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
2019 (1)
2020 (1)
2021 (1)
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
形而上學顧名思義是研究有形的物之上的學說,或者說是拋開物質的具體形(形體,形態等具體屬性)而歸納更為本質的規律的學說。用今天的話講不過就是哲學的另一種說法。然而,現今中國 “形而上學”一詞近似於貶義詞,幾乎成為錯誤的理論的代名詞。請看下麵這則定義:形而上學(metaphysics)是哲學術語,哲學史上指哲學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述同辯證法相對立的世界觀或方法論。它用孤立、靜止、片麵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遠不變的;如果說有變化,隻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這種增減或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內部而在於事物外部。也叫玄學。
如此定義難怪“形而上學”近似於貶義詞。辯證唯物主義在批判形而上學所主張的觀點時是否有強調其表述而誤解甚至於歪曲其本意的傾向呢?
形而上學這一學說在產生時,人們對於物質世界的認識還處在一個很原始的水平,物質世界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地、火、水、風。當然現在人們不會再這樣認為了。現代人普遍接受了宏觀物質由分子、原子組成,原子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物理學研究者們還告訴我們,比質子、中子、電子更基本的粒子還有誇克、中微子等等。時間和長度這兩個以前被認為完全不相幹的量可以統一在同一個時空係裏。有大統一理論之稱的超弦理論倍受關注。在這樣的認識背景下要追究形而上學創立者認識上的誤區,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卻沒有意義。形而上學作為一種哲學觀點自然應該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形而上學其代表性觀點,也就是孤立、靜止、片麵的觀點。在今天認識水平上,對於這些觀點應該給與一個怎樣的詮釋呢?這樣的詮釋是否有意義呢?
下麵我們來討論形而上學所主張的孤立、靜止、片麵的觀點,如果那仍然可以被稱作形而上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