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人民日報》發重大信號 罕見公開承認改革弊端

(2017-06-21 07:04:19) 下一個

X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一些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這是黨媒罕見的公開承認改革開放造成了嚴重的貧富差距。其描述的兩極分化的情形也足以讓人觸目驚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2003年為 0.479,2008年達到最高點0.491,這之後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係數是0.469。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是 0.3左右。李實分析說:‘接近0.5的基尼係數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過0.5的國家隻有10%左右;主要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一般都在 0.24到0.36之間。’”
“在收入差距擴大的同時,我們還麵臨財產差距擴大的問題,而且這一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
“貧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並形成了階層和代際轉移,一些貧者正從暫時貧困走向長期貧困和跨代貧窮。社會階層流動通道也將被嚴重堵塞。”
必須思考如下重大問題:
一、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改革之初提出“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毫無疑問,“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目的早已達到,基尼係數居高不下,絕大部分的財富集中到了極少數人手中就是最好的證明;而“先富帶後富”卻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貧富差距繼續拉大,“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甚至貧富差距趨向“穩定化和製度化”。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改革帶來的實際上是一場夢魘!
如果用實踐的標準來檢驗,是不是可以證明:30多年來,以“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為目的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已經失敗了?如果一定要說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話,那是不是就說明當初改革的設計者和後來改革的繼承者其改革的目的就是讓少數人富起來而根本沒有考慮過先富帶後富?
二、改革開放讓哪些人富了起來?
最初是官倒,相當一部分官家子弟 (或者官員本人)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倒買倒賣率先致富,相信很多人對那個著名的康華公司還會記憶猶新。  接下來的國企改革,在數千萬下崗職工的哀號中,在無以數計的國有資產流失中,又造就了一大批一夜暴富者。還有那些掌握著土地、礦山等各種資源的人紛紛出租權力,許多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隻要不昧著良心,就不難發現,富起來的人尤其是暴富群體主要由掌握權力 (尤其是絕對權力)的官員及其親屬和與權力有千絲萬縷聯係的人組成,真正和權力沒有任何瓜葛而致富的少之又少。傳說中的27億暫且不說,一個小科長就能貪腐幾個億,而穀俊山、徐才厚、周永康們貪腐的錢財更要用天文數字來描述。這樣的景況,不說絕後,空前是不會有太多疑問吧。
三、貧富懸殊的後果是什麽?
貧富懸殊的直接後果就是嚴重破壞了社會穩定。富人來錢太容易,於是窮奢極欲,揮金如土,有些甚至綁架政權,成了境外顛覆中國勢力的代言人,多數富人的為富不仁產生了極為惡劣的負麵影響。由於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一些人便采用非法手段獲取財富,偷扒搶劫,勒索詐騙,殺人越貨,製毒販毒,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好貓,社會治安狀況因此每況愈下。更有因拖欠工資、強征強拆等引發的每年數以萬計的群體事件,已經導致社會極不穩定,於是維穩費用連年攀升,甚至超過軍費。
間接的後果就是嚴重破壞了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使得很多人不再相信黨和政府。信任危機加劇,黨的執政基礎動搖,已經嚴重威脅到黨的政權安全。戈爾巴喬夫的私有化改革直接導致了蘇聯亡黨亡國,殷鑒不遠。
四、還要怎麽改革下去?
除了《一些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更有無數鐵的事實充分證明,30多年的改革,已經完全背離了改革的“初衷”,總設計師當年的“十個如果”也都一一應驗。這樣的改革還要繼續下去嗎?
如果繼續將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國企化公為私,如果城鎮化後失地的農民沒有長遠的保障,如果多數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學、買不起房的狀況沒有根本性的好轉,如果再不將改革的紅利真正惠及老百姓,如果財富還是源源不斷地往極少數人和國外輸送,如果基尼係數仍舊維持在高位甚至持續升高,如果還堅持“殺開一條血路”,如果再不問姓資姓社……請問諸位頂層設計師,這樣的改革還能維持多久?
是到了對30多年的改革再改革的時候了,再不改革原來的改革,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來源: 人民日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LPF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LPF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喜得利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永遠都需要重複性地打土豪、分天地、奪皇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