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淺論貿易戰

(2018-08-28 18:40:26) 下一個

淺論貿易戰

 

這次的貿易戰絕不單單是中美之間的事情,這是一次全球性的貿易戰。這次的貿易戰必將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要想看清楚貿易戰的實質,必須要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麽,美國發生了什麽,中國發生了什麽。這些清楚了,才會知道貿易戰會怎樣打下去,貿易戰會給我們留下什麽。

世界發生了什麽?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鐵幕”演說後,按照意識形態,世界分成了東、西兩個陣營。毛澤東按照綜合國力及經濟發展程度,則提出了超級、發達、發展的“三級世界”觀。分是製定鬥爭策略的基礎,其目的是為了打擊、孤立、爭取、團結和結盟。二戰過後,國際間的經貿活動是世界最為頻繁的活動。而冷戰結束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經貿活動更突破了意識形態和“三級世界”的束縛,呈現出了“全球一體化”的趨勢。

在石油-美元機製和貿易結算機製下,全球各國不得不將美國作為自己的頭號貿易對象,爭相向美國輸出礦產、原材料、能源及各類產品,以換取美元。“世貿雙塔”成為美國是世界貿易中心的標誌性建築。在世貿雙塔裏,美國對世界範圍內的資源和市場進行整合與調控,開啟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時代。這樣的全球化,在實質上是一個美國依自身的利益需求將世界分割,致使資源和市場對美國作向心流動的全球化。

一個被分割成碎片的世界對美國是最有利的。在這樣的世界裏,資源和市場都向美國流動。美國是最大受益者,它所做的隻有一件事,開足馬力印發“美元”。

這段時期是“前全球化”時代。

但是,當脫胎於歐共體的歐盟開啟“歐元”區以後,碎片化的世界經貿出現了“區域一體化”的模式,即曾經的碎片漸趨聯合。各種區域間的小經貿共同體相繼出現。這類區域間的經貿共同體,打斷了區域內的資源和市場對美國的依存鏈條,嚴重挑戰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數據顯示,自2002年“歐元”區成立後,美國GDP的世界占比逐年下降,歐元區及其它經濟熱點區的國家逐年上升。此後,各區域間也競相聯合。

世界進入了“後全球化”時代。

這樣的世界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這樣的局麵對美國是極其危險的,是致命的。因為美國十分清楚,一個各區域經貿體走向聯合的全球化,就意味著美國被孤立,被邊緣化。麵對這樣的全球化,美國是絕對沒有心情去淡定地“光榮獨立”的。

美國發生了什麽?

美國自立國起,領土從大西洋東岸擴張到西岸後,再沒有對其它地方產生領土企圖。美國的擴張思維,不同於傳統的以戰爭方式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而是走了一條獨特的以爭奪“市場”為核心的擴張路線。這個市場有能源、礦產、原材料和勞動力市場;排他的親美消費市場;資本市場。美國是以資本輸出的方式,影響和控製了前兩個市場。資本市場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之所在。因石油-美元機製,國際貿易結算機製,各個國家都對“美元”,對美國市場產生依賴。美國在這種依賴的推動下,逐漸攀到了產業、貿易生態鏈的高端。

美國收到了實惠,也收到了巨額的貿易逆差。貿易逆差真的是美國吃虧了嗎?當然不是。逆差中,有一部分是由於對美出口國的價格競爭引起的。但是,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卻是美國的法律和法令造成的。二戰後,在民主和人權理念的主導下,美國的法律條例開始向環境保護、最低時薪、勞動保障等人權傾斜。比如,某些對環境有影響的產業,在環保法律逼迫下,隻得遷出美國本土。某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最低時薪逼迫下,隻得移到發展中國家。雖然這類對環境有汙染、低附加值產業的遷出,是出於資本的逐利,但是,法律條文卻永久地關閉了這類產業在美國開張獲利的大門。

在前“全球化”時代,美國將這類垃圾產業甩到國外,淨化了美國環境,同時也將製造業拱手讓了人。當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憑借“血汗”產業成功逆襲,開始同美國爭奪市場的時候,在美國資本眼裏,昔日那些像台球桌上散落的子球,任憑自己隨意撞球落袋的市場和資源,如今都被圈進了別人的三角框裏,自己卻眼睜睜地看著錢流進別人的腰包,沒自己什麽事。於是,美國開始大肆叫囂“全球化讓我吃了大虧!”

這就是資本的邏輯,占不到便宜就是吃虧。

美國迫切地需要一個人,去“炸球”,去打破這種平衡。這個人,正是特朗普。特朗普一上台,便爆發了貿易戰。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打破現有的穩定與平衡,恢複世界的零亂和動蕩,重新整合全球的市場和資源。因此,特朗普的貿易戰是無差別,對手和盟友一塊打。特朗普,商人出身,對自己“討價還價”的本事頗有自負。這場貿易戰必會展現出他鮮明的個人色彩。

中國發生了什麽?

自從尼克鬆將手伸過太平洋,握住周恩來的手那一刻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中美一直相安無事。那麽最近幾年,美國感受到了什麽,讓它開始對中國充滿了敵意?

中國自“改革開放”始,逐步融入世界市場。初始階段,利用自己的能源、礦產、原材料及勞動力,開拓的是低附加值產品的國際市場。因自身的生產能力、技術能力及國際貿易結算機製的限製,尤其是中國的石油消費量迅速放大之後,使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一個對美國市場高度依賴的中國,對美國是有利的。但是,中國也要發展,中國不可能永遠處在貿易及產業生態鏈的低端。

中國的出口產品結構開始優化,從過去的能源、礦產、服裝等低附加值產品逐漸攀升到了以機電產品為主的高度。大力推行“一帶一路”,從海洋和陸地,向西經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一直延伸到歐洲。各種中國主導的區域間的經貿、資本、資源、市場一體化的架構,如上合經貿組織、亞投行等,以一種民主慣了的美國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從構想變成實際。凡此種種,無不在經貿、資源、資本與市場上擠占削弱美國的份額和影響力,無不在國家的發展戰略層麵直刺美國的利益核心。

尤其,中國加大與中東的合作,要在上海設立石油期貨市場。這個舉動意味著中國正在觸動美國最後的“奶酪”。麵對這樣的中國,美國怎能不急?怎能不抓狂?美國若想突出“圍城”,別無選擇。

貿易戰,美國必須打。打貿易戰,必須打中國。

那麽貿易戰會有一個怎樣的進程?

第一階段,打亂世界,各方各說各話,考驗政府的承壓力。

美國挑起貿易戰,各方互不相讓,紛紛使出各種貿易關稅壁壘,匯率壁壘,導致國際金融動蕩。中美之間必然會爆發金融戰。

而這一階段,與其說雙方是用盡全力迫使對方屈服,不如說雙方正用盡全力頂住來自國內的壓力。對雙方來說,貿易壁壘和關稅壁壘的最終承受者,隻會是各自國內的企業主和消費者。不涉及主權的貿易戰,不會引發民族主義。因此,在受到壁壘帶來的壓力的時候,企業主和消費者馬上會將這股壓力反彈給政府。這時期的政府,可以說是國內和國際兩線作戰。政府承受的國內壓力比國際壓力還要大。實際上,這階段貿易戰所涉及的各個國家比拚的並不是什麽討價還價的功夫,而是政府的執政力和政府對資本的管控力。在這方麵,中國的優勢是其它國家比不了的。

第二階段,中美爭奪“群眾”的階段。

世界經貿體係被打亂後,市場和資源必然要重組。美洲是美國的美洲,中國得手的成本高,而且機率也低。其它,如日韓、東南亞、中東、非洲、歐盟、中亞、北歐、中歐會是中美爭奪的熱點。

美國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內”。對內,是指對美國的國內資本和傳統盟友,采用關稅和豁免,經貿和軍事,恩威並施,打拉並舉,重新整合。對中國,在正麵談判無果的情況下,美國會挑起中國的邊界爭端,實質性地利用中國周邊的幾個熱點,比如釣魚島、南海、中印邊界,對中國打亂拳,利用地緣政治震蕩的間隙,謀取貿易戰的最大利益。台灣是張狠牌,但也是個燙手山芋,因為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無路可退。打得不好,以中國現在的實力和決心,美國肯定會永遠地失去這張牌。因此,美國打台灣牌隻會高抬輕落。

中國會繼續推行“一帶一路”的戰略框架,伴之以匯率、關稅、進口優惠、國際采購等等戰術。

第三階段,貿易戰引發各方思想激辯,尋找利益共同點,最終達成共識。

這場貿易戰是一場觸及國家機製的貿易戰,也是一次對各類國家機製的絕好檢驗。這場貿易戰,讓世界深入了解和認識了中國的發展模式和國家機製。最主要的,中國也通過貿易戰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特色”機製的抗擊打能力。這個抗擊打能力,就是機製的活力,機製的生命力。而機製的活力和生命力就是這個國家建設發展的基礎和方向。

美國會思考貿易逆差產生的根本原因。貿易逆差不等於美國的企業在虧損,不等於美國的崗位在流失。美對中貿易逆差是現行的石油-美元機製、貿易結算機製、中美各自的經濟特征綜合作用下的必然。貿易戰也會使中國進行產能調控,調整產業結構,改進國際貿易理念。

貿易戰暴露出的最大問題,在後“全球化”趨勢下,石油-美元機製是助力還是阻力?這個機製是美國的利益核心,不能挑戰。中國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撼動。但是,不能挑戰不等於不能改變。這個改變需要雙方共同的智慧。

那麽,最終中美會達成什麽樣的共識?就是中美之間可以有貿易戰、金融戰、文化戰、搞意識形態對抗,甚至找個地方,打一、兩場代理人戰爭,但是絕不能暴發直接的、麵對麵的軍事戰爭。中美必須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共享市場,共創利益,共同發展。

有了這個共識,中美會對對方的發展機製進行再認識,並各自檢討。中國發展的高速與高效已經引起了美國學術界的注意。學術界正試圖深入解析中國機製的奧妙。美國雖然傲慢,但卻是一個十分善於學習的國家。正是這一優點,使美國一直保持領先。美國會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以適應“後全球化”時代。

美國不同於其它帝國。它曆史短,傳統壁壘少。其開國之民是一群追逐財富的、蔑視傳統等級的、不滿於現有利益分配秩序的新興資產階級及手工業者。因此,對於傳統來說,美國行事一向跳脫不拘。但美國的行事風格並非毫無道理。它還是有章可循的。美國這部國家機器的運行采取的是與傳統的以等級秩序為基礎的利益分配相對的,以資本的權屬及流動為核心的利益分配機製。

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其政治、法律、軍事體係的精神內核就是保護資本權屬的私有;保證資本運營的獨立;保障資本投放的安全。資本的根本屬性就是逐利。資本隻要投出去,必須產生利潤。一切阻擋利潤產生的障礙,無論是誰,都會被國家機器清除掉。

中國的高速發展,引起了美國的高度警惕。從白宮裏的總統到廟堂裏的思想學術者都明白,對美國的最大威脅不是什麽2025,而是中國的發展模式,還有那個讓他們羨慕、嫉妒、恨的政府運作機製。

貿易戰會給我們留下什麽?

當自由資本主義碰上國家資本主義,相互妥協,相安無事最好,否則必將是一場大戰。

曆史的道路有時很寬,寬得可以讓不同氣質的文明互不幹擾地走在上麵;曆史的道路有時又很窄,窄得連兩個人走在上頭都會覺得擠。

顯然,如今的中美同時來到了這段窄路上。但中美不是迎麵相撞,中美有著共同的方向,即兩個國家都是為了各自的發展。眼下困境的實質,不過是兩個人誰先過去的問題。中國還沒發展到能與美國全麵戰略對抗的程度,這個端口,找個合適的妥協點,禮讓一下,未嚐不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TUCSON2008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高速發展,引起了美國的高度警惕。從白宮裏的總統到廟堂裏的思想學術者都明白,對美國的最大威脅不是什麽2025,而是中國的發展模式,還有那個讓他們羨慕、嫉妒、恨的政府運作機製》》》》這樣的機製, 老百姓可遭罪了
半島人 回複 悄悄話 非常理性的分析。
但國家能否理性的行事還是一個問題。想起列寧的一句老話: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帝國主義。美國具有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兩重性。但資本主義麵臨危機時,可能就會露出帝國主義的獠牙。
lao-fei 回複 悄悄話 中國還沒發展到能與美國全麵戰略對抗的程度,這個端口,找個合適的妥協點,禮讓一下,未嚐不可。

第一次談判劉鶴副總理就是抱著這個目的去的,而且帶了大禮,但是不和美國的胃口。美國要的是中國不能給的國家利益。
pltc63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應該給國內的那些崇美的人分享。
小小蝸牛屋 回複 悄悄話 說的非常對:沾不到便宜就是吃虧;生怕中國動了美國的奶酪。不管誰上台都是代表的有錢人階層。整個全球化 美國得利最大 隻是利益沒有跟失去工作的廣大藍領們分享。沒腦子的美國人還天真的以為是中國人偷走他們的工作。
braker999 回複 悄悄話 這才是好文。現在已經確定貿易戰是經濟武器,並不是為了貿易平衡這一目的。而Trump一開始大多數人認為他是體製外的人,利益不盡相同,但現在已經證明他還是一樣的金融集團代理人。現在的態勢是歐美金融集團正在談判後期,中國要割肉了,而把美國利益放在最後這路子是正確的。大國競爭,講究的是借力打力,美國要轉向攻擊中國了,那接下來中國就得大力投資美國的對立方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