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釣魚島事件的責任及後續影響

(2010-09-20 08:45:03) 下一個
雖然釣魚島問題由來已久,但2010年的這次事件,其攪起的國際關係的敏感性和對國內民心民意的刺激程度,即使在這兩年中國周邊海域煙火四冒的背景下,也可謂最強烈的。說穿了,還是一個中日之間的曆史深仇積怨,使得兩國國民都最不能接受的外交屈辱就是向對方讓步。而釣魚島正是日本在兩國角力中最能直接得分的王牌所在,果然,日方一扣人扣船,中國官方即使作出了外交上比以往都更強烈的多的反應,但仍然難逃被國內民間輿論罵成了豬頭。

老實說,如果從根源上考究,在釣魚島問題上中南海的諸公還是挺冤的,釣魚島諸島,本是台灣島的附屬島嶼,看一看地圖就明白,大陸又是在被迫替台灣的國府擦屁股,而且還得當心時時刻刻不要被在背後插刀。而實際從九十年代以來,在釣魚島周邊海域,從日方的絕對控製到如今的實際有效爭議,中國的努力其實不可謂不多。

但在很大程度上,我毫不同情外交部以至真正有權決定外交政策走向的當今二帝,如果不是他們多年來為了粉飾四方太平景象,就做出諸如送出了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的大禮,自壞東海爭議的我方原則等等蠢事,讓國內外都看穿了他們在外交手腕上其實是黔之驢的底牌,又怎麽會把民意的怒火都招至已身,以至於雖然在這次事件後反應尚屬中規中矩,卻於內外都是大大的失分丟臉,前天的九一八紀念日都隻好一齊缺席於新聞報道呢。所以言禍福人自招,最後看,這次事件中的被動與兩麵受氣,根本上說還是本屆在自作自受。

本來兩國都有人在指望,民主黨代表選舉之後,暫時擺脫了政治真空期又在此事上握有完全主動權的日本會轉而選擇結束事態,但僅看鷹派前原誠司出任外相,事件進一步僵持甚至更加激化的變數大增。但不管此事何時與如何落幕,它的影響其實已經不亞於天安號事件對於東亞關係的撬動了。但與天安號事件不同的是,由於釣魚島問題本身是在短期內根本無解的,關於釣魚島的主權爭議其實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日方就是把船長判刑入獄也不可能如國內有些人憤怒警告的那樣,在國際上確立其可爭辯的主權,中方必然要加強派遣執法船以及普通漁場進入該區域的力度,但同樣在短期內無法改變在該海域日方力量占優的局麵。這次事件的真正深遠的影響在於兩國國內。

從日本看,今年第二季度名義GDP被中國超越,雖然看上去日本國內對此早有預料,非常平靜,但實際心態失落並由此產生的對於中國的仇視,至少在未來數年以至更長時間內將是日本民意的主流,隻要看民主、自民兩黨的頭麵人物爭相表現對華強硬,就可以一葉知秋了。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無論中國方麵如何努力,哪怕包括做出必然招至國內極大憤怒的根本性讓步,也不可能實現一直有人希冀的東亞中日兩強根本和解或者僅僅是互不為難。因為這裏的症結甚至不是出在單單的國家利益爭奪上,更與日本曆經“失去的二十年”後,無論是精英階層還是普通國民的心態有著無法切割的關係。

已經毫無疑問,除非發生除日本之外都沉沒的奇跡,否則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那種鼎盛絕不會複返了,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原來曾經有過的擺脫美國控製、真正讓自己成為經政實力相匹配的世界強國的那種動力已經極其萎縮了,稍微對比政治人物,與當年的中曾根等人相比,本世紀以來從小泉起,日本所謂的鷹派勉強除了一個田中七大將殘存的小澤外,其他全部都是公開的附美派,無一不把日本整個的未來寄托於日美安保條約的萬世一係上,所敢“強硬”的方向不過是其實基本無力威脅其的朝鮮,與一心隻想發展經濟的中國,說白了,劇場秀而已。日本上下真的看不懂嗎?我看不是,而是將之作為自我安慰而已。既然擺脫控製獨為強國的夢想已經破滅,那繼續依附在美國羽翼之下,至少還有個曆史慣性與在日美同盟下被提升為經濟強國的所受恩惠可以解釋,而向在近代以來就被遠遠甩在身後的中國屈膝,那才是更加難堪而不能忍受的。相反,隻有盡可能的繼續標榜對華優勢,才能稍微緩解國民的失落心態。這就是近年來,對華強硬派政治明星人物不斷在日本政壇湧現的根本原因。這次釣魚島事件大概又會把時任國土交通相現任外務大臣的前原誠司推上國民偶像之列。在鳩山、小澤、菅這幾個民主黨巨頭都已經在政治上幾敗俱傷之際,民主黨內剩下資曆、民望都足夠候任首相恐怕第一位就要數前原了。在這時機,史無前例的抓人拘審,即使不從陰謀論的角度看,對前原捍衛國權的形象加分,也頗有安倍前首相當年手段的翻版之象。

而中國方麵受到的影響,恐怕將更為深遠。這裏應該先闡明一點,TG的國策級核心政策幾十年來是一直相當穩定的,但在次一級的具體策略上,包括政社經安各方麵,其實變動還是相當多,甚至有時是相當劇烈的,尤其是在最高層換代更屆後,隻不過TG畢竟法統一脈相承,除了二代要徹底改弦更張外,都不好直接公開指責、推委前任而已。但為什麽要改策呢,無非兩條原因:一個是實際執行中被證明不行堅持不下去了,另一個是證明自己有自我的主張、見解,不是隻知道蕭規曹隨的泥塑木雕。而在實際中這兩條往往是互相糾纏在一起,無法也不必分割開的。而效果嘛,二代轉移重心到經濟建設,386逆轉地方諸侯坐大中央有心無力,本屆施惠於三農、底層,都是收上下之心而一舉奠定強勢地位的。

而也在同時,TG的內部權力交替越來越製度化,強人政治色彩幾乎已經消失殆盡,而越是高層的人事安排越不可能隻依賴於官僚資曆體製,在這種條件下,雖然並不是西式的那種選舉製度,但人望口碑,以及以此反映的對其政績的主流共識,對於高層間要害卡位、前程消漲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為了能理解的原因,請允許詳細就不展開了,不過隻要觀察一下這兩三年來,從帝都到山城,幾位指標性人物影響力微妙但卻可見的變化,便可略見一斑了。而這兩年一係列事件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看明白,一再的容忍妥協不僅在國內遭致到了極大的質疑,也沒有從外部得到哪怕少少的正麵回報,以至判斷失誤的累加已經嚴重損傷到了相關人物的政治資本。前車可鑒,僅僅是出於私心考慮,轉向“強硬”秀也是最合乎理性的選擇。在這種雙方都覺得有必要強硬起來的形勢下,未來幾年中日關係恐怕會比小泉時代的麻煩更大,要知道當年尚有“政冷經熱”的形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中國即使不說比日本更需要,至少也是同等需要維持中日貿易的正常發展,而今天,也許在外交上日本還有日美同盟可以依賴,有足夠底氣、空間與中國周旋,但在經濟上,卻幾乎是一張直接可打的好牌都沒有了。

PS:今早的事態發展似乎正如所料,日方繼續猛下無理棋,申請延長扣押期,外相故意重點研究訪問聯合國行程,完全不顧繼續刺激事態對日本的利益根本毫無好處,隻能推斷就是為能讓政客們出風頭。而中方的反應如此迅速,而且不僅力度已經超過以往的最強烈反應,還聲稱可能將有進一步的“強烈反製措施”,顯然也是判斷已經無法按傳統思路處置。如果28日後日方果然起訴船長,中日外交關係暫時降等的前景也是完全現實的。雖然這樣的發展,直接的贏家隻能是作為實際旁觀第三方的美、台。不過,如要能借此重新確立,侵犯中國核心利益必然會遭到反製的認識,那麽這次付出除直接大規模戰爭以來的任何代價,從長遠看都是值得的。

我能理解國人對於此次事件產生的極大憤怒和受辱感,在這一點上我完全與大家的感受一樣——這是抽在每個中國人臉上的耳光,是總有一天要討回來的欠賬。那麽我為什麽還要說,冷靜下來後看,這次扣船抓人其實是日方的“無理棋”?我發現如果不略作解釋,很有讓人誤解是打腫臉充胖子,被指摘為閉著眼睛吹噓“層峰在下大棋”的可能。

首先要說明,“無理棋”本來是個圍棋術語,一般指的是過分判斷自己的優勢而侵削過度的打入,一旦遭到對方正確的應對,就會損失更多的目數。所以可以看出,所謂“無理棋”是對日方本身而言。

具體來說,在釣魚島問題上,由於有實際控製權,目前是日方占據了明顯優勢,反映在這次事件中,就是它有抓人不抓人,抓了人後馬上放還是繼續關押的選擇自由,這一點是現階段中方無力改變的形勢。但日方錯誤判斷了它的優勢,或者說隻看到自己在這一局部的優勢,卻不考慮中方在其它盤麵有足夠劫材。

決定此次事件是日方無理棋的更重要的因素是,這次事件無論如何收場,日方都不可能獲得多少實利,日本這是相當於挑起了一個大劫,贏了卻也隻能多收刮一目半目(撈到一時的麵子)。而中方即使隻以全麵重新啟動東海油氣生產及堪探,在實質本為一體的東海領海及經濟區權益問題上,日本多年來努力才好不容易取得的重大進展就會全麵重新化為泡影(現在中日聯合開發東海油氣是真的遙遙無期了)。而與中國在釣魚島上難以發力一樣,日本在東海油氣田上也是處於隻能表達姿態而實際無處發力的形勢。

當然,正如有時候亂下“無理棋”借著對手棋力弱或是出昏招,也不是沒有撈到便宜的。但“無理”的本身性質是不會改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