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

看四季變幻, 聽樂音回蕩, 賦古今悲喜, 盡人生沉浮
個人資料
正文

羅西尼 -《塞爾維亞的理發師》,《威廉·退爾》,《賊鵲》,《貓二重唱》

(2010-10-27 13:44:40) 下一個


《塞爾維亞的理發師》Barber of Seville


《威廉·退爾》William Tell Overtune


卓阿基諾· 羅西尼 ( Gioacchino Rossini, 1792 年 - 1868 年 )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歌劇三傑之一, 生於意大利的佩薩羅。一生作有大、小歌劇三十八部。其中《塞爾維亞的理發師》是十九世紀意大利喜劇的代表作。根據德國席勒的同名詩劇寫成的歌劇《威廉·退爾》也是浪漫派歌劇名作,此劇的序曲(共四樂章)是音樂會上經常被獨立演出的器樂名曲。

羅西尼成長在一個音樂家庭裏,自1806 年起開始得到正規的音樂訓練。1810~1829 年是他創作的旺盛期,創作了一生所有的三十多部歌劇及其它作品。羅西尼的生活和主要創作活動處在歐洲封建複辟的年代,同時也是意大利民族運動興起的時期。他的作品中交織著先進和消極兩種傾向。羅西尼寫了不少迎合宮廷貴族藝術趣味的歌劇, 也有一些作品客觀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識,起了積極的社會作用,藝術上也有相當造詣,至今仍廣為流傳。最著名的是《賽維利亞理發師》和《威廉·退爾》這兩部歌劇。二幕歌劇《塞維利亞理發師》原名《阿瑪維瓦》,根據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戲劇三部曲的第一部為腳本,由他的朋友斯特比尼改撰的劇本創作而成,可視為1786 年莫紮特創作的《費加羅的婚禮》的上集。這是23歲的羅西尼創作的第17 部歌劇, 1816年1月,他隻用了短短的13 天就創作完成了。而該劇在1816年2月20 日晚在羅馬雅典劇場首演時卻遭受了極不公平的對待。可是該劇繼續演出沒幾天後,羅西尼的天才就征服了觀眾,每場演出都獲得巨大的成功,從而使這部作品成為不朽之作而被譽為“意大利喜歌劇精神的化身”。

1816—1823 年為羅西尼創作生涯的第二期 — 正歌劇時期,他寫出了《奧賽羅》、《灰姑娘》、《湖上女郎》、《塞密拉米德》、《賊鵲》等一大批作品,雖然當時也非常轟動,但因劇本大都質量不佳,所以除了留下許多優美動聽的序曲外,歌劇本身現在基本均不上演了。 1822年羅西尼來到維也納,他的歌劇大受維也納人的歡迎,就連貝多芬都受到了他的衝擊。 1824 年羅西尼定居巴黎,就任巴黎意大利歌劇院院長,1826 年在巴黎被授予王室首席作曲家和法國聲樂總督學的稱謂,1828 年他最後完成了四幕歌劇《威廉·退爾》的創作後,就此擱筆,基本停止了歌劇創作。此時羅西尼僅有37歲。該劇是根據德國大文豪席勒的同名戲劇《威廉·退爾》由朱伊(E de Jouy)撰腳本,再由巴西(Bassi)譯成意大利文後寫成的,於1829 在巴黎首演,全部演出約5 小時。該劇現在已不再上演,但它的序曲卻是一部傑作。就歌劇的序曲而言,這部序曲稍嫌長了一點,但全曲旋律優美,節奏活潑,有如一首交響詩,對戲劇內容有強烈的暗示作用,寫作手法十分巧妙。

自1829年他寫了擱筆之作《威廉·退爾》直到去世,將近四十年,創作銷聲匿跡。生活描寫的生動性,人物性格刻畫的鮮明性,戲劇情節發展的緊張性,旋律豐富,節奏敏捷,使羅西尼的歌劇充滿了活力。羅西尼的優秀創作使傳統的意大利正歌劇和喜歌劇重獲新生。他在喜歌劇中摻入了正歌劇的因素,又在正歌劇中加進喜歌劇的生活氣息。他的這些改革在當時令人耳目一新, 對後世的歌劇創作產生了影響。

《賊鵲》The Thieving Magpie  ......  最後有金正日 :)

《貓二重唱》Cat Duet .........funny and unbelievabl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