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北亞已無日本的新空間

(2010-09-13 08:22:11) 下一個
東北亞,就是以日朝韓,一個島國和兩個半島國為先鋒,以中美俄為後盾的六國交鋒。其他國家在此無重大利益,皆可忽略。

先說日朝韓,日本雖然內部也互鬥不已,但作為主體統一,同時咄咄逼人,在長久的和朝鮮半島的較量中占據上風。朝韓從統一的朝鮮國到38分裂,更是大傷元氣。以中俄為朝鮮後盾,與以美國壓製下的日韓,同台角力。而俄國的重心一向在歐洲,所以中俄朝主抗一方就落在中國身上。而美國擁有全球優勢,雖然也關注東北亞,但卻不是最核心利益。美日韓一方,全力以赴的是日本。韓國夾在中間,一方麵和日本有種種新仇舊恨,另一方麵對朝鮮也念念不忘,處境最為窘迫,壓力也最大,全靠美國撐著。

中國作為近代化,現代化,甚至當代化的後發之國,麵對美國和日本,甚至可以說處於完全的劣勢,直到最近才情形稍微好了點,特別是在以中低層次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總量上,有了一定的發言權。麵對美日,不得不采取守勢。在美日韓朝俄的關係上,不得不絞盡腦筋。

由此,中國采取了經濟上扶植韓國,高速發展的韓國經濟為韓國軍事發展提供了最強有力的保障,同時利用韓國受美國保護,在軍貿上具有充分采購的優勢,使韓國海空軍在短時間內大大的發展,具有了一定製約日本海空軍的實力。同時又拉攏朝鮮,對韓國形成牽製,盡量使日韓分化,甚至內耗,而朝韓之間的久久不能統一,甚至不能坐在統一的談判桌上,反而局勢時常緊張,固然有兩國,特別是韓方的一麵,我個人認為,如果這種統一對中國不能形成利益,甚至還將損害中國利益的話,那麽中國也不妨為他們的對峙進行一點小小的動作。這樣,中國避免在東北亞一線上直麵日本,同時直麵韓國,東海上雖有摩擦,但在目前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大的改觀,現狀的維持其實對兩國都有利,都可以把東海的一些問題作為轉移國內視線的一個工具,而不確定的東海問題,也為雙方的彈性外交留下了空間和回旋的餘地,對中日兩國而言,現階段其實都是國內問題大於國際問題。激化東海,包括釣魚島問題,對兩國而言,都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如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是支持韓國的,包括對台灣也如此,是一種拉攏手斷,否則,中韓,大陸與台灣的貿易絕不會是以對方的大幅度順差為統計數據。而韓國在發展之後,大陸一隅,半島狹隘,一朝而起的小人自大自狂的心態從自卑自賤中快速轉變,從一個極端發展到另一個極端。雖然其上層知道中國的影響,但下層往往目空一切,和日本在二戰前叫囂大陸政策征服全球一個鳥樣。韓國由此成為東北亞一個相當大的變數。現在的韓國,可以說,就是在美國軍事和中國經濟雙重支持下迅速崛起的一個怪物。看起來他軍事上海陸空都在突飛猛進,航天方麵也銳意進取,經濟上更是高速發展,順差巨大。但實際上,這種表麵實力的背後,有著根基不穩前景不明的巨大隱患。如何引導這個雖然不危險,但是卻麻煩的國家走向我們希望他走的道路。在一味的扶植,完成使韓國具有初步牽製日本能力之後。打與拉的兩隻手就都要上了。這個打,不是真的武力解決的打,恰恰相反,我們還需要韓國的武力,甚至可以說,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韓國的武力。而這個打,就成為了經濟上的壓迫手段。不是我們直接壓迫。而是利用朝鮮半島上的另外一個國家,北朝鮮。

眾所周知,我們50年代抗美援朝,給盲目攻擊,又不堪一擊,最後坐以待斃的北朝帶去了什麽。但是蘇聯的強大和北朝的短視,使他們將未來的目光投向了蘇聯。並在中國和韓國建交後,降低到一個非常冰冷的溫度。而隨著我國的發展,俄國實力及影響力的下降,北朝又一次將眼光投向了中國。從這一點講,北朝還是很務實的,而傳統友誼在國家力量和利益麵前,隻是一塊遮羞布。用的上的時候,你好我也好,用不上的時候,互罵對方不是東西,背信棄義,也就那麽回事了。在軍事上,處於朝鮮半島現在所處的微妙局麵,以及朝鮮經濟的低級脆弱,一般性質的軍貿無從談起,而單方麵的軍事援助在現在來說,對中國既無必要,更要避免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敏感與麻煩。所以,從胡主席訪朝,大談一通中國改革開放,特別近期以後高速發展的經濟數據,和這次金正日低調來訪,但中國高層次接見可以看出,中國對朝鮮的重視,而重視,重視的正是朝鮮的未來,和這個未來對中國的意義。當朝鮮改變觀念,在經濟改革與大發展上,與中國,甚至隻能與中國合作,在朝鮮的經濟戰車上烙上中國的烙印時,朝鮮對韓國,又會有怎樣的影響,而中國對朝鮮的經濟側重對韓國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下,韓國的經濟何去何從,他們高速發展的軍事力量又將以何為土壤,而麵對失去這種土壤的韓國政治外交與軍事力量又將如何麵對。

從經濟與海空軍上製衡日韓,從政治與地麵力量上製衡朝韓,發展到從政治經濟全方麵扶植朝鮮,韓國將麵臨他未來10到20年最重大的選擇。是繼續停留在美國的政治軍事體係內同時對抗日本和中國,徹底歸順於美國,忍受經濟發展的巨大瘡痛,放棄對日本的傳統仇恨與對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力還差很多),轉而直麵對付中國。還是屈服於中國,以及中國利用朝鮮形成的巨大經濟優勢,逐步擺除對美國的軍事依賴,抗議並抵製美國的軍事駐紮和部署,在獲得中國某種程度的認可下,將矛頭全麵對準日本。是一件極有意思的事。而對韓國來講,依舊保持現在首鼠兩端的局麵是最有利的,但中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力量發展,還會讓韓國人繼續吃著這免費的發展快餐嗎。養牛是為了種地,養豬是為了吃肉,中國絕不會白白把韓國養這麽多年,進口那麽多垃圾的韓國影視與娛樂作品以及中低技術含量的韓國商品,再養出一個白眼狼的韓國來。中朝貿易全麵啟動後,首先受刺激的就是韓國。這也是中國在軍事上依舊韜光的背後,在經濟上的果斷出手。利用經濟及其他各種逼迫與拉攏手段,迫使韓國做出方向的調整。用我們在中低技術含量以及完整經濟體係下的經濟總量優勢,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經濟上的戰爭,同樣不比軍事上的遜色。而美國和日本麵臨的麻煩的國內經濟問題,以及他們缺少和朝鮮的經濟互動層次,同時政治與軍事還有外交上的嚴重分歧乃至對立。都使我們在對朝鮮的經濟問題上充滿了主動。雖然美國現在也頻頻利用前總統來關照朝鮮,但經濟上的發展和對朝鮮政權的支持以及地緣關係上中朝之間天然的密不可分,都決定了朝鮮,隻能倒向我們。而這一次,也將不僅僅隻是單方麵的示好了。個人認為,這種國與國之間較量中的潛在的,但是更為雄厚的國力長久比拚,才是國家角力的根本,而不是一片汪洋上一個小島幾個漁船在當下所製造的華而不實的浪花和一時所謂的民族熱血。同時,這對推進中國在東北亞,特別是中日之間在整個東亞,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的經濟主導權乃至全麵主導權,都具有相當強大的意義。因為我們還在開發新的市場,而日本新的空間又在哪裏。對東北亞貿易區的推進,RMB的強勢,同時東南亞的影響,都是積極而影響深遠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