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供了初步實驗證據,表明一次小腦高清經顱直流電刺激 (HD-tDCS) 可能有助於維持預期和滿足的愉悅感,並增強健康個體的獎勵敏感性。
研究結果強調了小腦在獎勵處理中的多方麵作用,並表明其有可能成為精神病幹預的新目標。
獎賞加工是人類動機和情緒調節的核心,涵蓋預期、消費性愉悅、基於努力的決策、對獎賞的敏感性以及學習。這些過程的功能障礙會引發快感缺乏和動機缺失,例如重度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並且還與物質濫用和飲食失調有關。
盡管傳統研究主要集中於中腦皮質邊緣獎賞回路,但來自人類和動物研究的綜合證據表明,小腦也通過調節中腦多巴胺能通路發揮關鍵作用。然而,小腦神經調節是否能夠直接增強人類的獎賞功能仍不清楚。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陳偉霆博士及其同事對63名健康成年人進行了一項預先注冊的隨機、單盲、前後對照研究。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針對右側小腦後部的主動或假性HD-tDCS(1.7 mA,20分鍾) 。
使用三個經過驗證的範例在刺激之前和之後評估獎勵處理:金錢激勵延遲 (MID) 任務、獎勵努力支出任務 (EEfRT) 的自適應編碼版本和概率選擇任務 (PST)。
結果表明,主動刺激組在MID任務中維持了預期和完成愉悅感的水平,而假刺激組則表現出顯著下降。此外,在EEfRT測試中,主動刺激組從前測到後測都表現出了更高的獎勵敏感性,而假刺激組則沒有這種效果。
總體而言,這些發現表明小腦HD-tDCS可能調節健康個體的獎賞加工。盡管這些發現尚處於初步階段,但為後續研究其與以動機和愉悅感改變為特征的精神疾病的相關性開辟了道路。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9-cerebellar-brain-boost-reward-healthy.html?utm_source=nwlett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daily-nw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