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單就是幸福 – 秘魯Puno 之行(2006.11)- 上

(2010-04-17 18:27:03) 下一個

第一次到秘魯,不能免俗地先去了 Machu Picchu 。然而,之後的 Puno 之行給我的印象卻更深。

開車從 Cusco 去 Puno 要 7 個多小時,好在路麵不是很顛簸,而且那天天氣也不錯。進入安第斯山區的高原地帶,天空越來越清澈明朗,呼吸也更沉重了些。到了 Puno 的邊境已是海拔 4335 米。自從到了 Cusco 就開始不斷地喝 coca 葉泡的濃茶,所以一直沒有什麽高原反應,比以前去西藏時好受多了。



兩旁的樹木越來越稀疏,漸漸靠近高山冰川。

放眼望去,廣闊的土地上生長著一簇簇伊丘草,一群群的駝羊自由自在地生活,也就隻有它們才能嚼得動硬硬的伊丘草。駝羊的嘴是三瓣嘴,吃起草來肉唇先著地,就是想吃也吃不到草根,而且駝羊的蹄子下有肉墊,對土地表麵傷害極輕,有利於植被的快速恢複,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動物。

終於看到位於 Puno 境內的 Titicaca 湖,這個世界最大的高山可航行湖泊無邊無際,藍得象海一樣。

饑腸轆轆的時候,就在一個原住民的村莊裏吃飯。住在這裏的民族叫 Copamaya, 他們所說的方言與高原地區主要的語言 Aymara 大相徑庭,更不用說定為官方語言的西班牙語和 Quechua 了。這個村落前麵是蔚藍的 Titicaca 湖,後麵是延綿的岩石山,寧靜得有點與世隔絕似的。

這裏不用牛也不用馬,驢子成了主要的牲口,長著長毛的豬是過節祭祀時才殺的。

村裏男人們都到田間勞作去了,日間留守在村莊裏的都是婦孺,他們過著男耕女織,與世無爭的生活。婦女的服裝很鮮豔,為了抵禦寒冷的天氣,料子都是厚重的駝羊毛織成的。頭飾代表著不同的身份,兒童或未婚少女戴五彩的頭巾,已婚的戴小帽子或黑頭巾。
 

最喜歡的是那寬寬的褶子裙,跳起舞來裙擺就象一張圓桌子。

當地的主食是豆類,玉米和馬鈴薯。他們烤馬鈴薯的方法特別簡單。先用石頭土塊壘起一個“灶”,然後往裏麵塞柴火,一直燒到石頭土塊滾燙,就把柴火扒出來,接著趁熱把馬鈴薯扔進去,再把石頭土塊拍下來嚴嚴實實地蓋著下麵的馬鈴薯,過半小時就能吃上噴香的烤馬鈴薯了。

為我們煮完飯,她們就席地而坐,三五成群圍成一圈,每人拿出一袋子煮蠶豆和烤馬鈴薯倒在中央的“桌布”上,一邊聊家常一邊吃飯 , 時不時看看我們。三番四次邀請她們跟我們一塊吃 , 就是不肯 , 隻是樸實地笑一笑。

當地人也不會用麵粉和發酵技術,他們吃的“麵包”其實就是玉米麵做成的圈圈餅,嚼在嘴裏十分有韌勁。

餐前小食是爆炒過的玉米粒,洋蔥辣椒和煮豆子拌成的 salad 就算是蔬菜了,還特意給我們煮了個洋蔥炒雞蛋,不過是加了辣椒醬的,真是別有風味。

飯後的飲品是當地一種草藥煮的茶,濃濃的薄荷味很是提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