的器樂舞曲,如:小步舞曲(menuet)、加沃特舞曲(gavatte)、布列舞曲(Bourr’ee)等多源自呂利的歌劇和舞劇音樂。
* 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1683—1764)是呂利之後重要的法國歌劇作曲家。在他50歲開始創作歌劇之前著有《和聲基本原理》(1722),為近代歐洲和聲理論奠定了基礎。
* 路易十五在位時期(1715—1774),法國在建築裝飾藝術和繪畫藝術中形成了洛可可(Rococo)風格,其大量采用漩渦和貝殼形的曲線,造成纖細、輕巧、華麗甚至繁瑣的裝飾性。反映出宮廷的審美趣味。洛可可風格在音樂方麵的典型代表當屬弗朗索瓦·庫普蘭(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 第一位確立古組曲形式的作曲家是德國古鋼琴、管風琴家、作曲家弗羅貝格爾(Johann Jasob Froberger 1879—1972)。他的二十多首組曲,大部分固定采用阿勒芒德舞曲(allemande,德國舞曲)、吉格舞曲(Gigue,英國舞曲)、庫朗舞曲(Couvant,法國舞曲)、薩拉班德舞曲(Sarabande,西班牙舞曲)。之後,排列位置調換形成典型古組曲的順序:阿勒芒德舞曲、庫朗舞曲、薩拉班德舞曲、吉格舞曲。
[英國音樂與亨德爾]
* 珀塞爾(Henry Purcell,1659—1695)一生主要服務於宮廷,寫有許多戲劇配樂、頌歌和室內樂等。他為女子寄宿學校演出寫的一部小型的歌劇《狄朵與埃涅阿斯》竟成為久演不衰的英國歌劇的傑作。
* 亨德爾(Georh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與巴赫同是巴洛克後期的兩位偉大的音樂家,但是他們的經曆、性格和音樂風格有很大的差異。亨德爾創作出46部歌劇、6部英語清唱劇、和為露天演出而作的兩首管弦樂曲《水上音樂》、《焰火音樂》,及管風琴協奏曲、大協奏曲、奏鳴曲、三重奏鳴曲、鋼琴曲等。
[德國音樂與巴赫]
* 17世紀德國重要的作曲家許茨(Heinrich Schutz,1585—1672)寫了第一部德國歌劇《達芙妮》,但是他創作的主要領域是宗教音樂
* 約翰·塞巴斯梯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生於德國的愛森那赫,是延續了幾百年的音樂家族中的第五代人。管風琴音樂是巴赫最早實踐的領域,是他音樂創作的經驗基礎。他以新教眾讚歌的曲調改編創作了約一百七十首管風琴的《眾讚歌前奏曲》反映了他對新教音樂傳統的熱愛。托卡塔、幻想曲或前奏曲與賦格曲組合在一起,是巴洛克重要的鍵盤樂形式,巴赫在這種形式的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如《G小調幻想曲與賦格》、《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巴赫的古鋼琴音樂涉及了德、法、意的不同音樂體裁風格領域,包括《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十五首二部創意曲、十五首三部創意曲、六首德國組曲、六首英國組曲、六首帕蒂塔、《意大利協奏曲》、《戈爾德堡變奏曲》、《平均律鋼琴曲集》、《賦格的藝術》等作品。 巴赫的室內樂包括六首小提琴獨奏奏鳴曲、六首大提琴獨奏組曲和幾首長笛奏鳴曲及《音樂的奉獻》等。在提琴這類旋律樂器中,巴赫也創作出了出色的複調的織體。 巴赫的管弦樂作品有四首組曲、二首小提琴協奏曲、一首雙小提琴協奏曲。六首《勃蘭登堡協奏曲》大多采用意大利大協奏曲的形式,其中對不同樂器組合的探索,及其中獨奏段與樂隊合奏段的生動交織,使它們成為巴洛克同類體裁的傑作。 巴赫的聲樂音樂大部分是宗教作品,包括留存下來的近二百首宗教康塔塔、二十三首世俗康塔塔、《聖誕清唱劇》、《b小調彌撒曲》、《馬太受難樂》和《約翰受難樂》。巴赫沒有寫過歌劇,但他清唱劇式的受難樂充分展示了他的音樂戲劇才能。《馬太受難樂》實際上是一部充滿激情的、深刻而壯麗的史詩般的戲劇。
5.古典樂時期(1750-1820)
西方音樂史中的古典主義時期通常指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時期。維也納出現了海頓、莫紮特和貝多芬三位古典主義大師,他們的傑出音樂作品和音樂風格被稱為近代歐洲音樂藝術的“經典”。古典風格的形成,經曆了古典早期複雜的準備過程。 18世紀的歐洲,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經曆了一場廣泛的思想革命——啟蒙運動,它是以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專製的文化運動的麵貌出現的,然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文化領域,涉及經濟、政治、法律、哲學、科學乃至社會製度和社會風尚等方麵。啟蒙思想家反對傳統的宗教,提倡自然神論;反對形而上學,提倡科學和常識知識;反對專製的權威和特權,提倡自由、平等和普遍教育的口號。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盧梭等法國百科全書派正是身體力行地要以先進的哲學文化知識的光輝照亮黑暗愚昧的社會。 啟蒙主義者認為“理性”是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基礎。布瓦洛在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經典《詩藝》中強調“良知”或“理性”,痛斥想象和飄忽無常的情感。他認為,凡是天生的事物總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實的。文學家要愛理性,永遠不能和自然寸步相離。啟蒙時期流行的文體是更富於理智的散文,優秀散文的清晰、生氣、得體、勻稱和優美的品質,也成為評判其他藝術的準則。音樂藝術中,古典主義的幾代大師,則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邏輯的龐大的音樂構思形式,最終使情感在其中得到適度的完滿表現。 古典主義時期是知識大眾化的時代。哲學、科學、文學和藝術開始麵向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公眾。小說、戲劇描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音樂家也走出宮廷深院的大門,為音樂會的聽眾構思創作,於是音樂的愉悅性、易解性和動人等品質,成為音樂美的準則。 在啟蒙運動的人道主義思想影響下,歐洲形成了一個開明君主的統治時期。社會改革的同時,文化藝術獲得發展。歐洲君主的廣泛聯姻削弱了國家民族的界限。藝術,特別是音樂的發展呈現出歐洲一體化的傾向。然而這終究是一個行將滅亡的社會,法國革命敲響了舊社會政體的喪鍾,也預示了新的音樂時代的開始。
[喜歌劇的發展與格魯克的歌劇改革]
* 意大利的佩格萊茜(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不僅是一位有才能的正歌劇作曲家,他的《女仆作夫人》被認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劇。
* 18世紀中下葉意大利主要喜歌劇作曲家波契尼(N. Piccinni,1728—1800)的《溫順的女兒》融入了一些嚴肅的抒情性。契瑪羅薩(D. Cimarosa,1749—1801)的《秘密婚姻》由於生動地表現了人們社會等級價值觀念的轉變而引起轟動。
* 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是德國人,就學於布拉格,後在意大利完成學業,早年主要創作傳統風格的意大利歌劇。18世紀50年代定居維也納,受歌劇改革浪潮影響,與詩人卡爾薩比基(Raniero Calzabigi,1714—1795)合作先後創作了《奧爾菲斯與尤麗狄茜》、《阿爾切斯特》等歌劇,實踐了他對歌劇改革的一些設想。他認為:歌劇聲樂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裝飾,音樂必須在戲劇的支配下簡潔地陳述出來;千篇一律的返始詠歎調的形式,如果破壞了劇詞的連貫性,就不應該采用;序曲的基調應與整個戲劇的基調相吻合;簡潔和清晰應是歌劇音樂永遠追求的原則。格魯克在70年代為在巴黎演出而創作了《伊菲姬尼在奧利德》、《阿爾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裏德》等歌劇。
[古典主義早期的奏鳴曲和交響曲]
* 在西方音樂曆史中,從中世紀到文藝複興,聲樂藝術長期占主導地位,巴洛克時期器樂音樂獲得獨立發展,與聲樂音樂並駕齊驅,而古典主義時期是器樂音樂繁榮的時代。
*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18世紀上半葉最主要的意大利古鋼琴作曲家。作為著名歌劇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兒子,他受意大利歌劇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於古鋼琴音樂,創作了近六百首單樂章鋼琴曲,後人稱作《奏鳴曲》。
*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nel Bach,1714—1788)是J·S·巴赫的次子。長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裏德裏希大帝的古鋼琴師,是柏林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鍵盤音樂作品在古典主義早期具有重要意義。
* 巴赫另外兩個兒子中,長子W·F·巴赫(WilhehmFriedemann,1710—1784)的音樂風格保持了他父親的傳統,因而被認為不合時宜。小兒子J.C.巴赫(Johann ChristianBach,1735—1782)長期定居倫敦,被稱為“倫敦巴赫”,他是第一位為近代鋼琴創作協奏曲的作曲家。他的鋼琴協奏曲和音樂的流暢風格曾給莫紮特留下深刻印象。
* 18世紀初意大利歌劇序曲(Sinfonia),漸漸脫離歌劇,成為一種獨立的管弦樂體裁形式在音樂會上演奏。它為快——慢——快的形式,即快板樂章、簡短抒情的行板樂章、有舞曲節奏的樂章(小步舞曲或吉格舞曲),這就是最早的交響曲(英:symphony;意:Sinfonia;德:Sinfonie)。意大利作曲家薩馬丁尼(Giovanni Battista Samartini,1698—1775)寫有大量早期的交響曲。
[維也納古典風格的形成——海頓與莫紮特]
* 18世紀下半葉,維也納成為歐洲音樂的中心地。西方音樂在這裏獲得高度的凝聚發展,形成了對近代西方音樂具有典範意義的維也納古典風格。
*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古典維也納樂派的奠基者,出生於奧地利東部與匈牙利臨近的羅勞鎮的車匠家庭。海頓寫有108首交響曲、68首弦樂四重奏及協奏曲、嬉遊曲等其他器樂作品;聲樂作品有26部歌劇和4部清唱劇。他的交響曲和四重奏為古典維也納樂派的體裁風格奠定了基礎。海頓的音樂明快、樂觀、幽默,充滿了生氣。他樂天安命於生活的環境,然而對音樂藝術的追求卻孜孜不息。他認為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這些思想體現了啟蒙主義的信念
* 莫紮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西方音樂史上最富有智慧的音樂家。莫紮特音樂創作領域廣闊,包容了當時各種體裁形式。有22部戲劇作品、50多首交響曲、25首鋼琴協奏曲、12首小提琴協奏曲、26首弦樂四重奏、17首鋼琴奏鳴曲、42首小提琴鋼琴奏鳴曲。莫紮特創作過程以機敏快捷著稱,有些傳記甚至記載他邊談話說笑邊作曲。莫紮特盡管有一些作品充滿了戲劇性,甚至悲劇性,但他的多數作品是純真、親切、陽光明媚的。莫紮特生活的世界充斥著煩惱和陰暗,然而從他筆下湧流出的音樂卻是一種升華的,具有古典美的藝術。他是古典主義時期的一位理想主義者,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融入了音樂世界,音樂也就成為他的生活。
[時代的音樂巨人——貝多芬]
*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生於德國波恩。貝多芬的作品數量比海頓和莫紮特少,他的創作過程是艱難的,構思一部作品,捕捉到一個理想的樂思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貝多芬的音樂比前兩者更富有個人獨創性。他的作品包括:9首交響曲、一部歌劇、兩首彌撒曲、11首序曲、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和5首鋼琴協奏曲、16首弦樂四重奏、30首鋼琴奏鳴曲、10首小提琴奏鳴曲等。
* 貝多芬是音樂藝術的解放者,他以自身的才能和魅力改變了音樂家必是身穿宮廷仆人號衣的屈辱的曆史。他擺脫了音樂為上流社會娛樂裝飾的因襲傳統,使音樂藝術從一般美的境界進入到崇高的境界,從而在人類文化思想史中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貝多芬既是古典主義的完成者,又是浪漫主義時代的引路人。他的音樂對於時代與個人的情感表現,宏偉的戲劇性和對自然的依戀等都為浪漫主義開啟了通向新時代的大門。
6.浪漫主義時期(1820-1900)
浪漫主義運動於18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文學,19世紀上半葉在文學中已達到鼎盛,並漫延到其他藝術領域。音樂史上的浪漫主義時代大致包括1820——1910年近一個世紀。 浪漫主義反對崇拜理性,歌頌本能和情感。與古典主義客觀地對待藝術生活相反,浪漫主義以主觀的角度感受事物。盧梭說:“我和我見過的所有人都不同……”與詩歌裏人稱代詞“我”大量出現一樣,作曲家們也努力地發掘著自我。他們往往與作品融為一體。浪漫主義的情感主義在文學的抒情詩所洋溢出的激情中得到體現,而浪漫主義音樂的抒情旋律和細膩和聲,更直接地訴諸人們的情感。音樂藝術揭示印象、思想和情感的不明確性和無限性,使它(特別是器樂音樂)成為理想的浪漫主義藝術。 浪漫主義戀慕自然。19世紀是美術史上的風景畫的時代,音樂家不僅把大自然作為題材,也作為他們的力量和靈感之源。浪漫主義傾向於不同藝術之間的結合,音樂家把音樂與文學和繪畫結合起來,為的是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現。 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法國大革命導致了封建宮廷的衰落,也就摧毀了歐洲延續了幾百年的音樂保護製度。音樂家擺脫了宮廷附庸的地位,他們必須麵向音樂會的廣大聽眾和音樂愛好者的需求,他們必須與出版商打交道。他們在這一解放過程中,也失去了在社會中明確的地位。無常的生活常使他們陷入貧窮,或在精神上處於遠離社會人群的孤獨境地。
[早期浪漫樂派]
* 韋柏(Carl Maria Weber,1786—1826)生於德國的小鎮歐汀。《魔彈射手》被認為是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 韋柏的另外兩部重要歌劇是《優蘭特》和《奧伯龍》。他還寫有大量器樂曲。他的標題鋼琴曲《邀舞》創造了圓舞曲的詩意的形象,被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改編為管弦樂曲。他還為他所鍾愛的單簧管寫了協奏曲。
* 舒柏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生於維也納近郊裏克登塔。雖然舒柏特並不是藝術歌曲的創造者,但是他短暫一生創作的六百多首歌曲。 舒柏特的歌曲有的似質樸的民歌,如《野玫瑰》、《菩提樹》,有的彌漫著甜蜜和憂鬱,如《在海邊》、《流浪者》,還有的充滿了雄辨和緊張的戲劇性,如:《魔王》。在音樂形式上有簡單的或變化的分節歌和根據歌詞貫穿發展的敘述性歌曲。他的主要歌曲還有《紡車旁的馬格麗特》、《海的靜寂》、《搖籃曲》、《鱒魚》、《死神與少女》和《致音樂》等。舒柏特在藝術歌曲中展示了不拘成規的豐富幻想,而在器樂作品中卻保持了古典主義的明晰性。他的交響曲采用古典主義傳統的形式,但是聲樂式的歌唱性旋律,徘徊的和聲等因素,構成了一種浪漫主義交響曲的新風格。
* 門德爾鬆(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生於漢堡。門德爾鬆出色的音樂會序曲確立了這種體裁在浪漫主義時期的重要地位。主要作品包括:《仲夏夜之夢》、《赫布裏底》(“芬加爾岩洞”)、《平靜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美麗的梅露西娜傳奇》和《呂伊·布拉斯》。《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門德爾鬆的一部佳作,音樂清晰簡潔,精致優雅而充滿了抒情氣息,小提琴技巧不很艱深,效果卻輝煌。門德爾鬆把古典大師貝多芬的音樂視為楷模,在無法超越的古典形式中,他注入了浪漫主義的情感和詩意的暗示。他以恬淡的幻想力和精致的管弦樂處理手法創造出了浪漫主義的音樂風景畫。他避免過份的情感,決不允許音樂靈感之外的東西來打擾音樂布局和比例,他的一些作品雖有標題,但並非真正的標題交響樂。他憎惡一切模糊、浮誇、混亂和冗長,追求完美的秩序、節製和簡潔的表達。他是古典主義的浪漫主義者。
* 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生於德國薩克森的茨維考。舒曼是一位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的音樂家。他精通文學,他喜愛的作家是霍夫曼和讓·保羅這樣一些富於幻想的詩人。他把詩人的激情與幻想氣質帶入了音樂,他的音樂與文學的融合不是表麵的而是內在深層的。 鋼琴音樂是他重要的創作領域。主要作品包括:鋼琴套曲《蝴蝶》、《狂歡節》、《大衛同盟盟友舞曲》、《克萊斯列安娜》、《童年情景》,和《C大調幻想曲》、《交響練習曲》、a小調鋼琴協奏曲》等。
* 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生於華沙附近的熱拉左瓦——沃拉,父為居住在波蘭的法國人,母為波蘭人。肖邦是19世紀最偉大的鋼琴音樂作曲家。貝多芬在鋼琴上表現管弦樂隊的效果,李斯特則把鋼琴視為萬能樂器,而肖邦探求的隻是鋼琴的效果,創造了自成一派的鋼琴藝術。 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義音樂語言的創造者之一。肖邦在1830年離開波蘭時寫了第一首馬祖卡舞曲,他一生的最後一首作品也是馬祖卡舞曲。51首馬祖卡貫穿了他一生的創作,表現了他對祖國永久的思念。肖邦還寫有波羅乃茲舞曲、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即興曲、敘事曲、兩首協奏曲、3首奏鳴曲及圓舞曲、船歌、搖籃曲等。
* 柏遼茲(Hector Berlioz,1803—1869)生於法國南部的格勒諾布爾附近。德奧早期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主要在小型音樂體裁上體現出浪漫主義傾向,而柏遼茲麵向音樂會的大型交響性體裁開拓了標題交響曲新領域。柏遼茲繼承了貝多芬四樂章交響曲的框架,但是作品的構思帶有很濃的文學性。柏遼茲的《哈羅爾德在意大利》交響曲,與《幻想交響曲》具有同樣的性質,並有協奏曲的特征。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更為新穎地在交響曲中加入獨唱、合唱。其他重要作品還有戲劇傳奇《浮士德的責罰》、序曲《羅馬狂歡節》、歌劇《特洛伊人》等。
[中期浪漫樂派]
*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生於距奧地利邊境不遠的匈牙利賴丁小鎮。李斯特是19世紀最輝煌的鋼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啟發,決心在鋼琴上創造出同樣的奇跡。他的演奏風格繼承了克列門蒂、貝多芬的動力性鋼琴音樂傳統,發展了一種19世紀音樂會的炫技性演奏風格。另一方麵他把鋼琴視為萬能的樂器之王,追求宏偉的交響性音響。他的演奏和鋼琴音樂創作大大推進了鋼琴藝術的發展。 主要鋼琴作品有:《12首高級技巧練習曲》、《6首帕格尼尼練習曲》、《旅行歲月》鋼琴曲集和《19首匈牙利狂想曲》實際上是依據匈牙利境內的吉卜賽音樂創作的。《D小調奏鳴曲》雖然是單樂章,但其內容表現的幅度廣闊,表現手法顯示出李斯特的獨創個性。兩首鋼琴協奏曲《bE大調第一》和《A大調第二》接近於他的樂隊作品。李斯特還有大量的19世紀歌劇詠歎調和交響曲的鋼琴改編曲。在聆聽音樂機會缺乏的19世紀,李斯特這些改編曲在浪漫主義音樂的推廣與普及方麵起到重要作用。
* 瓦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生於德國萊比錫。瓦格納是19世紀下半葉最有影響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之一。他是一位德國歌劇的傑出作曲家,他畢生不屈不撓所要創立的一種新型歌劇,體現了浪漫主義綜合藝術的最高理想。他把自己的歌劇稱為音樂劇。他認為,音樂劇是一種戲劇、詩歌、音樂高度融合的體裁,其中戲劇是最終的目的,音樂隻是手段。瓦格納在成名作《黎恩濟》之後,分別在《漂泊的荷蘭人》、《唐豪賽》和《羅恩格林》中探索了新的歌劇道路。《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和《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劇(《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裏德》、《神界的黃昏》)全麵地實踐了他的歌劇改革的構想。他的重要作品還有《名歌手》、《帕西發爾》。
*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生於漢堡。布拉姆斯的主要樂隊作品有《海頓主題變奏曲》、《C小調第一交響曲》、《D大調第二交響曲》、《F大調第三交響曲》、《e小調第四交響曲》、《“學院”序曲》、《“悲劇”序曲》等。
* 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1824—1896)是奧地利安斯費爾登鄉村教師之子。與布拉姆斯一樣,布魯克納繼承了德奧古典交響曲的體裁形式,寫作無明確標題、傳統四樂章交響曲。最常演奏的布魯克納的交響曲有:《第四“浪漫”交響曲》、《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為著名的懷念瓦格納的挽歌式的慢板),此外重要作品還有《第八交響曲》、《第九交響曲》和《第三交響曲》。
[晚期浪漫樂派]
*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生於波希米亞的卡裏什特一個猶太人家庭。馬勒是維也納的交響樂大師行列中的最後一位作曲家。他創作了10首交響曲、歌曲——交響曲《大地之歌》和三部聲樂套曲《旅行者之歌》、《亡兒之歌》,《青年魔角之歌》。 馬勒的交響曲具有典型的晚期浪漫主義的藝術特征。哲學性的宏偉的構思,巨大的篇幅,複雜的結構,標題的性質,需要龐大的樂隊演奏。馬勒是充滿了社會道德責任感的藝術家,他希望通過自己交響曲的精神和道德作用去“創造世界”。他的作品的主題中既有:大自然、民間傳說、人類的愛、詩意,又有命運的痛苦掙紮、無盡的悲哀,死的靜寂和對彼岸的向往,表現出世紀末的精神待征。
* 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生於慕尼黑。在器樂音樂領域,施特勞斯致力於交響詩創作,大部分寫於19世紀。主要交響詩有《死與淨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艾倫施皮格爾》、《唐璜》、《唐·吉訶德》、《英雄的生涯》。兩部標題交響曲是《家庭》和《阿爾卑斯山》。20世紀初,他轉入歌劇創作,《莎樂美》、《埃萊克特拉》和《玫瑰騎士》為主要作品。
[19世紀的法國和意大利歌劇]
* 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大歌劇(grand opera)。這是一種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劇,史詩或曆史性內容,帶有芭蕾舞,注重大場麵,運用大合唱和大的管弦樂隊。奧柏(Daniel Auber,1782—1871,法國作曲家,凱魯比尼的學生)的《波蒂契的啞女》可稱為第一部大歌劇。 而使大歌劇在30年代影響廣泛的是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創作了《惡魔羅勃》、《胡格諾教徒》、《先知》和《非洲女》等作品。
* 同時吸取了大歌劇和喜歌劇的因素,法國作曲家在19世紀下半葉又創造出一種新的歌劇體裁——抒情歌劇(opera-lyrique)。抒情歌劇多有牽動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感染人的旋律。作曲家們重又選擇了那些著名的愛情故事作為歌劇題材:托馬(Ambroise Thomas 1811—1896)的《迷娘》、古諾(charlesGounod, 1818—1893)的《浮士德》和《羅米歐與朱麗葉》、馬斯內(Jwles massenet,1842—1921)的《曼儂》、聖桑(CainilleSaint—Saens,1835—1921)的《參孫與達裏拉》。 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的《卡門》也是創作於這一時期。
* 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是19世紀上半葉影響最大的歌劇作曲家。他有出色的舞台戲劇才能和寫作旋律的天賦,創作速度快捷,18—32歲之間竟寫出了32部歌劇。他的喜歌劇機智、明快、典雅,層出不窮地逗趣。《塞維利亞理發師》被譽為意大利喜歌劇之冠。
* 19世紀上半葉的另外兩位歌劇作曲家是貝裏尼和多尼采蒂。貝裏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寫有十部歌劇,主要的有:《夢遊女》、《諾爾瑪》和《清教徒》。他的旋律舒展而自然起伏,具有純樸而極富感染力的優美線條。他的風格影響了肖邦、柏遼茲和瓦格納。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與羅西尼幾乎同時走上歌劇創作的道路,但是直到貝裏尼去世以後的三四十年代,他的作品才普遍受到歡迎。
* 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生於意大利北部巴塞托附近的隆高勒。威爾第是一位真正的意大利音樂家,他以一生的勤奮創作,使意大利歌劇這種傳統體裁形式,在歐洲音樂藝術快速發展的浪漫主義時代,不僅保持著民族的本色,而且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三部名作《利哥萊托》(又名《弄臣》)、《遊吟詩人》和《茶花女》,標誌著他歌劇創作的成熟定型。。《阿伊達》是受埃及總督委托,為1870年蘇伊士運河的開幕典禮而創作的。他晚期的《奧賽羅》是三百年來意大利悲劇性歌劇的總結,而《法爾斯塔夫》與莫紮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和羅西尼的《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並列為三大著名意大利喜歌劇。
*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是威爾第之後最重要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第一部歌劇《群妖圍舞》與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的《鄉村騎士》參加同一歌劇比賽而落選。1893以《曼儂·列斯科》成名,以後而接連寫出《繡花女》(又名《藝術家的生涯》)、《蝴蝶夫人》和《圖蘭多特》等名作。普契尼的歌劇繼承了威爾第的傳統,受到真實主義歌劇的影響,並綜合了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音樂手法
[19世紀的民族樂派]
* 捷克——斯美塔那與德沃夏克: 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是捷克民族藝術音樂的奠基人。斯美塔那一直致力於捷克民族歌劇的創作。他的八部歌劇以《被出賣的新嫁娘》最為著名。斯美塔那采用李斯特交響詩的體裁,以波希米亞人質樸、自然的氣質描繪了捷克的曆史和自然,寫出了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套曲由獨立成章的六首交響詩組成,之間又有形象和主題的聯係。音樂中洋溢著民族激情,感人肺腑,套曲中第二首《沃爾塔瓦》成為廣為流行的交響詩佳作。
* 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ak,1841—1904)生於布拉格附近的尼拉霍柴維斯。德沃夏克的創作力旺盛,作品涉獵體裁廣泛。他的歌劇具有很強的抒情氣質,多在國內演出,主要作品是:《雅各賓黨人》、《魔鬼與凱特》、《水仙女》和《阿爾米達》。美國時期作品有《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和《F大調四重奏》(OP96)。德沃夏克雖然創作有交響序曲《在大自然中》、《狂歡節》、《奧賽羅》、交響詩《金紡車》、《野鴿》等,但是還是以交響曲作曲家而著名。
* 挪威——格裏格: 格裏格(Edward Grieg,1843—1907)是北歐民族樂派中最有影響的作曲家之一。格裏格較少創作大型作品,而擅長小型體裁形式。他的鋼琴曲,特別是鋼琴抒情小品(共十冊)和歌曲是格裏格最有代表性的創作。
* 芬蘭——西貝柳斯: 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是芬蘭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就學於赫爾辛基音樂學院,後赴柏林、維也納學習。1899年創作交響詩《芬蘭頌》,成為芬蘭民族精神的象征。他創作的交響詩反映出強烈的民族傾向,許多作品都取材於芬蘭民族史詩《卡列瓦拉》,如四首《卡列瓦拉傳奇》和《塔皮奧拉》等。
* 俄國——從格林卡到斯克裏亞賓: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被稱為俄羅斯民族樂派之父。歌劇《為沙皇獻身》(又名《伊萬·蘇薩寧》)最終被承認為第一部俄羅斯歌劇。第二部歌劇《魯斯蘭與柳德來拉》已具有典型的俄羅斯風格。管弦樂幻想曲《卡瑪林斯卡婭》以兩個對比性格的主題作雙主題變奏。俄羅斯民族樂派第一代音樂家中的另一位代表是達爾戈梅斯基(Alexander Dargomyzhsky, 1813—1869)。他在歌劇《水仙女》和《石客》中已經意識到用音樂表達俄羅斯語言的問題,他的宣敘的風格影響了穆索爾斯基。
* 五人團(或稱“強力集團”)是六七十年代出現的一個作曲家小組,由俄國音樂評論家斯塔索夫在報刊文章中的稱謂而得名。他們多數不是專門從事音樂的作曲家,而是在業餘時間裏從事創作,集體研討作品,交流藝術思想和創作經驗。與同時代的俄國西方派音樂家如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w-binstein)等相比,他們是自覺的民族主義的音樂家。
* 柴科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生於沃特金斯克。柴科夫斯基在五人團影響下寫了一批標題性管弦樂作品: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交響幻想曲《暴風雨》、《裏米尼的弗蘭切斯卡》、《1812序曲》、《曼弗雷德交響曲》等。柴科夫斯基的歌劇《奧涅金》和《黑桃皇後》以細致刻劃人物內心見長,旋律具有俄羅斯抒情浪漫曲的特征,樂隊以交響手法烘托戲劇高潮。其他主要作品還有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b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和鋼琴套曲《四季》及一百多首藝術歌曲。
* 拉赫瑪尼諾夫(Sergey Rakhmaninov,1873—1943)是俄羅斯著名鋼琴家和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代表作:《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三鋼琴協奏曲》、《第二交響曲》、《第三交響曲》、交響詩《死島》、《帕格尼尼主題幻想曲》和《交響舞曲》等。
* 斯克裏亞賓(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是與拉赫瑪尼諾夫同時代的作曲家、鋼琴家。他熱衷於哲學研究,用音樂表達自己的哲學觀。他的《第一交響曲》把藝術當作改造世界的力量來盡情謳歌,《第三交響曲》以純哲學性的標題“神明之詩”表達,從朦朧的創造理想直至昂揚莊重的自我確證的精神發展過程。《第四交響曲》(狂喜之詩)則是前麵幾部交響曲連續展示的矛盾過程的決定性最後時刻——遠離塵俗的自由的創造而進入“狂喜”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後期的主要作品《火之詩“普羅米修斯”》中,甚至使用“色彩鍵盤”將不同色彩投射於幕上,將光色、音樂、戲劇、宗教混為一體。
[法國“印象主義”音樂]
* 德彪西(Achille—Clande Debussy,1862—1918)生於巴黎附近的聖熱爾曼。在巴黎音樂學院接受傳統的古典浪漫主義風格的音樂教育。德彪西管弦樂作品都帶有標題:《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夜曲三首》(“雲”、“節日”、“海妖”)、三首交響素描《海》和《意象三首》。與浪漫主義的標題音樂不同,這些作品中沒有戲劇或情節性,沒有深刻的情感,代之的是瞬息的情緒或氣氛,標題隻有輔助的提示作用。
* 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1937)生於西布雷。拉威爾一般與德彪西一起被歸為印象派。因為他們的藝術主要目的都是追求感官的美。他們都被自然的色彩所吸引,都喜愛中古調式和異國的新奇演奏和音階。然而他的創作方法與德彪西的區別也相當明顯。他的大部分音樂有明亮的光彩,節奏尖銳,旋律廣闊、明朗和直率,更尊重古典形式,配器清晰,與德彪西的微弱朦朧形成對比。 作為20世紀傑出的鋼琴作曲家,他發展了李斯特的傳統,代表作品有《為一個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水之遊戲》、《鏡》和《小奏鳴曲》。 拉威爾創作中較為重要的是管弦樂作品,主要包括:《西班牙狂想曲》、《鵝媽媽組曲》、《達夫妮和克洛埃》、《圓舞曲》、《波萊羅》。
7.二十世紀時期(1900-)
20世紀的歐洲是一個劇烈動蕩的時代。兩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物質和精神文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浩劫。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疾速發展,不斷更新著人們的觀念。社會化的大生產、經濟的大蕭條和迅速增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心理和思維方式。 西方音樂在20世紀呈現出多元化的紛繁局麵。對於傳統的懷疑和決裂,不僅表現在對19世紀音樂的反叛,甚至拋棄自文藝複興以來的各種音樂準則。在這個“普通人的世紀”裏,作曲家們追求個性的充分展示,他們不再按照同一的思想和方法去創作。即使在一個“主義”或“流派”的旗幟下,不同代表人物的風格也是大不相同。西方音樂自律的性質向極端發展,音樂放棄傳統審美模式,試驗探索新奇的手段、音響,致使音樂與聽眾的隔閡逐漸加大。當然還有許多作曲家仍然在傳統基礎上繼續發展。
[1945年以前]
* 現代的開端: 20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頭幾年中,歐洲出現了幾部轟動一時的作品,它們標誌著長達一個世紀的浪漫主義的結束,一個奇異多變的新的音樂時代的開始。斯特拉文斯基的第三部舞劇《春之祭》1913年首演時,觀眾被原始主義粗野凶猛的音樂和舞台上演員披著粗麻袋的缺乏傳統美感的舞蹈震驚了,出現了劇場大騷亂的醜聞。巴爾托在1911年創作的鋼琴曲《猛烈的快板》中,把鋼琴作為打擊樂器,用敲打和捶擊的方法代替鋼琴傳統優雅的技巧,加之二度密集音群的和弦,產生了狂暴和駭人的音響。 《月迷彼埃羅》是勳伯格1912年創作的獨唱套曲。人們熟悉的昔日喜劇中的戀愛失敗者、醜角彼埃羅,孤獨病態,精神恍惚地回憶著過去。象征主義抽象的歌詞,用說與唱緊密結合的“念唱”音調吟出。
* 新的民族主義音樂: 匈牙利的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是新民族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他集民族音樂學家、鋼琴家和作曲家於一身。以19世紀末的民歌運動為開端,20世紀美國湧現出一批批民族主義精神作曲家。埃爾加(Edward Elgar,1857—1934),威廉斯(Vaughan Willliams,1872—1958),霍爾斯特(Gustav Holst,1874—1934),艾夫斯(Charles Ives,1874—1954)等。20、30年代美國崛起的第二代作曲家,顯示出美國音樂的真正成熟,如科普蘭、哈裏斯、辟斷頓、塞欣斯、湯姆森、斯蒂爾等。格什文與眾不同而成功地將爵士、布魯斯、黑人靈理引入藝術音樂。寫出管弦樂《藍色狂想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歌劇《波吉與貝絲》。世紀中葉興起的新一代作曲家有:威廉·舒曼、卡特、巴柏、凱奇和巴比特等。
*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樂壇時興的一種音樂潮流。戰爭帶來的社會、政治的劇變,心靈的創傷,引起了藝術趨向傳統的回歸。這是一場“返回巴赫”的“新巴洛克主義運動。”新古典主義作曲家仿效18世紀作曲像亨德爾、庫珀蘭、斯卡拉蒂、維瓦爾第等的某些風格。他們以不同於戰前的方式否定著19世紀。他們極力排斥浪漫主義音樂中那種強烈的主觀性,把巴洛克音樂的客觀、超然的因素作為自己藝術的準則。他們注重複調技法和18世紀音樂體裁形式的運用,在模仿過去音樂風格的同時,采用現代作曲技法。他們努力擺脫文學、繪畫與音樂的聯姻,提倡純音樂,認為音樂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自身的秩序。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是新古典主義運動的重要倡導者。這位《春之祭》的作者戰後的新作是芭蕾音樂《浦契涅拉》,這部作品溫靜、古雅的風格與《春之祭》的野蠻、凶猛形成強烈對比,這種風格的急劇轉變令巴黎的觀眾又一次大為驚奇。他曆時30年的新古典音樂風格時期音樂追求客觀、冷漠理智,他認為對藝術控製、限製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然而他還是保持著創作早期歌劇音樂時形成的節奏的創造性,複調性的和聲對樂器組合的探索等個性。主要作品是:《詩篇交響曲》、《D調小提琴協奏曲》、舞劇《阿波羅》、歌劇——清唱劇《俄狄浦斯王》、《C調交響曲》和歌劇《浪子的一生》等。
德國作曲家興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幾乎使用了所有的傳統體裁進行創作,並為差不多所有常用的樂器寫出了重要作品。他鑽研文藝複興宗教改革時期到巴赫的複調音樂傳統,偏愛對位的織體和控製得體的不協調和聲,音樂的抒情性隱含而不外露。
法國作曲家薩蒂(Erik Satie,1866—1925)是德彪西的同代人。他認為法國音樂應該是樸實、簡單、自然、明確、平凡的,他的觀點影響了一代法國作曲家。1920年法國記者科萊的一篇文章標題為“俄國五人團、法國六人團和薩蒂”,其中評論了六位青年作曲家的音樂會。他們是涅格、米約、普朗克、奧裏克、杜列和泰費爾。六人團作為創作團體活動的時間不長,他們不同程度上受薩蒂和新古典主義影響,音樂風格發展傾向卻差異很大。他們的代表性作品有米約的《巴西組曲》、奧涅格的《太平洋231號》和清唱劇《火刑堆上的貞德》。
*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藝術最早出現在繪畫、詩歌領域,於一次大戰前擴展到音樂領域。表現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勳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貝爾格(Alban Berg,1885—1935)和韋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三位作曲家,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 20世紀表現主義德奧晚期浪漫主義音樂。像浪漫主義音樂一樣,表現主義力求表現主觀的內心感受,偏愛緊張奇異。而與浪漫主義不同的是表現主義的創作常常源於內心深處強烈的衝動,通過心靈的潛意識對現實的感受進行誇張、變形。它的題材中的現代社會的人,往往處於難以解脫的內心衝突、緊張、焦慮和恐懼之中。
* 初期的實驗音樂: 20世紀上半葉,西方音樂已顯露出實驗性的傾向,作曲家的實驗已不隻是停留在樂音的體係之內。他們試圖動搖或超越傳統樂音體係進行創作
[1945年以後]
* 先鋒派與實驗音樂: 1945年以後西方更加紛繁的音樂流派風格中序列音樂最早受到音樂界的廣泛注意。二戰時曾被禁止演出的新維也納樂派的十二音作品,戰後特別引起一批青年作曲家的好感。1946年他們雲集達姆施塔特的“新音樂假期訓練班”學習,研究韋伯恩的音樂。拉開了戰後序列音樂發展的帷幕。十二音音樂的有序性僅表現在音高上。50年代出現的序列音樂,不僅在音高上采用序列手法,在節奏、力度、音色等方麵也同樣采用序列手法,因而它也稱作“整體序列音樂”。戰後序列音樂重要代表人物是布列茲(Pierre Poulez, 1925—)、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巴比特(Milton Babbitt, 1916—)、諾諾(Luigi Nono, 1924—)等。
與音度有序性的序列音樂截然相反的另一個極端——偶然音樂。它強調非理性直覺、偶然性及一時衝動對音樂作品的決定性作用。在創作偶然音樂時,作曲家可以用擲骰子來決定音樂素材,或偶然選擇音響構成樂曲。
電子音樂的出現是二次大戰後西方音樂的一個重要進展。磁帶錄音的發明不僅為儲存和編輯音響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使電子音樂開始變為切實可行。40年代末巴黎的一批早期電子音樂試驗者,利用錄音磁帶的拚接和放送的各種技巧“具體地”把作品創作在磁帶上,而不是“抽象”地寫在紙上,他們將這種音樂自稱為具體音樂。
60年代後期在繪畫、雕刻藝術的影響下,在美國出現了間約派音樂。與高度有序、複雜的序列音樂形成對照,簡約派追求音樂的極度簡樸,他們有意將節奏、旋律、和聲和配器限製在非常小的範圍內。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音樂的影響下,他們注意旋律與節奏的微細變化。
50年代末的第三潮流音樂,將傳統的專業藝術音樂與民間或流行音樂相結合的一種趨勢。與曆史上同樣傾向不同的是第三潮流保留了民間或流行音樂的即興特點。
70、80年代出現了新浪漫主義,它標誌著西方對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厭棄了四分之三世紀以後的一種回潮。新浪漫主義音樂又恢複了音樂的調性、功能、和聲,並注意感情表現,甚至經常引用19世紀浪漫主義作曲家的音樂材料。同時音樂中采用了20世紀出現的更豐富的音樂語言、手法和風格,形成了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的結合。
參考: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591.htm
TO DO:
【音樂家及作品】
巴赫
莫紮特
貝多芬
瓦格納
海頓
勃拉姆斯
舒伯特
舒曼
亨德爾
柴可夫斯基
【樂理及樂器】
【參考資料】
WIKI及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