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媽媽的狗腿子

(2011-06-10 07:55:20) 下一個

媽媽的狗腿子

 

“爸爸的女兒, 媽媽的兒子”。這是以前生物課上老師提過的。不知道這個規律在別人家如何,在我們家可是千真萬確。以前女兒小時候,我們一起玩幼兒園的遊戲,她來當老師,媽媽和爸爸當小朋友。被time out 的總是媽媽。爸爸做什麽都是對的。

風水輪流轉。自從弟弟阿北開始能表達思想,才剛剛二歲,媽媽也有了小跟班。有一次爸爸和弟弟在一起看電腦,媽媽一進去,阿北就說,“爸爸,get up”。爸爸不明所以,站了起來。 阿北笑眯眯地拍著椅子,“媽媽,sit down”。更有一次,阿北清晨在房間大喊大叫,他老爸著急得光腳短褲就衝了過去,結果換來阿北一句冷冰冰的“get away from me”。阿北心疼媽媽更體現在凡有換尿布之類髒活,向來是找老爸,並且是惡狠狠的,“爸爸,換尿布了”。

所有這些, 還不至於叫他“媽媽的狗腿子”。事情和姐姐有關。和大多數中國家庭一樣,我們也上了讓女兒學琴的賊船。沒弟弟前,所有時間花在她身上,有老媽陪練,也還可以。現在就不同了,下班回家後就象戰場,爸爸做飯,姐姐練琴,媽媽陪阿北玩。沒了約束的姐姐彈琴時,一會兒要喝水,過一會兒上廁所。有幾次竟然還拖了本書進衛生間。明明半小時能彈完,戰線可以拉長到一小時。所以媽媽得耳聽八麵,一旦琴聲停止超過半分,就得大喊,AMY, 彈琴。久而久之,琴聲一停,阿北就會看著媽媽,指著門說,AMY 鋼琴,經常是沒等媽媽采取行動,阿北就衝到門邊,對著AMY發號施令 彈琴,AMY

上周末發生的事情,更確立了阿北“狗腿子”的地位。又是和鋼琴,姐姐有關。上午時,推說下午彈,快到了晚飯時間,眼看不能再推,姐姐開始上場。彈了5 分鍾,起來東慌西晃。短短不到半少時,廚房去了三次,衛生間二次。然後就說彈完了。老媽本來就已經火氣上湧。靠心中不停念叨著“要有耐心, 不要發火”才勉強忍住。聽amy說彈完了,倒還能和顏悅色地指出, 覺得她彈得不夠。沒想到,還不到 teenage 的小人做出一副“you know nothing”的樣子,還歎一口氣。老媽立馬什麽形象都不要了,手上不知拿 的是書還是筆就甩在地上。不過當時就後悔了。媽媽看到阿北怔了以下,立刻衝到姐姐身邊,用手指著姐姐,連著說了好幾個 NO。又跑回媽媽身邊,討好媽媽,“姐姐壞,打”。爸爸和媽媽忍不住想笑但又不能, 隻好偷偷交換眼神。當然,媽媽還不能忘了還在教育姐姐,“AMY, 如果你不想學了,你就不用學,這樣不用浪費時間和錢。”姐姐不喜歡練琴但又不想放棄,每次媽媽這麽說,能好三天。姐姐又開始彈琴。阿北更氣憤了,媽媽都說不用彈 了你還彈。衝著姐姐,“Stop it, stop it”。可憐的阿北畢竟還太小,隻按字麵理解。這件事後,爸爸對媽媽說,“祝賀你,有了個狗腿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