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園

喜歡在我這片樂土上聽音樂,做首飾,種花草。
正文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2010-06-12 00:19:57) 下一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故事發生在我的家鄉 — 一個貧窮偏僻的中國農村。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們村上一個大約三十歲的婦人。我已經不記得她的名字了,為了講述方便,我給她取名叫青霞。

1975年夏天,河南駐馬店發生了千年不遇的洪災,青霞的媽媽和兄弟姐妹均遭遇不幸。當年她大約十六七歲,還是個高中生,她和爸爸一路討飯到了我們村子。石頭是我們村的一 個近30歲的單身漢,讀過幾年小學,父母雙亡。他皮膚黝黑,個頭不高,腿有點跛,老實木納。不知誰的主意,石頭的鄰居大媽就和青霞父親商量,能否將青霞許給石頭,他也留 下一起生活。老人沒一刻猶豫,就應了這門婚事。但他想繼續討飯,家中太多親人被洪災吞沒,他心中憂傷,住不下來。石頭拿出他這幾年的積蓄給嶽父做盤纏,也 算是給青霞的聘禮。

石頭看著美若天仙的老婆,心中欣喜,整天高興得合不攏嘴,話慢慢多了起來。青霞比石頭還高出半頭,白白淨淨,亭亭玉立,五官端莊清秀。她每天低著頭默默的 幹活,很少言笑。轉眼十幾年已過,他們有了兩個健康活潑的男孩。青霞接近三十歲了,已經不再那麽苗條了,但風韻猶存,從生了第一個孩子後,她臉上也出現了笑容。

窯匠,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高大英俊,開朗健談,走村串戶,靠給人打窯為生。在我們村,按常例,他給誰家幹活,誰家給送飯送水。石頭家要在緊鄰家門口的斜 坡處打一空窯,青霞便承擔起送飯送水的活。幾天後,有人向村委會匯報,窯匠牽了青霞的手。之後,隻有石頭可以給窯匠送東西,他們家活一幹完後,窯匠就離開 了。青霞像丟了魂兒似的,幹起活來沒精打采的,說話也顛三倒四的。

幾天後,有人說青霞去找窯匠,被村長派去的幾個年輕人在半路上抓了回來。村委會不允許她一人呆著了,她必須和別的婦女或丈夫一起幹活,或大嬸們輪換和她一起做針線活,或和兒子在一起。一個多月後,青霞趁大家放鬆警惕,又去找窯匠了。這次村長親自帶幾個年輕人乘村子的小拖拉機,追到窯匠幹活的村子,把 窯匠當眾訓斥了一頓,把青霞帶回來了。這次村委會隻允許她和丈夫一起下地幹活,她一人在家時,就得被鎖在家裏。沒多久,青霞趁丈夫回家做午飯的間隙,又逃 了。又是村長一幹人乘小拖拉機,追到窯匠幹活的村子,沒找到;急忙趕到縣城汽車站,把將要離去的他倆雙雙帶了回來。窯匠被訓斥幾次後,就走掉了。村委要求 青霞的丈夫把她鎖在家裏,不能下地幹活了,隻有丈夫在家時,才放她出來一會兒。一段時間後,她喝了家裏存放的農藥敵敵畏,自殺了。

在七十年代很封閉的中國農村,青霞和窯匠被稱作奸夫淫婦,被人們恥笑,死有餘辜。他們之間的關係被認為是偷情,不會被社會所接受和尊重。很多年後,我偶爾會想起他們的故事,會被他們的故事感動,會想起元好問感慨: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