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勵誌故事”的隨想

(2010-08-16 10:36:23) 下一個

“勵誌故事”的隨想

Jackstand 死頂子

兒子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磨著大人給講個故事。俺的腦袋裏,照例是裝了一些個基本上中國人都會的“孫悟空”係列,以及“孫敬修”係列。。。。就一一翻出來,講給兒子聽。

兒子一天天大起來,小腦瓜裏也不知從哪躉來了些個有時候令我都吃驚的知識。什麽九大行星啦,什麽火山,地震啦, 什麽飛碟,外星人啦。。。於是,這些個故事他就不愛聽了。

夫人發話了:多講點有用的,勵誌的,對將來孩子的前途有好處。

聖旨既下了,就隻有遵照執行。

俺家的夫人,所下的聖旨有無數道,還真沒有錯誤的。一出了什莫事情,你總能聽到:我不是早就說了莫。。。。。人家早有旨意,錯誤嗎,照例是執行者的事情。

講什莫能夠勵誌哪?俺腦袋中立刻浮現出了以下一些個著名的故事和人物:

1. 臥薪嚐膽的故事

2. 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

這是古代的,還有現代的:

1. 董存瑞的故事

2. 劉胡蘭的故事

3. 邱少雲的故事

4. 黃繼光的故事

5. 。。。。

於是,第一天的晚上,俺就給兒子講了臥薪嚐膽的故事。其中,最為震撼的內容,就是高潮時的兩個經典場景:

1. 勾踐為了騙取吳王的信任,寧可去嚐吳王的排泄之物。

2. 勾踐為了提醒自己不忘複仇,天天要睡草棚,舔苦膽。

俺兒子聽了眼都直了,對勾踐的行為大惑不解。

第二天,俺就想了很多,覺得這些個故事還是不要現在就給孩子講得好。如果要講,最好等到孩子心智成熟以後,否則,勵誌不勵誌先放在一邊,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為什莫哪:

1. 臥薪嚐膽的故事,如果我的兒子講給他的同學聽,由於他講的可能不完整,或人家小孩聽的不完整,反映到老師那裏去,很可能會變成“語言粗俗,具有侮辱性”。老師就有可能給你寫條子。再嚴重一點,請到學校喝茶也不一定。

2. 頭懸梁錐刺骨就更加血腥了, 說不定就夠得上叫警察了。沒看見電影刮痧莫?

至於下麵幾個,更是與學校的安全教育相違。這裏的孩子們,天天被老師們灌輸的是如何注意安全,如何保護自己。如果他要是講給人家這些個舍身取義的故事,後果也許就是不愉快的。人家聽了不一定就會覺得這些個人物有多光輝,多燦爛。按照人家這裏的規矩,有困難,打911,找警察。人家不鼓勵一般情況下的取義成仁行為。相反,人家教給你的,是時刻準備著如何安全逃生。特殊情況也是有的,如,彗星即將撞地球時,你若光輝了一把,拯救了地球,人家也一定會把你當成英雄的。但如果在餐館碰上歹徒打劫,人家推薦的做法是,按照歹徒的口令,先“趴下”和“少廢話”再說。否則,讓歹徒爆了頭,人家不但不把你當英雄,反而會覺得你對自己的生命不夠珍惜和尊重。

說到底,這是文化層麵的衝突,價值觀取向的不同,談不上境界的高低貴賤之分。俺私下覺得,人家這邊的教育方式,還是更溫情些,更和諧些。

你如果非要講這些故事,最好保證你的兒子能給人家講清楚,人家聽了再講給別人也能不走樣,出了口舌官司你還有能力和精力去親自出馬擺平。這莫費事的事兒,俺是不想自找不自在了。

既然勵誌的故事不好講,那美國的小孩兒就不勵誌了嗎?

人家老美怎末教小孩兒,我沒有見過,不敢亂說。但俺想,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這邊是不能打小孩兒。既然大棒子不讓使,剩下的,就隻有胡蘿卜了。

今年夏天,我就在學校留給家長的信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打開一本書,對孩子來說,就等於打開了通向另一個世界的一扇門(原文記不清了,大意如此)。俺禁不住驚歎一聲,老美的教唆功力,真是太深了!!!

看看人家,再想想我們的“顏如玉”,“黃金屋”,。。。我於是有了以下結論。

1. 我們讀書的動機和目的真他媽太俗了,真應該徹底反“N”俗了。

2. 難怪我們會出那麽多貪官,而貪官又會有那麽多“N 奶。地基打得就不正,就由不得房子不歪。

然而事情到這裏並沒有完。勾踐的“臥薪嚐膽”裨益了多少有誌之士俺不知道,俺隻知道,後來的那些個中國人,卻吃定了這個大瓜落。俺估計,說出“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人,肯定是受了這個故事的再教育的。隻是可惜了那些個被殺的,他們興許真沒有動過做一把勾踐的凡念。更厲害的是,現在大家都讀書識字了,又都被這個故事勵過誌。真要是到時候有個風吹草動,誰還能放過誰?隻有殺他個幹幹淨淨罷了,防“偽”杜“踐”是也。

。。。。。

“小喇叭今天就廣播到這裏,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jacksta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ghtrose的評論:
謝了,恕俺寡聞和魯鈍,一定加緊學習,把它補上。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美國人的勵誌故事也有呀。去看看華盛頓和斧頭的故事,還有林肯怎麽屢敗屢戰,最後當選總統的故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