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中國應重新考慮G2

(2010-09-23 05:09:43) 下一個
  首先,中國應重新考慮G2(中美兩國集團)是為了解套。中國目前正處於30年來最為不利的國際環境中,美國在南海(南中國海)和黃海軍演,由此形成周邊國家對中國態度的強硬和挑釁,使中國處於一種被包圍和被孤立的處境中。如何化解這一處境,關鍵在於中國是否重新考慮和美國的關係。

  中國有句古話,解鈴還須係鈴人。表麵看來,這是周邊國家因為擔心中國崛起,進而加強合作,在曆史遺留問題上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實際是美國在幕後縱容與支持。沒有美國在背後撐腰,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不會突然急轉而下,處於對抗之中。所以要解此圍,中國應以退為進,主動與美國溝通,退一步可以進兩步。事實上中美關係一直處於對抗與合作,進與退之間搖擺,不會壞到哪裏,也不會好到哪裏。隻要中美雙方達成默契,大家退一步,雙方僵持的關係就會趨於緩和,這樣中國與周邊國家緊張關係也會得到改善,由此中國可以以最小的代價和成本,化解目前對自己不利的國際環境。

  其次,中國重新考慮G2,則是為了重新定義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以及應負的責任。中國崛起一直執行韜光養晦戰略,但隨著國力的提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後,中國再堅持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堅持韜光養晦戰略已不再可能,中國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美“將相和”能保證亞洲和平

  伴隨著中國崛起,國際上一直充斥著中國威脅論,以及目前甚囂塵上的中國是不負責任的大國等輿論。這對中國的和平崛起產生了很大的負麵影響,若中國能以退為進,加入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體係,然後在體係內尋求對它的改變,那麽中國威脅論和所謂中國是不負責任大國的說法也就沒有根據了。這將減少中國和平崛起的阻力,同時也將使中國取得一個製高點,積極主動地參與現有體係,有所作為,改變現有體係中的不平等因素,使之更加民主化。

  再者,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是全球化的結果。30年前,正是中國放棄了一種製度戰勝另一種製度的教條,在國內和國際上采取務實態度,融入世界主流之後,才開創了今天的經濟發展奇跡。所以,中國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回到過去那種孤立和封閉的環境了,唯有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融入到國際體係中去,中國才能繼續保持發展。既然如此,G2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其三,若中國重新考慮G2,與美國共治,能確保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目前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全球經濟中心正在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地區,這種繁榮和發展是建立在冷戰後亞太地區政治相對和平和穩定的基礎上的,正是這種和平造就了區域的持續發展和繁榮,以及區域內各國的合作和一體化的發展。若中美對抗升級,以美國製衡崛起的中國,從而形成戰略平衡,這隻會導致亞洲分裂。這種建立在對抗和敵對基礎上的戰略平衡,將阻止亞洲的繁榮和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所以,中國應以退為進,重新考慮G2,隻要中美能夠“將相和”,亞洲和平的局麵就可以保證,亞洲繁榮就會持續下去。

  其四,對全球來講,中美和,則世界和。全球格局是由主要大國關係決定的,目前美國是現有國際體係的主導者,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而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方代表過去,一方代表發展和未來,雙方之間的關係不僅影響兩國,也將影響世界。目前全球格局已從G8進入G20時代,G8已不能代表整個世界,已無力獨自解決全球問題。G20代表了世界發展的趨勢,預示西方大國政治時代的結束和國際政治民主化時代的到來。它匯集了當前世界上兩股力量,一方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工業國家,一方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前者已無力獨自領導世界,需要後者更多的參與,而後者要求加入這一體係並有更多的話語權。但G20框架過於寬泛,若能在此基礎上形成中美G2格局,將使雙方更易溝通,在解決全球問題方麵,特別是全球經濟失衡方麵更能實現多邊協調,達成共識。

  G8已過時,G20太寬泛,所以G2可以作為彌補,當然G2又可能太狹窄, 所以可以考慮在G2基礎上擴展到G4(包括美中歐日)或擴展為新G8(美英日德為一方,中俄和巴西、印度為另一方),當然這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那麽,中國現在重新考慮G2是否已經太晚,或已沒有機會了?這倒也不是。首先,美國學界提出G2設想,並不是純粹為了捧殺中國,或者隻是為了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即美國領導,中國出錢,而是基於一種戰略考慮,以及對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力量以及中國發展速度的認知。

  G2是美國經濟學家和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佛雷德·伯格斯登(Fred Bergsten)提出的觀點。他認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製應升級為領導世界經濟秩序的中美兩國集團G2格局,G2共享經濟領導權。這一建議得到廣泛支持,奧巴馬政府也對此持積極態度。美國提出G2主要基於以下兩點考慮:一是美國在衰退,已無力單獨解決全球問題,而歐洲和日本也處在危機和衰退中,無法支持美國,所以美國需要中國及新興經濟體國家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如果沒有中國,就不可能處理好國際問題;二是美國希望通過G2,將中國納入現有國際體係,從而確保美國能夠繼續領導世界,這是美國長期對華戰略的基調。對此,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中美兩國不能建立持續合作模式,那麽兩國就有對抗的風險,如同100年前英國和崛起的德國一樣,當時作為全球主導力量英國並沒有將新興德國納入國際體係,兩國走向對抗,並導致兩次世界大戰。

  另一方麵,盡管美國是這次亞太局勢逆轉的幕後操縱者,但其用意更多的是戰略試探與威懾,而非試圖讓亞太局勢升級惡化。美國將很快再回到經濟問題上,因為這是它目前麵臨的最大麻煩。與此相比,反應激烈的是中國周邊的中等強國,它們更加情緒化,充分展現了他們對中國崛起的擔憂,難以接受中國的發展,它們想利用美國重返亞洲,遏製中國的崛起。最近,美國高官紛紛訪問北京,不免使這些國家感到失望和難堪。

  最後,盡管曆史往往會重複,新舊大國勢力交替常常伴隨著戰爭,這是中美關係缺乏互信的根本原因,認為雙方必有一戰。但曆史更是發展的,目前我們已生活在全球一體化時代,國家關係已從相對獨立的國與國關係, 發展到高度相互依存,國與國關係不再是零和關係,而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政治上的決策將更加受到經濟因素的製約,選擇對抗已不再是一國應有的戰略智慧。

  國際政治有句名言: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隻有永久的利益。目前對中國來講,關鍵在於發展,而發展關鍵在於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如何以最小代價和成本,確保國際環境的和平,這是中國目前主要對外戰略目標,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G2顯然值得中國重新考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