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諾貝爾獎金幕後的真正的金主(轉貼)

(2010-10-10 07:41:21) 下一個




諾貝爾獎金幕後的真正的金主(轉貼)

    最近媒體的話題之一是諾貝爾獎。媒體宣傳而公眾被誤導:都以為所謂諾貝爾獎是一位瑞典發明家諾貝爾用自己的遺產所設立的一項無關政治、客觀公正、體現普世價值的科學文化的世界性大獎。

    殊不知,這個獎的背景來曆其實非常複雜。諾貝爾基金會資金的來源,早已不是諾貝爾死後留下的區區遺產。其當今的多元金主來自歐美共濟會的金融基金,主要與羅斯切爾得金融家族有關。
 
    1  檢索《維基百科》的詞條”諾貝爾經濟學獎“,人們會驚訝地讀到以下這一段文字:
 
    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一般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此獎項並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而是由 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其評選標準與其它獎項是相同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該銀行的300周年慶典)第一 次頒獎,由挪威人朗納·弗裏施和荷蘭人簡·丁伯根共同獲得。
 
    雖然經濟學獎在1969年設立之後,成功整合進入了諾貝爾獎的評選體係裏,但實際上根據諾貝爾獎的正式官方立場,經濟學獎並不是諾貝爾獎。
 
    諾貝爾後人對於瑞典國家銀行的作法,也多所批評,認為這是經濟學者企圖提升地位和聲譽的手段,其侄孫Peter Nobel更稱有關獎項是占諾貝爾之名的布穀鳥。“
 
    所以,所謂”諾貝爾經濟獎“並不是諾貝爾設立的,並且根據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官方立場:”經濟學獎並不屬於諾貝爾獎。“
 
    2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33.10.21—1896.12.10),瑞典軍火商。他在中國媒體的介紹中,常被描述為“大化學家”和“大發明家”。其實他沒有發明過任何東西。
 
    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斯德哥爾摩,11歲時他與家人遷居俄國的聖彼得堡。他的父親是一位化學工程師,接受了為俄羅斯海軍研製“魚雷”的工程。諾貝爾隻讀過小學,15歲起即參與父親的軍火研製。
 
    諾貝爾發現,隻要把傳統的炸藥硝化甘油和矽土之類的惰性吸收劑相混合,加工為爆炸物就可以製成便於攜帶運輸的安全炸藥。1867年,諾貝爾把這種混合配方 注冊專利,並命名為“代納邁”(Dynamite),Dynamite來自希臘文的“力量”。這就是他的全部發明。
 
    諾貝爾本人隻是一個成功的軍火商人。諾貝爾隻讀過小學,文化很低,不懂科學,生平對於科學也並沒有任何發明或貢獻,他至今被人們記住的原因是他建立的“諾貝爾獎金”。
 
    阿爾伯特·諾貝爾於1896年去世,身後留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
 
    事實上,諾貝爾的遺囑有好幾個版本。1895年11月27日在法國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樂部上立下最後遺囑,用其遺產中的3100萬瑞典克朗成立一個基金會。
 
    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在自然科學領域、生理學或醫學領域有最重要或具有開創性發現的學者,不論男女,不論瑞典人和外國人,都有資格享受。
 
    在諾貝爾的這個遺囑裏,最初並沒有提到設立文學獎和和平獎。諾貝爾獎中也沒有數學獎───因為他本人不懂數學,認為數學是玄想性的形而上學的,對人類意義不大。
 
    諾貝爾1896年逝世。諾貝爾沒有子女,所以遺囑的主要執行人是他生前的情婦、女秘書伯塔(Bertha Kinsky)女士。伯塔女士是德國共濟會會員,在晚年對諾貝爾影響極大。她也是諾貝爾在金融證券投資上的合夥人,為他引進了從屬於羅斯切而得金融家族的 合作夥伴。
 
    諾貝爾遺囑將遺產委托斯德哥爾摩私人銀行照管,並在巴黎瑞典俱樂部公證。
 
    諾貝爾死後,諾貝爾留下的資產引入其他股東組建為諾貝爾基金會。所以最為重要而必須注意的一點是:現在的諾貝爾基金並非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單一的諾貝爾遺 產,而是吸納了包括羅斯切爾得金融家族入股的眾多合股人的資金,隻是始終仍用諾貝爾的名義命名。其實,所謂諾貝爾獎,也許稱作羅伯切爾得家族獎或者共濟會 獎可能更為確切。
 
    諾貝爾死後,由於諾貝爾的遺產數額大,遺囑處理牽涉到許多合夥人的利益,瑞典的有關機構花了幾年時間才打理清楚。與諾貝爾評獎有關的機構挪威議會、卡羅林 斯卡醫學院、瑞典文學院和皇家科學院,分別於1897─1898年通過了遺囑。這樣,諾貝爾遺囑才算正式確立。
 
    1900年6月29日,諾貝爾基金會的章程被股東們通過而確定,這一天,也是諾貝爾基金會正式成立的日子。伯塔女士主持諾貝爾基金會工作。伯塔女士也是諾貝爾神話的主要製造者。
 
    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時,諾貝爾獎第一次在瑞典皇家音樂學院頒發。
 
    最初的諾貝爾獎金分為4份:
 
    獎給在物理方麵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獎給在化學方麵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
 
    獎給在生理學或醫學方麵有最重要發現的人;
 
    獎給在文學方麵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並有最優秀作品的人;
 
    從1902年起,諾貝爾獎每年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成為瑞典的國家獎。
 
    瑞典王室與德國共濟會關係緊密。自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6世起,瑞典國王都是共濟會會員。
 
    3    英國共濟會、瑞典共濟會、德國共濟會都是18世紀近代歐洲共濟會的創始者。
 
    [注: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匠建築師共濟會,是1250年德科隆成立的第一個石匠總會所。這個會所最早使用圓規、矩尺作為石匠行會標誌。15世紀末斯特拉斯堡 舉行的各地石匠總會的集會上,正式頒布了石匠行會會徽。從此科隆和斯特拉斯堡石匠總會分管南北德國各地會所。這種共濟會是真正的石匠建築師的手工業者行會 組織,與1716年以後英國的“精神石匠”共濟會組織並不相同。]
 
    18世紀德國共濟會與蘇格蘭共濟會合流,吸納了貴族成員。馮·昆得伯爵(Karl Gotheif, Baron Von Hund und Alten-Grotkau 1722-1776)在1742年加入來自蘇格蘭的聖殿騎士團共濟會組織。
 
    該組織主要成員來自被蘇格蘭驅逐出境的詹姆士黨Jacobite貴族。據說昆得被一位紅羽毛騎士發展入會,此人就是蘇格蘭共濟總會會長愛格靈頓伯爵 (Alexander Montgomerie, 10th Earl of Eglinton)。昆得加盟後引入了中世紀聖殿騎士團Templar Masonic Order 的絕對儀式體係。
 
    昆得宣稱共濟會是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的繼承者,在歐洲大陸引導各國共濟會組織的建設。
 
    昆得於1751年在德國建立了聖殿騎士會所Templer Chapter。聖殿騎士體係很快傳遍德國,很多上層貴族都加入了會社宣誓效忠,尤其普魯士王國有很大影響力,最著名者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 Friedrich der Gro?e。
 
    1777年瑞典共濟總會會長Grand Lodge of Sweden與瑞典國王卡爾十三世Karl XIII在柏林建立了德國共濟總會Mutterloge Zu den drei Weltkugeln,將具有玫瑰十字團傳統的瑞典體係Swedish system共濟會與德國共濟會結合。
 
    德國詩人施羅德 Friedrich Ludwig Schr?der是德國共濟會的重要改革者,他依照英國共濟會憲法重建德國共濟會體係,並說服歌德和魏瑪公爵奧古斯杜Karl August采用他的體係。
 
    1782年6月16日至7月 16日在威斯巴登Wilhelmsbad召開的共濟會大會上,德國共濟會宣布與聖殿騎士團分道揚鑣。此後德國的聖殿騎士共濟會便讓位給比較世俗化的近代共濟會。
 
    4    1904─1905年伯塔女士提議補充設立諾貝爾和平獎金,該獎由挪威國會組織評選,獎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廢除使用武力作出貢獻的人。她本人於1905年作為第一人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由上述可見,“諾貝爾獎金”和諾貝爾本人的生活一樣複雜,實際是歐洲王室、貴族、銀行家們的一麵旗幟。
 
    瑞典中央銀行(瑞典語:Sveriges Riksbank、Riksbanken),又名瑞典國家銀行、瑞典銀行,始創於1668年,是瑞典的中央銀行,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中央銀行。瑞典銀 行”的股權並不是瑞典人擁有,也不是由瑞典國家擁有,而是由神秘的“國際出資人”擁有。該銀行大股東從屬於歐洲的羅斯切爾得銀行家族。
 
    1968年瑞典銀行成立300周年,為紀念諾貝爾,瑞典央行出資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諾貝爾經濟學獎。
 
    [瑞典中央銀行的前身為約翰·帕姆斯特魯奇於1656年成立的斯德哥爾摩銀行(Stockholms Banco),為瑞典第一間銀行。斯德哥爾摩銀行是私人銀行,銀行於1664年倒閉。
 
    4年後,瑞典國會成立國會銀行(Riksens St?nders Bank)。1701年,銀行發行名為transportsedlar的票據,即現代鈔票的前身。
 
    1866年,瑞典議會取代舊有國會,國會銀行改為現名。1873年,瑞典加入斯堪的納維亞貨幣聯盟,實行金本位,並開始發行瑞典克朗。1897年,《國家銀行法案》(Riksbankslagen)通過,國家銀行成為瑞典的中央銀行。]
 
    諾貝爾獎金項目及評選單位:
   
    物理學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
 
    化學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
 
    生理學或醫學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負責頒發
 
    文學    瑞典學院負責頒發
 
    和平    挪威議會的諾貝爾和平委員會負責頒發
 
    經濟學    1968年瑞典銀行在其成立三百周年紀念之際增設了“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每年由這家銀行提供與當年諾貝爾獎金相同金額的獎 金,交由諾貝爾基金會統一使用。該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同時諾貝爾基金會不再接受其他無關諾貝爾遺願的獎項,試圖與諾貝爾基金會做出連結的提案。
 
    有趣的是,諾貝爾獎被大量授予了猶太裔學者,超過10人以上的猶太文學家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比如:1927年的亨利·伯格森(法國)、1966年的阿格農(以色列)、1958年的鮑裏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蘇聯)、1966年的奈莉· 薩克斯(德國)、1969年的薩繆爾·貝克特(法國)、1976年的索爾·貝婁(美國)、1978年的艾薩克·布什維斯·辛格(美國)、1981年的埃利 亞斯·卡內蒂(英國)、1987年的凱瑟夫·布羅茨基(美國)、1991年的內丁·戈迪默(南非)、2002年的凱爾泰斯·伊姆雷(匈牙利)等。
 
    精英們是多麽渴望西方化,渴望獲得諾貝爾獎。他們對諾貝爾主流文化的每一個名堂趨之若騖,卻很少有人追本溯源。更不了解諾貝爾文化的背景是多麽複雜。諾貝爾獎中的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其實都是以共濟會主流意識形態為標準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獎。
 
    6    諾貝爾基金會的大股東是神秘的,至今隱秘在幕後,可說是“大道無形”。基金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如何讓錢生錢,這樣才能保證諾貝爾獎的金額。根據1901年 瑞典國王批準通過的評獎規則,這筆基金應投資在“安全的證券”上。對“安全的證券”,當時人們將其理解為“國債與貸款”,也就是以固定的財產作抵押,中央 或地方政府作擔保,能支付固定利息的國債或貸款。那時有許多國債都以黃金來支付利息。股票市場則不能碰,因為風險大,弄得不好會“血本無歸”。
 
    1946年瑞典國會同意基金會享受免稅待遇。美國國會於1952年也立法通過,諾貝爾基金會在美國的投資活動享受免稅待遇。
 
    1953年,瑞典政府允許基金會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麵。20世紀60、70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計,諾貝爾獎金數額增加了許多。80年 代,股市增長迅速,基金會的資產不斷增值,不動產也在不斷升值。1987年基金會將所有不動產轉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後來,基金會將持有的公司股 票全部出售,於是大大發了一筆。
 
    2000年1月1日,基金會的投資規則有了新的改進,允許將資產投資所得用於頒獎,而不像過去那樣,用來發獎金的錢隻能來自於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紅利。這 意味著基金會可將更高比例的資產用來投資股票,以獲得更高的回報和更高的獎金數額。現在,諾貝爾基金已增長到40億瑞典克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