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恩道爾:轉基因生物工程——一場新鴉片戰爭

(2010-09-11 08:24:57) 下一個
恩道爾:轉基因生物工程——一場新鴉片戰爭

一場不為人知的陰謀:糧食危機
本書是旅德美籍學者威廉?恩道爾繼《石油戰爭:石油政治決定世界新秩序》之後的又一部力作。他以地緣政治的獨特視角,無與倫比的超強思辨,無可質疑的詳實史料,條分細縷,層層剖析,為我們揭示了圍繞糧食正在進行的一場不為多數人所察覺的陰謀。這是一個由少數人策劃的陰謀,他們正在圖謀控製全世界的糧食供給,控製世界大多數人生存的物質基礎,從而控製世界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與生存空間,讓全世界的人們成為他們獵食的對象,成為他們永遠的奴隸。這是一個設計巧妙而又隱蔽的陰謀,由三個步驟構成。首先,他們以科學的名義,開展轉基因工程研究,獲得大批專利,並控製某些重點糧食品種,如大豆、水稻等大規模農作物和雞、奶牛等重要家禽產品……

第一部分
您手中的這本書向您展示了一項既荒唐可笑又令人厭惡的宏大計劃,盡管您不願意相信,但很不幸,它的確是真的。本書真實地記錄了一小撮英美“精英分子”意欲控製整個世界糧食鏈條的種種圖謀。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追逐利潤,而是以一種新的生物戰爭形式,實行種族滅絕和“人種改良”,以實現其大規模消滅幾十億人口尤其是亞洲人口的長期目標。
第二部分
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糧食與石油一起成為美國維持新經濟霸權中的關鍵支柱。主導全球糧食市場與主導全球石油市場和武器市場一樣,成為華盛頓政策的核心。1973年的世界糧食危機成為美國新糧食政策的標誌性事件,當時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和石油價格都以300%~400%的速度上漲。在糧食危機中,美國的六家跨國公司控製了世界糧食儲備的95%,華盛頓和糧食巨頭間的緊密聯係成為美國糧食武器的核心。

第三部分
早在20世紀30年代,以洛克菲勒家族為代表的美國東海岸權勢集團就開始勾畫“美國世紀”的新願景,其核心是在戰後把美國變成全球商業帝國,因為他們發現主宰國外巨大的市場可以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潤和權力,他們更意識到像英國等老牌帝國那樣采用軍事控製殖民地的代價過於昂貴。

第四部分
洛克菲勒家族憑借與拉美國家的緊密關係推銷其轉基因農作物,到2004年,阿根廷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麵積僅次於美國,全國48%的土地被用來種植轉基因大豆,其中90%以上是美國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大豆品種,而種植這種種子一定要用孟山都公司提供的農藥。由於種子和農藥都要從美國公司購買,以及孟山都公司在專利費上所持的強硬立場,僅僅十年時間,在技術進步的名義下,阿根廷的糧食自給能力逐漸喪失,整個國家的農業經濟徹底受控於外國權勢集團。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轉基因生物工程——一場新鴉片戰爭
  您手中的這本書向您展示了一項既荒唐可笑又令人厭惡的宏大計劃,盡管您不願意相信,但很不幸,它的確是真的。本書真實地記錄了一小撮英美“精英分子”意欲控製整個世界糧食鏈條的種種圖謀。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追逐利潤,而是以一種新的生物戰爭形式,實行種族滅絕和“人種改良”,以實現其大規模消滅幾十億人口尤其是亞洲人口的長期目標。
  在我為本書中文版撰寫前言的時候,世界正處於一場新的大規模糧食危機之中。自20世紀70年代初糧食大危機爆發以來,由於世界糧食庫存達到曆史最低點,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對衝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大肆投機,致使國際上小麥、大米、玉米和其他基本糧食作物的價格翻了一番多。我可以毫不誇張地將其稱為“一場新鴉片戰爭”,這場戰爭比起19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中國發動的那場鴉片戰爭更加惡毒,更具破壞性。
  其實,我們早就可以預料到這場糧食危機必然會發生。由於嘉吉、ADM和邦基等美國跨國農業巨頭的不斷施壓,美國和歐盟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糧食輸出地政府決定,徹底取消沿襲多年的糧食儲備製度。在戰爭或糧食歉收的時候,糧食儲備作為蓄水池是防止出現災難的重要保障措施。歐美各國政府之所以取消糧食儲備,完全是因為國際糧食卡特爾不斷鼓動的結果,即“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可以讓私營的全球化公司 “更有效”地儲存和供應糧食,通過“提高效率”來替納稅人節省每一分錢。這樣一來,被糧食卡特爾不懷好意地稱為“糧山”的各國糧食儲備便逐漸消失了。
  糧食儲備一經取消,人類便走向了依靠私營公司的糧食“零”庫存模式,如豐田汽車生產公司的“即時庫存”一般,這為未來埋下了危機的種子。正是這群主張廢除政府糧食儲備的糧食卡特爾鼓噪說,汽車發動機排放的二氧化碳經過某些複雜過程造成了北極冰層融化、城市洪水泛濫。其實這並沒有科學依據,但華盛頓和歐盟的政客們卻對此言聽計從,並著手對將農作物大規模轉換成汽車燃料進行補貼,發起了臭名昭著的“生物燃料革命”。
  在整個歐洲,無論是德國、奧地利還是法國,到處可見成片成片的玉米和其他作物亭亭玉立,長勢喜人。但是,這些糧食不是用來吃的,而是作為生物燃料用來燒的。農民們的內心深處雖然明白這種做法不對,但是在多年歉收之後,好不容易盼到市場需求旺盛,他們也就不再言語了。消費者受農業綜合企業禦用的紐約麥迪遜大街宣傳機器的蠱惑,也就輕信了這幫子人從玉米中提取汽車燃料以替代汽油,有利於改善環境、減少汙染的謊言。
  總之,他們說服了美國農民改種玉米和其他作物,目的不是用作口糧,而是當作燃料燒掉。2006年,美國通過了一項新的法案,將大筆大筆納稅人的錢用於補貼種植燃料玉米。從此,這股改種風潮席卷了美國。
  當前世界糧食市場正處於和平年代從未有過的緊張形勢之中,數以百萬公頃計的糧田卻改作他用,用來生產汽車燃料,而這種燃料的排放物的毒性,比起汽油來還要大得多。這正是當前世界範圍糧食危機的禍根。
  這絕對不是一場糧食危機,而是一場政治危機。麵對國家安全最基本層麵的糧食安全所遭受的危機,各國人民選舉出來的政府卻坐視不管;應當擔負起責任的媒體卻屈從於實力強大、財力雄厚的資助者的威壓,誤導世界輿論,讓人們相信這場危機不可避免;深知內情的科學家們往往因為要從生物燃料行業拿到研究經費,也不得不保持沉默。有史以來,糧食價格第一次與石油價格掛上了鉤。
  盡管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糧價飛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整個歐洲將大片農田用來種植生物燃料用作物,但是歐盟的委員們仍然拒絕重新考慮其生物燃料配額。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近期糧食價格的上漲至少有75%的原因直接與生物燃料有關,但這份報告因美國的幹預而沒有發表。目前,從非洲到亞洲,由於糧價飛漲,抗議和騷亂此起彼伏,日益高漲。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授權監管糧食儲備的機構)近期在羅馬召開了一次有關國際糧食危機的會議。會上,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人將這場危機歸咎於“過度肥胖的美國人”,這些美國人比正常需求多消費了價值100億美元的食物。2008年6月,在聯合國糧食峰會上,一個又一個機構“盡職盡責、煞費苦心”,想出各種招數來無視這些顯而易見的因果關係,他們這些喪心病狂的言行似乎無窮無盡,簡直令人發指。倫敦《經濟學人》在其封麵文章中甚至帶著興高采烈的口吻宣稱:“廉價糧食時代終結了”。
  慶幸的是,並不是所有國家對美國糧食卡特爾的頤指氣使都唯唯諾諾。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一直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持非常慎重的態度。這是完全正確的,希望能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
  至此,一出真真切切、令人毛骨悚然的戲劇即將拉開下一場帷幕。在這場糧價飆升的危機中,遊說集團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大謊言”宣傳攻勢。它們宣稱,轉基因生物是解決世界糧食危機的唯一途徑,這純粹是無稽之談。這個遊說集團是由孟山都、先正達、杜邦先鋒良種、陶氏益農、巴斯夫以及一小撮專利種子公司親自領導授意的,專利種子又稱轉基因生物種子(GMO),或者好聽一點叫做“生物技術”種子。
  正是這夥農業綜合企業宣稱,法國、德國,還有其他一些國家由於轉基因作物還未經真正獨立的、長期可控的研究和測試,至今仍對種植轉基因作物心存疑慮,但它們現在可以毫無顧忌地種植轉基因玉米和其他作物,因為這些作物是用作燃料,而不是食用。這簡直是彌天大謊!由於農田裏的轉基因生物燃料玉米會隨風將其種子傳播到任何一塊玉米田中,災禍之源的潘多拉魔盒由此打開了。
  “基因革命”
  通過對各國政府和梵蒂岡當局施加巨大壓力,農業綜合企業清除了對動植物申請專利的障礙。它們的論點是,轉基因生物能夠持續提高全球糧食產量,減少除草劑和農藥使用量。這純粹是捏造的事實。
  在過去40年裏,糧食文化經曆了全球化和工業化的“洗禮”,但很少有人認識到,這是一項長期宏偉計劃的一部分。其根本戰略就是將糧食生產轉變為全球商業巨頭們的卡特爾式農業。這個計劃的設計師們甚至發明了“商業化農業”(agribusiness)這個術語來描述他們消滅傳統家庭式農戶——世界糧食健康體係的核心,用大規模工業化糧食生產取而代之的狼子野心。
  商業化農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種人們稱為“終結者”的專利種子,這是以阿諾德?施瓦辛格主演的渲染暴力流血的好萊塢電影命名的,這種種子具有特殊的專利特性。他們說服全世界的農民在購買孟?810玉米、轉基因大豆、轉基因水稻等孟山都轉基因種子的同時,也購買轉基因除草劑“農達”——草甘膦,這種除草劑會汙染地下水,並具有致癌性等毒副作用。一旦落入孟山都等農業綜合企業巨頭的圈套,農民們將終身成為孟山都之流的新封建製度的附庸,為了獲得新種子而聽任其隨意擺布,因為“終結者”種子在一個收獲季節之後會自我毀滅。
  四家轉基因巨頭中有三家是美國跨國化學公司——孟山都、陶氏和杜邦。它們數十年來一直參與研發五角大樓絕密的生化武器。在越南播撒橘劑、二英與多氯化聯二苯汙染,以及事後故意隱瞞真相、推卸責任,凡此種種令人觸目驚心,所有這一切都是這些公司所為。現在,它們又來要求我們將人類賴以生存的種子遺產交由它們管理。
  20世紀70年代,基辛格曾展望美國地緣政治的長期目標是:“誰控製了石油,誰就控製了所有國家;誰控製了糧食,誰就控製了所有的人。” 到2008年,通過這三四家美國公司的不懈努力,它們正接近這一目標。這就是我將轉基因生物的傳播稱為21世紀的“新鴉片戰爭”的原因。
  轉基因生物計劃,正如本書所力圖揭示的,並不是某些人花言巧語所宣揚的解決世界饑餓、推動科技進步,而是一小撮美國私營公司企圖控製世界人口、控製人類糧食鏈條,進而最終控製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陰謀,而這些美國私營公司在促進社會福利、人類進步方麵所留下的記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
  轉基因生物計劃直接牽涉美國政府,它是這一計劃的發起者和積極參與者。它與孟山都共同持有終結者技術的專利。轉基因生物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控製全世界,而不是為了讓人類獲得更好更多的糧食。中國和很多國家一直致力於抵製轉基因生物的全球擴散,已經成為抵製由轉基因生物 “四害”控製全球糧食鏈條的中流砥柱。我深深地祈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在中國乃至中國以外的地方就我們麵臨的糧食危機掀起一場高水平的討論,以防患於未然。即使不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應該也必須這樣做。
  威廉•恩道爾
  2008年8月於德國威斯巴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