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侃侃“不戰而屈人之兵”

(2010-08-04 11:53:36) 下一個



侃侃“不戰而屈人之兵”

莊冬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話來自《孫子兵法》的第三篇“謀攻篇”(全篇附在後麵供大家參考)的第一段: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那麽,孫子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什麽意思呢?

首先,“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概念是孫子作為“善之善者”或者說好中之好的情況提出的,而且是跟“故百戰百勝”相比之下,因此是在能夠戰勝敵人的前提下所追求的更牛的結果,也就是說那是戰爭中的最佳結果或者說是理想情況或者叫最高境界。其次,無論我們幹任何事情對於最好的理想的結果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都不要說戰爭這樣的生死存亡的事情是必須作最壞的準備了。雖然“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善之善者”的概念是個理想的情況,但是它卻給了我們一個戰爭價值觀。

當然,“不戰”的意思很清楚,問題是“屈人之兵”的“屈”是什麽意思。一般的理解,這個“屈”是“屈服”的意思,當然還有人提出過別的比較模糊的說法。

孫武是春秋時代人,也有人認為《孫子兵法》是戰國時代的孫臏寫的,反正無論如何《孫子兵法》的第三篇“謀攻篇”裏謀的“攻”的目的就是攻城略地,如果能夠不戰也就是說不失一刀一槍一兵一卒就得到對方的城和地當然是要比損失一些刀槍兵卒好。“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和“全伍”說的就是不失一刀一槍一兵一卒。

那麽,你不失一刀一槍一兵一卒就得到對方的城和地當然很好,但是還有一個細節的技術問題,那就是被你“屈”了的對方的兵到哪裏去了。因為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說沒有“戰”嘛,因此被“屈”了的對方的兵就都還活著。那麽,他們是逃跑了呢?還是投降了?

既然孫子認為“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而“不戰而屈人之兵”又是“善之善者也”也就是說是好中之好,因此被“屈”了的對方的兵應該不是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地跑了因而有機會卷土重來,所以被“屈”了的對方的兵應該是全部都被“屈服”結果盡數投降。

由於孫子謀的“攻”的目的就是攻城略地,一方麵希望自己的損失最小化而同時另一方麵也希望自己將要得到的城市的破壞最小化,這是孫子提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的第一層原因,第二層原因是努力減小自己的損失和對城市的破壞是可行的。因此,“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不僅僅是一個戰爭理念還是一個戰爭價值觀而且這個戰爭的理念和價值觀是可以也應該在實戰中力求的。不然的話,你勝利打下了一個城市,要麽你的士兵損傷慘重要麽城市破壞慘重,你的勝利還有什麽意義呢?特別是如果你在戰爭中沒有考慮盡量努力減小自己的損失和對城市的破壞的話,那你就是在減小你自己的勝利的果實。

所以,我以為《孫子兵法》的第三篇“謀攻篇”裏提到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概念指的是那“不戰”的結果不僅使敵人“屈服”了而且敵人還盡數投降了,這樣才是“善之善者”或者說好中之好的情況。

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指出:“應該指出:戰爭目的中,消滅敵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為隻有大量地消滅敵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因此,作為消滅敵人之主要手段的進攻是主要的,而作為消滅敵人之輔助手段和作為保存自己之一種手段的防禦,是第二位的。戰爭實際中,雖有許多時候以防禦為主,而在其餘時候以進攻為主,然而通戰爭的全體來看,進攻仍然是主要的。”

從毛主席的這段話的角度看“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就無法達到消滅敵人這個戰爭的主要目的。因此既然“不戰而屈人之兵”說的是“善之善者”好中之好的情況,那就是敵人全都“屈服”盡數投降。

那麽,如何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善之善者”的結果呢?孫子提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當然還有向對方灌輸自己的宗教和價值觀,讓對方相信自己是以對方的幸福為目的和使對方愛惜生命失去犧牲精神從而喪失戰鬥力等等等等。

可惜的是,後來人們把“不戰而屈人之兵”從《孫子兵法》的整體分離出來孤立地摘出這一句來理解這個概念,其結果是他們認為隻要是沒戰起來同時又達到了某種目的就是了。

昨天,我寫了個叫《丟掉幻想,中國人還不配“不戰而屈人之兵”》,貼出去以後得到了很多回帖。我在這裏再簡單地一並回答一下。

我先說幾個例子。

由於孫子謀的“攻”的目的就是攻城略地,一方麵希望自己損失最小化,另一方麵也希望自己將要得到的城市損失最小化,比如說當年解放軍和平解放北京等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由於張學良的東北軍跑了,雖然很憋屈也應該不算屈服了,因此日軍是不戰而驅張學良的東北軍,所以可以說張學良沒有給日軍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快樂。當然啦,不戰而驅人之兵也是很快樂的。

有人認為防守也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隻是很難想象防守的一方如何在“不戰”的情況下叫不僅使敵人“屈服”了而且敵人還盡數投降了,反正“空城計”那種迫不得已的險著兒讓敵人跑了最多隻能算是“不戰而驅人之兵”(“驅趕”的“驅”)讓敵人跑了而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屈服”的“屈”)。關鍵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孫子兵法》裏是作為“善之善者”說的,因為不得已而為之的險著兒“空城計”不僅不應該是“善之善者”而是應該盡量避免的,就更不用說玩“空城計”的時候是根本談不上戰勝敵人的了,所以“空城計”不算“不戰而屈人之兵”。

再說幾句美國。因為表麵上看美國掌握著如此多的世界資源又有最先進的武器還有話語權和“民主”和“人權”等等等等,似乎美國最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條件,其實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有人問我,你是否認為美國也不配不戰而屈人之兵?

我以為其實美國更不配。美國不戰而屈過誰人之兵呢?

當然啦,美國強大和先進的武器是很嚇人也可以使一些人屈服,但是武器卻不可能使人心服。抗美援朝以後,越來越多的小國和窮國不屈服於美國的武器了。

當年美國在越南戰的天昏地暗都不能屈人之兵,今天還有阿富汗。現在,美國在伊拉克戰的天翻地覆也許屈了伊拉克人之兵。伊朗兵看見美軍在伊拉克的輝煌是不是屈了呢?

我認為美國更不配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意思不是美國的武器不嚇人,而是美國人太相信和依賴他們的武器,如果美國人不戰就顯示不出人家武器的先進,再就是雖然被武器嚇倒的“人”有很多也還是有限的或者說這些“人”數量也許很多也是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的。

當然啦,美國不僅有武器還有“民主”和“人權”等等等等。可惜的是人家自己都不相信這些東西可以屈人之兵,美國人還是相信武器嚇破你的膽更牢靠。

哦,對啦,美國對付中國還有“得先生(就是民主)和塞先生(就是科學)”、“普世價值愛惜生命”和“軍隊國家化”等等等等。

什麽好東西都不可以過分,完全不重視武器自然不好,但是過於強調科學技術有唯武器論也就是跟龍王比寶的傾向。

因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所以軍隊的政治性是重要的。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國家化了,中國的軍隊跟美軍的政治性方麵和犧牲精神方麵的差別就少了或沒有了,那麽如果中國的軍隊跟美軍打起來還有什麽可以比的呢?那就剩下戰術和武器啦。如果中國的軍隊跟美軍比戰術和武器,也就是完全不比人民性和犧牲精神的話,那麽誰占優勢也就是說勝算大一些呢?那樣一來中國的軍隊看見美軍是不是又會跟張學良的東北軍看見日軍差不多呢?

我前麵問了美國不戰而屈過誰人之兵呢?

現在我回答美國用“民主”的顏色革命不戰而屈了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之兵。

可是,中國之兵也會被美國不戰而屈嗎?

可能性當然存在,隻是顏色革命這個在其它共產國家屢試不爽的對付共產政權最有力的武器在中國好象暫時還不太好使。

為什麽呢?

我的答案是因為文革,顏色革命在中國也沒市場了,人家反共的人們最恨文革,因此堅決不搞顏色革命。這樣一來,顏色革命這個對付共產政權最有力的武器在中國就被大家放棄啦,特別是知識分子都反對文革。結果呢,不搞來顏色革命的客觀效果就是維護中共統治,因為對付共產政權最有效的武器是顏色革命,但是人家不僅堅決不搞顏色革命還要子孫後代都堅決不搞顏色革命。

這都是因為文革搞“過”了讓中國人不舒服了的原因,就好象預防針會讓人不舒服了一樣。預防針會讓人避免生大病,文革給了中國對顏色革命的抵抗力。

說到文革就必須提一下“內鬥”概念。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好內鬥,其實中國人的好內鬥比起歐洲人差遠了。對於這一點大家隻要想一想為什麽當年的五月花號上的美國人為什麽要冒著生命危險漂洋過海到美國吧。哦,對了,那時到美國來可不是來享福的啊!至少事實是曆代中國人的內鬥沒有到讓中國人大批量地冒著生命危險背井離鄉離開中國的地步。當年到美國來修鐵路的華工還打算回國哪!可惜斯坦福(對啦!就是開斯坦福大學的那個斯坦福,隻不過斯坦福大學是他兒子的斯坦福,因為是為了紀念他那夭折了的兒子!)開始說好了有船費的後來也沒有了。所以啊,多謝文革,中國人有了漂洋過海背井離鄉的理由了,好在這年頭遠渡重洋不僅沒有生命危險還是來享受“民主”、“資本主義”和“人權”的福的啊!

最後我說一點我自己的和哲學教科書不同的哲學。一個基本的哲學問題是:人和動物的區別。我以為哲學教科書提到的人和動物的區別(如語言和製造工具)是屬於量方麵的。我以為人和動物的唯一的質方麵的區別是人以同類為天敵。人以同類為天敵這個本性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準則。

如果人類相親相愛,人類就不會有原子彈,人類就會在大隕石前束手無策,人類就會在外星生物前束手就擒。人以同類為敵這個本性駕馭著人的行為。由於是同類,自然賦予的爪牙基本相同。人要在與同類競爭中獲勝就隻有發展身外之力:物者如器;精者如神。這就有了物質工具:用於和平叫工具(無形的如計劃程序);用於戰爭叫武器(無形的如戰略戰術)。這就有了精神工具:用於和平叫道德;用於戰爭叫正義。強勝弱敗,直至現在。

所謂“以弱勝強”是假象,其中的所謂弱者隻是弱在有形的肉眼能看得見的部分。可怕的事實是,人們不都能看到“以弱勝強”中的所謂“弱者”的有形的和無形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力量的總和是大於“強者”的。這就是投降派的市場。所以,武器隻是戰爭中最明顯的部分。隻見武器是強者敗於弱者原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不是物。”

“與人奮鬥,其樂無窮。”沒有以人為天敵的意識的人隻是生物人,隻與動物有量的區別,而與動物沒有質的區別。這樣的“人”隻有人的形狀而沒有人的本質或者叫精神,他們隻能服從人,因此他們是不能代表人和領導人的。


*****************************************************
附:《孫子兵法》 第三篇 “謀攻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為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
加上後來我回網友的帖子



同意你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實力為基礎的。

你舉的秦國和趙國的例子也是說明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實力為基礎的。你提到的藺相如的故事是長平之戰以前,外交的成功必須有實力做後盾,弱國無外交 嘛。因此藺相如的外交手段的成功不僅不是弱小的防守方進行“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例子還是趙國滅亡的序曲,因為總希望不戰幻想“不戰而屈人之兵”。

其實秦國開始比趙國弱,後來秦國和趙國的實力一直是旗鼓相當的,就是長平之戰時也是。雖然秦國稍強但不足以滅趙,所以廉頗堅守不出,後來趙惠王換將趙括首 先出擊結果被困,而且那場戰鬥連秦國15歲的男人都上戰場了說明了秦國也是傾其所有在決戰,當然長平之戰後趙國就基本上完了。所以我以為你提到的藺相如的 故事與其說秦國顯然是在實踐“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如說秦國顯然是在試探趙國的戰爭意誌和戰勝趙國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是在實踐盡量做到戰前的“知己知彼”。 關於長平之戰可看的玩意兒很多。

當然了,邏輯上和理論上弱小的防守方是可以搞“不戰而屈人之兵”。因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實力為基礎的,弱小的防守方因為實力的問題搞起“不戰而屈人之兵”來就需要特殊條件。

弱小的防守方搞“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關鍵是缺乏實力,因此缺乏基礎,所以弱小的防守方無權決定戰與不戰(古代可以閉門不出),因為戰與不戰不是弱小的防守方可以決定的。

具體的現實,比如說中國的曆史:弱的防守方滿清對西方列強就無權決定戰與不戰,不戰的結果就是割地賠款;還有弱的防守方民國對日本也無權決定戰與不戰,不戰的結果也都擺在那裏。

我怎麽覺得你寫到後來有點忘了你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實力為基礎的。”的話了呢。沒有實力的時候還考慮“不戰而屈人之兵”是蓋沒有基礎的海市蜃樓。難怪偉人告誡我們“丟掉幻想”呢。

說文解字也最好不要斷章取義,雖然隻看四個字很簡練。

我也簡練一點。不過請不要忘記我們不是討論任何意義的“屈人之兵”也不是討論隨便那裏掉下來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我說的是孫子兵法的第三篇“謀攻”裏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1,如果“屈人之兵”是從孫子的“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裏來的。那就指“善之善者”的“屈人之兵”,而不是單單 “屈人之兵”這四個字的字麵的孤立的單獨的意思。如果隻看“屈人之兵”這四個字而不看孫子說這四個字的上下文就是標準的斷章取義了。

說“原定的目標”很好,也請不要忘了孫子說這“屈人之兵”的時候的原文。再說,打仗嘛,“原定的目標”一般都不是隻有一個,根據敵我情況靈活機動是必須的。怎麽能一根筋非要幹啥不可呢?當然也有“原定的目標”隻有一個的時候,那就是必須如何如何的下死命令的時候。

2,你要把“積極防守”,也就是不完全被動的而是有局部性進攻的防守叫進攻也行。隻是我覺得孫子兵法對於防守沒有分的那麽細,消極防守和積極方式什麽的。

諸葛亮搞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的“原定的目標”也應該不隻是一個。我猜司馬懿的“原定的目標”應該不包括活捉或殺死諸葛亮,當然雖然不能說他想都沒想過。準 確地說,活捉或殺死諸葛亮這個機會是偶然出現的。因為是跟諸葛亮過招兒,那麽容易地得到街亭應該不是司馬懿預料之中的事情。因此,很難說活捉或殺死諸葛亮 是司馬懿原定的目標。如果司馬懿原定的目標裏麵沒有活捉或殺死諸葛亮這個目標的話也就談不上放棄。就算活捉或殺死諸葛亮是司馬懿原定的目標,那也是目標之 一,顯然是最好的目標。因此,我們最多也是可以說司馬懿放棄了原定的最好目標而不是放棄了原定的目標。

同樣的解放軍原本的目的也不是隻有一個。麵對美軍出動的兩支航母艦隊,解放軍撤了——(我猜最多是)放棄了解放軍原本的(最好的)目的。

請你看孫子兵法同一篇“謀攻”裏的這段話“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孫子建議“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為什麽要這樣呢?因為不然的話就可能會有“小敵之堅,大敵之擒”的結果。大敵當前,孫子建議(我估計孫子也會)“逃”了“避”了。你一定要把“逃”了或“避”了看成是屈了是你的自由。

再重複一遍,孫子說的“屈人之兵”比“百戰百勝”更好的“善之善者”的“屈人之兵”。所以我以為,讓敵人“逃”了“避”了不好說是“善之善者”,因為我以為比“百戰百勝”更好是不應該讓敵人“逃”了“避”了的。

最後,關於17度線一例——中國不“隻是說”而是確實出了兵,隻是規模比抗美援朝小很多罷了。弱的一方隻是說話而沒有無論怎麽小的行動證明是沒用的,我就不重複了。

加幾句。諸葛亮的空城計是示弱,美軍兩隻航母是示強,還是不好拿二者相提並論,因為諸葛亮當時沒有實力因此沒有真假虛實變化的餘地而美國有實力有真假虛實變化的餘地。

具體的說就是司馬懿有試探的選擇,他沒有試探是戲劇因為麵對活捉或殺死諸葛亮這樣的可能性不試探一下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小人物小誘餌玩空城計比較實用,大人物誘餌太大實在是不好玩沒有餘地的空城計。

因為美國有兩個航母艦隊在那裏明擺著是示強,因此有打和不打的餘地,所以解放軍不好試探。

想當年毛主席的“隻打蔣艦,不打美艦”真是把十分有限的力量玩到了極致了。

孫子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比“百戰百勝”還要好的“善之善者”,而且是在“謀攻”篇裏說的。後人把“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七個字拿出來做字麵上的理解再加入新的內容當然是人們的自由。

我在《侃侃“不戰而屈人之兵” 》也說啦“當然,“不戰”的意思很清楚,問題是“屈人之兵”的“屈”是什麽意思。一般的理解,這個“屈”是“屈服”的意思,當然還有人提出過別的比較模糊的說法。”

我說的“比較模糊的說法”就是我以前看到過的“短缺”或“不足”的說法。我不記得作者了。謝謝你找到原作者的名字。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是因為我以為“善之善者”指的是理想的最佳情況。作者孫子提出他認為的理想情況隻是說明一個價值觀的去向,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代價越 少就越好。“不戰”就是戰都沒戰自然是最少的代價了,但這隻是理想的情況。因為說的是“善之善者”,因此“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應設法追求的。

既然是說理想的最佳情況,那就是對自己的最好和對的人的最壞的結合。

最好的結果是什麽呢?孫子說了是“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實現這個結果的方法是“不戰”,因為隻要戰了就會有損失,這是明顯的。

最壞的結果是什麽呢?孫子沒有明說。其實這也是明顯的,最壞就是最好的完全徹底的反麵,就是“全破國;全破軍;全破旅;全破卒;全破伍。”這樣的結果除了敵人投降還有別的情況嗎?別忘了,因為是不戰,自己沒有損失的同時敵人也應該沒有損失或損失很小。

“善之善者”說的是理想是最佳,讓敵人跑了因此可以卷土重來自然不理想也不最佳。

“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這個價值觀當然也適用於守,因為守的時候也可以考慮“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

雖然守的時候可以考慮“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但是諸葛亮的空城計既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更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範例。一來空城計是迫不得已絕不是 “善之善者”,諸葛亮自己也不僅不會再搞空城計還要盡量避免再搞空城計。所以空城計不是兵家的“善之善者”(雖然是娛樂的“善之善者”),作為兵家如果能 避免空城計的話是一定會避免空城計的。真正的兵家是絕對不會把空城計作為“善之善者”去追求的,因此空城計不是“善之善者”也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完 全說文解字的話,空城計確實說沒有戰,但是“屈人之兵”了嗎?即便是按“短缺”或“不足”的說法,空城計也沒有“屈人之兵”。是不是說文解字裏要加上 “屈”也有“跑”或“撤”的意思呢?因為司馬懿應該沒有“短缺”或“不足”的問題,隻是不想中埋伏。

空城計的成功不是“善之善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破空城計實在是太容易了,那就是試探一下,因此空城計是不可以提倡的。

你說的“又如,中國隻是說美軍地麵部隊過(越南的)17度線我就出兵,美軍地麵部隊就楞是不敢過17度線,是中國“不戰而屈了美國之兵”。”

首先,你說的是不準確的當然也是不對的。因為中國不隻是說,事實是中國和是蘇聯都派軍隊參加了越南戰爭,隻是比較抗美援朝要小很多。中國的“我就出兵”的 戰爭意誌不隻是說而是有實際事實上的出兵做為證實的,因此美國就沒有不信一旦美軍過了17度線中國就會跟抗美援朝那樣參戰的餘地。

當然了,在越南小規模的出兵顯示戰爭意誌是抗美援朝的紅利。有了抗美援朝,接近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中國的抗美援越才有可能。

在朝鮮戰爭的時候,如果中國也像抗美援越也想接近於“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樣小規模的出兵就不行了。美援朝時可不可以考慮“不戰而屈人之兵”呢?想想為什麽抗美援朝時不可以考慮“不戰而屈人之兵”吧。

如果中國在越南戰爭時隻是說話而沒有出兵的話,那樣就跟諸葛亮的空城計差不多了。美國人不會像司馬懿試探一下都不試探一下滴。美國人隻要試探一下就晚了。

中國在越南能夠做到接近於“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因為有抗美援朝和中國小規模參戰的事實顯示了中國的戰爭意誌。抗美援朝時就沒有小規模參戰的可能。

這也證明了弱者想字麵上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笑話。弱者的戰爭意誌是必須有行動來展示的,誰聽弱者的隻是說話呢?不會的,因為那一層紙是一捅就破的,隻要試探一下就足夠了,而且對強者試探一下隻是舉手之勞。

你舉的例子“當然被屈的也有,如96年台海危機,美軍出動兩支航母艦隊,解放軍撤了。。。”

把“撤了”理解成“屈”了是你的自由。孫子兵法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攻”的時候。孫子說“五則攻之”。以強打弱的攻者做到或近似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本來就是孫子兵法的原意。

“投降”當然不是“屈人之兵”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是在說“善之善者”的時候,特別是“百戰百勝”都不是,那麽作為“非善之善”的比“百戰百勝”更好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就難免需要解除敵人的戰鬥力。讓敵人跑了因此可以卷土重來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就不是“善之善者”了。

幹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資格的,追求某種很高的境界就更需要資格,抗美援朝時中國的話就沒有用,抗美援越時中國的話就有用,這個有用的資格是誌願軍打出來的。 “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並不是什麽人都同意的,當年也有以斬首級的數量記功的軍法,即便是今天的兵家也有對殺傷的嗜好(美國人叫“trigger happy”)。

當年,麵對列強的船堅炮力,我們沒有資格談“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隻能是割地賠款。

麵對鬼子,我們沒有資格談“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隻能是“以空間換時間”。事實是“以空間加資源加老百姓身家性命換時間”而且你得到的時間和鬼子得到的一樣多。

抗美援朝時,我們也沒有資格談“不戰而屈人之兵”。結果就是抗美援朝就是戰了。

可以想象,如果是國軍在麥克阿瑟的美軍麵前恐怕就要被“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因為國軍在鬼子麵前就表演了很多次美其名曰“曲線救國”的被“不戰而屈人之兵”。

今天的美軍有沒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資格呢?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好像沒有,可是有不少中國人認為阿拉伯人傻。但是美國在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搞的顏色革命就是標標準準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我們很多中國人是學了普世價值的人性和愛惜人命的意識都很強而且還成天批判抗美援朝是錯誤不珍惜生命,如果這樣的中國人多了,如果這樣的思維統治了中國,或者說的具體一點如果柴玲和吾爾開希之類的統治了中國,美國在中國上演標標準準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易如反掌滴。

“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並不是什麽人都同意的,當年也有以斬首級的數量記功的軍法,即便是今天的兵家也有對殺傷的嗜好(美國人叫“trigger happy”)。

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說的是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價值觀,這就是它的生命力。

但是,弱者或者叫守者的麵對美國的中國人是不是應該考慮“以最少的代價達到目的”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呢?

我以為中國人不配或者說是沒有那個資格,一方麵因為那樣做不僅沒用還會惹火燒身,中國人應該考慮的是準備半個中國成為火海的戰爭意誌而且還要以實際行動讓敵人知道並確確實實滴相信沒有任何疑問。

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指出:“應該指出:戰爭目的中,消滅敵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為隻有大量地消滅敵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因此,作為 消滅敵人之主要手段的進攻是主要的,而作為消滅敵人之輔助手段和作為保存自己之一種手段的防禦,是第二位的。戰爭實際中,雖有許多時候以防禦為主,而在其 餘時候以進攻為主,然而通戰爭的全體來看,進攻仍然是主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