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院小房

(2012-05-11 23:46:49) 下一個
本來沒有打算在後院蓋此小房的,房子後院原來有一個8x10尺的鐵皮房,但是已經破敗不堪了,房頂已經坍塌。最開始的打算是把房頂修好,保持四周和基底不變,然後就湊合著用了,實際上是個棚子。這就是我當時的心態,因為當時我無論在資金還是技術上都沒有準備好蓋一個完整的小房。


第一步是用木方搭起一個框架,之前參考了蓋房子framing方麵的資料。四個角是3根2X4,門框是兩根,頂上再壓兩根(叫top plate),其它的地方按標準應該是每隔16寸加一根柱子。實際施工時我沒有按標準,隻是在中間一根柱子,然後兩側各一根,應該夠力了,畢竟不是房子啊。



如果要是個平頂的房子,接下來就簡單了,在頂上釘上木梁,再裝上木板就可以了。但這樣也太難看了,我最然不追求完美,但也不能說不過去。那就斜頂吧,但怎麽斜呢?隻能又去HomeDepot和圖書館看書了。首先要設計出椽子(rafter),也可以叫梁,如下圖所示。椽子上要切一個豁口(bird mouth),這樣可以使得椽子穩定地坐在頂部的木方上。這個豁口的角度在書上有一個特別複雜的公式計算,我看了半天也沒看懂。其實椽子兩側的斜角,以及這個豁口的角度,都是和房頂的傾斜角度一致的,隻是角度的方向不一樣罷了。椽子的長度和房子的寬度有關,但要考慮到傾斜角,很簡單的三角函數,豁口和椽子端點的距離就是房子屋簷的寬度。


用這樣的兩個椽子在兩側對接,然後用釘子斜釘在頂部的木方上,在用一個橫梁固定,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房頂框架。之後就重複這樣的框架,每隔16寸一個(真想用電腦裏的複製/粘帖功能)。




小房橫向的屋簷是通過延長椽子來實現的,而兩頭的屋簷則隻能通過臨近兩頭的框架懸掛支撐來實現,因為在房子的結構上已經得不到支撐了。


接下來就是封頂了,用了4塊4X8的plywood。

下麵需要做的就是鋪瀝青的瓦(asphalt shingle)了,在此之前還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鋪一層油氈,材料也是瀝青。鋪瓦的順序是從底到頂,第一行需要把每片的三個分葉裁掉,然後用頂邊和房子的下沿對齊。每片瓦上都有一條瀝青線,釘釘子時一定要把釘子訂在此線的上麵。因為這條瀝青線在太陽暴曬後會融化,並把上下兩層瓦片粘在一起,如果釘子釘在此線上麵就可以保證釘子被封在裏麵,而不會生鏽。

第一行完成後,以後隻要逐行鋪設即可,但要保證接縫要錯開。我買的是分了三個葉片的瀝青瓦,之所以買這種是因為在網上找到了一個詳細的教程。鋪到脊時,要把瓦沿葉片接縫切開,然後橫過來騎著脊釘上,這樣可以把兩側的瓦都蓋上。鋪到最後一塊時就不能再釘釘子了,但可以用瀝青粘上。




下圖是瓦鋪好後的效果,天兒也涼了,雨也開始下了,工程也算告一段落了。基本上不擋風但遮雨目的是達到了,四周的圍牆還是用的原來小房留下的。至此總共的費用是300出頭,大部分是花在買瓦上了,還算是在預算之內。

但當時有一個問題被我忽略了,這個問題嚴重到差點讓我之前做的工作全部作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