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鈍刀割肉,也挺好。

(2022-03-24 08:40:42) 下一個

俄烏終於拔刀相見了。

對普京而言,刀是拔了,但俄軍在信息、情報、數據方麵的弱勢,這把刀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鋒利。刀快,有刀快的打法。刀鈍,有刀鈍的打法。仗打起來,雙方都是見招拆招。一發現刀是把鈍刀,普京反應神速,搶先把手按在“核按鈕”上。這看似是打急了、打瘋了,實際上,這是很高的一招。因為大家都知道按下去是什麽後果,所以我把手按在按鈕上,那就意味著我說什麽都是紅線。紅線由我來劃,當然怎麽有利怎麽劃。這招數,恐怕隻有普京使得出來。

美國到處竄梭,一邊拱火,一邊帶貨。這麽做,得在眼前,失在長遠。俄烏衝突,是俄羅斯要給“北約東擴”畫句號,同時,也是在考驗,甚或是瓦解,美國與歐洲的聯盟。美國迄今的所作所為,對俄羅斯來說絕對是個意外收獲。因為美國是一點維護聯盟的工作都沒做,做的全是往盟友身上“插刀”的工作。

鈍刀割在烏克蘭身上,也割在了歐洲身上。歐洲得到的是痛苦後的清醒。

此前,歐洲一直以為北約是美國和歐洲共同的北約,所以歐盟發展了這麽多年,隻側重了政經一體化,軍事一體化毫無進展。這裏麵雖有美國的阻攔,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法德意等這些歐洲大國一直對北約、對美國心存幻想。經過這一次,他們應該徹底明白,北約永遠是美國的私器,根本不可能跟歐洲合用。此後,歐盟的軍事意味肯定會加強。

最倒黴的烏克蘭,一念之差,把位置、出身和血統全變成了自己的原罪。一地區,一國家,一民族,一旦定位不準,必遭禍端。

無話可說,拔刀相向。一刀斃命,死得暢快。鈍刀割肉,痛得無奈。快刀也好,鈍刀也罷,一旦出鞘,頭不落地,血不流盡,絕難還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