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方時評10月27日鮑威爾訪華從本質上講根本沒有任何成果可言

(2004-10-28 11:30:37) 下一個
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10月27日星期三 【時政節簡版】 國台辦:台"和平架構"欺騙國際輿論"九二共識"不容回避 【北京消息】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指出,當前海峽兩岸形勢嚴峻,根源就是陳水扁當局進行“台獨”分裂活動,這些活動嚴重地危害了台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台灣當權者一意孤行地推動“台獨”分裂活動,在這樣的前提下,再提出“和平架構”、“會談模式”是欺騙國際輿論,欺騙廣大台灣民眾。1992年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會談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識,事實俱在,“九二共識”不容回避、不容歪曲。   台當局承認“一中”原則兩岸可以立即複談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國台辦新聞發布會上張銘清說,關於台灣當局有人提出“和平架構”、“會談模式”的問題,我們認為當前海峽兩岸形勢嚴峻,根源就是陳水扁當局進行“台獨”分裂活動,這些活動嚴重地危害了台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中央台辦和國務院台辦曾在5月17日提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停止“台獨”的活動,兩岸關係會展開和平穩定的光明前景,包括恢複兩岸對話和談判,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實現“三通”,建立緊密的兩岸合作關係,協商解決台灣地區在國際上的身份空間等問題。但是台灣當權者一意孤行地推動“台獨”分裂活動,在這樣的前提下,再提出“和平架構”、“會談模式”有什麽實際意義呢?如果說有作用的話,那就想用這個來欺騙國際輿論,欺騙廣大台灣民眾。我想這個圖謀是沒有辦法得逞的。 關於“兩會”複談問題,張銘清說,經過1992年兩會在香港的會晤、協商、會談,以及此後11月份兩會有很多的函電往來,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識。當時達成這個共識的當事人在,有多份兩會的函電文件在,可以說是事實俱在,“九二共識”不容回避、不容歪曲。 張銘清說,而陳水扁之所以否認、歪曲“九二共識”,我想主要是否認“兩會”的核心問題——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隻要台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兩會”的商談就可以立即進行,我們這一立場已多次重申,也不會改變。  關於此前陳水扁所提“兩岸的複談契機會在春暖花開的時候”一說,張銘清指出:我們主張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商談,立場是一貫的。早在1995年江澤民同誌就說過,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什麽問題都可以談,包括台灣非常關切的敏感問題。現在問題是陳水扁當局不斷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堅持“一邊一國”,這樣兩岸的商談基礎根本就不存在。  兩岸複談問題不在於我們這方,而在於陳水扁的態度。早在2000年,陳水扁當選的時候,我們就說,隻要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隻要承認“九二共識”,“兩會”馬上就可以談。中央也重申了這個觀點,而且展現了七個前景。“一個中國”是兩岸商談的一個基礎,而不是障礙,真正的障礙是台灣當局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   堅決反對美國對台售武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訪華明確提到台灣“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享有主權”,對此,張銘清說,鮑威爾先生到中國訪問,在胡錦濤主席會見的時候,他說到“美國將堅定不移地執行‘一個中國’的政策,反對任何走向‘台獨’的行動。”之後鮑威爾先生接受鳳凰衛視的專訪時說“台灣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些講話我們認為是符合美國的一貫政策的。  在談到美國向台灣售武問題時,張銘清指出,美國政府多次申明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而且堅持“三個聯合公報”,尤其“8·27公報”明確說明美國會取消對台的售武,即使售武也是防禦性的,而不是攻擊性的。我們對美國的對台軍售多次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堅決反對這樣做。   陳水扁當局“去中國化”小動作不得人心  張銘清說,自從陳水扁四年前上台以來,他的“台獨”本質不斷顯露,而且我們認為他的本質也不會改變。一旦他認為有機可乘,就會以各種方式表現出“台獨”的本質。對這點兩岸同胞要提高警惕。上台以來,陳水扁推行“漸進式台獨”的活動就沒有停止過,特別是最近時段,陳水扁為了實現“台獨”,大搞“去中國化”的問題,不斷實行漸進式“台獨”,像“國號簡稱”像教科書的問題、改地名的問題,還有軍隊代號的問題等等。這些活動都是小動作,改變不了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地位,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不容分割。陳水扁的小動作是不得人心的。  如教科書的問題、改地名的問題,還有軍隊代號的問題,他都做了“去中國化”的小動作。我們還是一貫認為,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不容分割。陳水扁的小動作是不得人心的。   “兩岸三通”、“春節包機”政策不變 歡迎民間協商  我們關於“兩岸三通”的政策是一貫的,兩岸的“三通”“直航”是一個經濟事務,並不是一個“國與國”之間的事務,這個問題我們多次說過了,就不必再重複了。  關於“春節包機”問題,張銘清說,我們關於“兩岸三通”的政策是一貫的,兩岸的“三通”“直航”是一個經濟事務,並不是一個“國與國”之間的事務。這個問題錢其琛副總理前幾年也回答了,應該把兩岸的航機問題看做是一個經濟問題,隻要把兩岸航機的談判作為公司的事務,企業對企業、民間對民間都可以談起來。問題是目前台灣沒有認定哪個公司、哪個企業來談。兩岸的航空問題可以通過民間談、行業談、公司談。但台灣方麵沒有響應,到現在也沒有委托民間談的說法。陳水扁在去年也講過,可以考慮在明年談“三通”的路,後來汪道涵先生也曾響應,但台灣方麵沒有一個人來做這件事情。  最後張銘清肯定地說,“兩岸三通”參照台港通航的辦法依然可行。 【時事點評】東方評論員認為,國台辦今天的記者招待會可以說是對鮑威爾訪華的一個具體評價。在我們看來,鮑威爾的北京之行隻解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暫時將陳水扁的“雙十致詞”給“否決”了。 從本質上講,根本就“沒有任何成果”可言 從表麵上看,似乎起到了為陳水扁“雙十致詞”消毒的作用,但是,從本質上講,東方評論員不同意有些專家所說的、“鮑威爾此行取得了成果、打擊了台獨”的說法,在我們看來,根本就“沒有任何成果”可言,有的隻不過是“沒有保障的承諾”。 大家應該還記得,25日下午,鮑威爾在北京招開記者會,在會上,他說,未能成功說服北京考慮恢複和台灣對話,他還說:“今天,我鼓勵所有會談的人,對於恢複對話保持開放的心胸,抓住每個機會,以增進兩岸會談。” 事實上,東方評論員認為,鮑威爾正是通過這些話,將陳水扁此前所提的“兩岸的複談契機會在春暖花開的時候”,以及“和平架構”、“會談模式”的等一係列問題,都“已經帶到”了北京,結果不外乎是與之前的“隔空過招”不同的是、北京這次是“當著麵”拒絕了。 然而,北京在打消了華盛頓“促談”的“積極性”、滅了陳水扁“最後一點念想”的同時,顯然沒有忘記通過一句““兩岸三通”參照台港通航的辦法依然可行”的方式,借機將“不要和平”、“阻礙三通”的帽子給陳水扁扣上。 為確定鮑威爾在北京“應該說些什麽”、以及“能夠說些什麽”都“費了很大的勁” 在我們看來,從白宮“放風”鮑威爾要到北京,已經過去了兩個月,這期間的中美較量我們已經做了多次的解讀。從這一過程中,不難理解中美雙方在確定鮑威爾在北京“應該說些什麽”、以及“能夠說些什麽”是費了很大的勁的。 首席評論員指出,如果我們結合這兩個月來的過程、並從客觀的角度去解讀鮑威爾的所謂的“訪問成果”的話,應該得出這麽個結論,即,鮑威爾所說的“台灣不享有獨立和國家主權”等談話,其實不過是布什不得已下的一著“緩兵之棋”而已。 在昨天的《東方時事解讀》中,時事評論員已經正式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在我們看來,仍然掌控著美國對外政策的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等美國“新保守”陣營,讓鮑威爾在布什大選最後一周出麵來見中國領導人,本質上是種“權力的暫時的讓渡”。 華盛頓的政治信譽已經被自己的“利益動機”清除幹幹淨淨 從今年四月起,可以說每到台海的關鍵時刻,布什身邊的核心幕僚都會前來北京談談,最開始是切尼,這是極端的鷹派人物;再就是賴斯,這是位相對切尼溫和一點點的“新保守主義者”,最後就是鮑威爾,但這是位相對溫和些的職業外交官。 事實勝於雄辯。從過去半年的事態發展來觀察,布什為了緩解兩岸的緊張局勢,從切尼來訪、到賴斯到京,台海局勢是“越談越緊”,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立場是“越說越遠”,其結果是中美之間的“互信”已經是蕩然無存。 在我們看來,這並非是北京有意不相信華盛頓,實在是華盛頓的政治信譽已經被自己的“利益動機”清除幹幹淨淨。 布什陣營“暫時認輸”的目的“非常實在” 在昨天的點評中,東方評論員也已經提出,鮑威爾在北京的“一番言論”,隻不過是華盛頓在北京的軍事壓力下、為了布什競選做出的“暫時”、“有限”的“認輸”。在我們看來,布什、切尼等人終於在“放風”了“兩個月”後,才肯讓鮑威爾說這番話,是在經過一係列較量後、最終也沒有爭得主動權的情況下之“被迫之舉”、毫無誠意可言。 事實上,布什陣營做出這一讓步、“暫時認輸”的目的“非常實在”。早在9月底的時候,切尼在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一句話就說得“非常經典”,他說,“如果讓民主黨克裏當下一任總統,將從根本上損害美國的長遠利益”。 當然,有人認為切尼說的不過是是一句“選舉語言”,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切尼所說的長遠利益就是按照他們的計劃、一點點地實現支配整個世界的“帝國夢”。 華盛頓根本就是在玩弄一種“技巧” 透過這句“選舉語言”,我們不難看到,布什身邊的、極具鷹派色彩的決策層,在頂著北京的壓力、默許陳水扁炮製出“雙十致詞”、並將“ 中華民國等同為台灣”之後,卻又在北京的壓力下、在“最後時刻”讓鮑威爾出麵做出的“讓步”、根本就是華盛頓玩弄的一種“技巧”。 在昨天的點評中,我們也說過,鮑威爾“否定台灣有主權”的話,還是“有點新意”的,“新就新在”它是對陳水扁“雙十致詞”想以“台灣”繼續所謂的“中華民國”的主權之企圖的明確的否定。然而,在昨天的點評中,東方評論員還說過,鮑威爾的話“算不上重大突破”。 鮑威爾“趕赴北京”是北京有意軍事打擊“台獨”的被迫之舉嗎? 在長達幾個月的跟蹤分析中,東方評論員一直在強調在美國大選前軍事打擊“台獨”的必要性、以及以此嚐試阻止“台獨”的可能性。事實上,北京有意軍事打擊“台獨”是賴斯、法戈訪華的一大因素。鮑威爾在“最後關頭”趕赴北京,在我們看來,應該也是這種壓力下的“不得已而為之”。 因此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鮑威爾訪華的成果是什麽?至少在表麵上看不到。我們認為,鮑威爾唯一可以避免“訪問徹底失敗”的手段就是“暫時結束”了華盛頓、陳水扁從“10月10日”開始玩的、旨在衝擊“517聲明”的、“雙十致詞”這局“文字遊戲”。 “右手製造問題,左手解決問題”,是為了一周後有機會更加“變本加利” 白宮派鮑威爾講出這番話的目的,分明是白宮的決策者是為了渡過這最後一個星期、以確保布什連任而表現出的委曲求全,也是為了在一個星期之後、有機會更加“變本加利”地貫徹其“獨霸世界”的“新保守全球戰略”而做的一點“小小的犧牲”。 然而,就是這麽一點“小小的犧牲”、也是華盛頓在玩“右手製造問題,左手解決問題”的老把戲而已。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盡管鮑威爾否定了陳水扁“雙十致詞”中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的主權屬於二千三oo萬人民”,但是,歸根結底,這原本就是布什用切尼“這隻右手”製造出來的問題,在北京的壓力下,不得已再用鮑威爾“這隻左手”解決了“同一個問題”而已。 警惕“大選”之後的華盛頓“再度解讀”鮑威爾的北京之行 在這裏,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同樣被媒體炒得火熱的、鮑威爾關於“兩岸和平統一”的說法,似乎“有點玄”,因為,在“翻遍”了中國官方權威媒體的當天的相關新聞稿件之後,我們竟然找不到在相關的“字言片語”,這就是說,一向權威、嚴謹的人民日報、新華通訊社“並沒有證實”有這麽一說。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陳水扁、李登輝本人並沒有針對鮑威爾的講話做公開表態,這就是說,最可能的結果是,一旦布什成功連任,陳水扁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拿鮑威爾的“否定台灣主權”“開刀”,要大選揭曉之後的華盛頓、“再度解讀”鮑威爾的北京之行,或者為“雙十致詞”翻案,或者要華盛頓再次故技重施,重新模糊其“對台政策”。 華盛頓“新保守主義”可能重新獲得新生? 東方評論員認為,如果北京還在軍事打擊“台獨”的“是”與“否”之間過多地猶豫,完全無視美國的不利因素、而一味過多地看重自己的不利因素、從而接受了布什讓鮑威爾“特意來說的這番話”以下台階、並在台灣、朝鮮方向沒有任何“實際動作”,不去通過主動衝擊美國今天的政治格局、繼而影響美國的今後的政治走向,那麽,一旦布什順利連任,這將使已經陷入困境中的、華盛頓“新保守主義”重新獲得新生。 非常危險的一種觀點 也就是說,美國政治階層對“新保守主義”的清算時間將大大的拖後,中國在今後幾年裏必將承受更大的安全壓力,而中國的經濟建設很有可能在今後的幾年中,因和美國經濟“不同步”、而被“肆意幹擾”。 最讓我們擔心的不是“台獨”本身,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台獨”不過是華盛頓手中的一枚棋。在這次“雙十致詞”前後,特別是鮑威爾“否定台灣擁有主權”之後,我們注意到,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這是美國對“台獨”可能失控的“擔憂”所致。 在我們看來,這種觀點是非常危險的。時事評論員一向認為,華盛頓從來就是,而且直到目前為止,一直將“台獨”、陳水扁控製得死死的。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什麽李登輝瞞著美國拋出“兩國論”,陳水扁不聽華盛頓的招呼執意“通過公投法”等,都不是事實,真實的情況是,陳水扁在“台獨”上的每一步,實際上都得到了美國的默許和配合下才敢實施的。這一點,從這次“雙十致詞”美國前後判若“兩國”的、淋漓盡致的“表演”中、再次得到了證實。 布什“雖然錯了”,“克裏卻不一定會改錯” 首席評論員認為,事實上,我們從來不認為美國人對台灣的民主、也不認為華盛頓對台灣“獨立”真正地感興趣,在我們看來,華盛頓真正感興趣的是如何利用台灣來幹擾、遏製中國的發展,來維持其亞洲主導機製。 就如我們之前所分析的那樣,美國現在還需要中國,不僅在全球戰略問題上、就是在經濟運行上也需要中國的配合。然而,美國在伊拉克、中東方麵的麻煩非一日可解,也就是說,布什現行的伊拉克政策“雖然錯了”,但是“克裏卻不一定會改錯”但美國的下一任總統不論是誰,還是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執行下去,或者是達成控製中東的目的,或者是的確“無以為繼為止”。 “不斷製造麻煩、營造東亞緊張”是華盛頓的“既定政策” 在之前的點評中,東方評論員多次提出,基於“新保守主義者”擬定的這種全球戰略,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維持台海、朝鮮的緊張局勢是符合先手解決中東之戰略需要的。 因此,我們一直認為,隻要在美國現行的全球戰略沒有得到徹底的調整,新保守主義政策沒有得到根本地清算,那麽,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克裏、還是布什,華盛頓的對台政策、朝核政策都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維持現在的、這種“不斷製造麻煩、營造東亞緊張”的政策。東方評論員認為,這可謂是美國的“既定政策”了,隻有這樣,華盛頓才能“盡可能地”調動中國、日本、韓國的政治、經濟資源、繼而是整個亞洲的資源去對付歐洲,圖謀在伊拉克、中東問題上盡快走出困境。 如果華盛頓讓“台獨”按美國的時間表“鬧事”,北京會怎麽辦? 當然,不難看出,按照這一套,美國當然隻會讓“台獨”鬧事,讓金正日“著急”,而不會讓“台獨”、或者自己主動對朝鮮“摳動戰爭的板機”。顯然,如果美國決策層真的這樣去做,似乎中國也就“有點理由”在台灣問題上“拖一拖”,繼續以經濟為主,吸收國際投資。但是,情況遠比這複雜! 然而,華盛頓後任政府要繼續這套政策還得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美國的經濟在這期間必須保持穩定。問題是,根據我們的觀察,美國的經濟曆經幾年的衰退之後,仍然沒有從結構上解決問題,也就是說,美國的經濟仍然沒有發現、象三十年代的汽車、90年代的信息產業這一類的“新行業”、來從根本上實現經濟結構調整來拉動經濟穩定發展。 北京要徹底保障自己的主動權 還有,財政、貿易赤字、個人負債方麵的等各種經濟運行不穩定的因素正在積累,因此,美國經濟在以後的幾年“有可能”真正遇到大麻煩。 也就是說,一旦美國經濟再次出現大的動蕩,作為一個吸引資金的解決辦法,華盛頓是肯定會讓“台獨”及時“鬧事”,或者主動挑釁朝鮮,製造戰爭的陰影來掐斷國際資金前往中國、或者整個東亞的渠道。讓我們擔心的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如果華盛頓讓“台獨”按美國的時間表“鬧事”,實際上就是美國主動,而那時北京會怎麽辦?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喚醒台灣民眾的台獨夢、逼陳水扁不打折扣地實行“兩岸三通”應該算是抓住了機會;讓美國今後的政治運作中,其當權者更多地考慮冒犯了中國核心利益的嚴重後果,也算是抓住了機會,問題是“要拿到這一切”都需要北京徹底拋去幻想、拿出勇氣和決心來確保自己的主動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