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海有些什麽好玩的(一)

(2010-05-19 19:08:39) 下一個


上海—舊稱”申”和”滬”, 上海的地方劇種”滬劇”, 古時也被稱為”申曲”. 上海被稱為”申”是因為上海的黃浦江古時候被稱為”春申江”. 黃浦江始於上海市近郊青浦區(以前是青浦縣, 現在被上海”吃”掉, 叫青浦區了)朱家角鎮澱峰的澱山湖. 澱山湖的源頭則是太湖. 黃浦江是中國上海重要水道. 在吳淞口注入長江, 不過說是注入長江, 但如果它在吳淞口的流經方向再稍向東北一些, 你簡直可以說它是跟長江一同衝進東海. 黃浦江在上海境內基本是南北走向, 所以也就有了浦西和浦東. 我們小時候都知道一句話:”寧要浦西一張床, 不要浦東一棟房”. 原因, 此處不詳. 隻是如今的浦東, 已經是經濟騰飛的龍頭, 上海最高級的科技業, 金融業都聚集在浦東. 房價也節節高升, 有些樓盤價格已經超過了浦西.

相信屯裏各位都是生在紅旗下的年齡, 真正長在紅旗下的應該不會來這裏上網, 都被請去<<小崔說事>>了. 各位過去聽到過的上海話, 可以說是除了普通話之外, 中國各地方言裏曆史最短的語種. 上海話在20世紀初剛剛形成. 上海本沒有現在那麽大, 19世紀末之前, 上海浦西隻是黃浦江邊的一片泥灘, 行政官府在今天的鬆江區(當時是鬆江縣, 也隻是在最近5,6年裏剛剛成為了鬆江區, 包括當時的青浦縣, 嘉定縣, 金山縣, 上海縣(今是閔行區), 吳淞縣等等(還有很多), 如今都成為了所屬上海的區, 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近5,6年內的事). 當時”上海”這塊地方的話是以嘉定縣和浦東農民的話為標準, 也被後人至今稱為”本地話”. 19世紀末, 上海成為了多國的租界, 也因此帶來了商機. 江浙兩省, 以及一部分山東人和廣東人到上海來謀生, 而這些地方人在上海, 似乎都約定俗成地幹著同自己老鄉幹的同樣的行當. 蘇州人在上海賣刺繡; 無錫人在上海賣餛飩,湯包之類的點心(無錫的湯包可是出了名的); 這裏要提一下, 雖然蘇州,無錫都屬江蘇, 但都在長江以南, 長江以北的江蘇人, 無論是來自哪個城市, 到上海似乎隻是給人搓澡, 扡腳, 理發, 或在路邊擦皮鞋, 修鞋, 磨刀的也有. 至今江浙一帶的人都知道著名的”江北三把刀”是扡腳刀, 剃頭刀和菜刀(本人無意詆毀蘇北人, 但以上所述屬實, 其原因不詳); 浙江一帶的杭州人到上海賣茶葉; 紹興人到上海賣幹貨; 寧波人在上海常見有兩個行當, 一是裁縫, 二是帳房先生; 山東人因為體型高大, 身材健碩, 初初他們隻是在上海街頭練把式, 賣大力丸(所以在如今的上海話裏, 對山東人的稱呼除了”山東人”外, 還常可聽見那時流傳下來的一種稱呼—“賣拳頭朋友”), 山東人後來被警察廳請去當警察了; 因為上海這地方多雨, 而每次下雨總會掃了富家子弟和千金小姐逛街的興致, 而廣東人自己在廣東設計和建造的百貨公司商業街, 人行道上都是帶頂的, 無論馬路上如何刮風下雨, 就是下磚塊兒, 人們照樣可以悠閑自在地穿梭在人行道上(這種頂, 廣東話裏叫"騎樓"). 於是, 大批廣東建築工人被請到了上海. 所以, 今天的(不能說今天的, 今天的上海話又變了)是上海本地農民的方言, 再結合了蘇州話, 無錫話, 常熟話, 蘇北話, 山東話, 杭州話, 紹興話, 寧波話, 廣東話, 以及英文等多種不同語言後所產生的一種新型海派方言. 可惜的是, 今天的80後的上海話已經大大走樣; 90後的上海話,我回國期間根本聽不懂. 上述的”正宗的”上海話, 現在還可以在爺爺奶奶輩裏聽到, 還有一批在49年去香港,台灣的老上海, 他們說的都是20世紀初形成的標準上海話. 如果各位看過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就應該聽過這種上海話.

至於上海有什麽好玩的, 這個見仁見智, 我個人認為上海實在是沒什麽好玩的. 我覺得各位百忙之中, 又耗時又耗費地既然到了上海, 不如去一下上海周邊的一些地方. 譬如說周莊(中國第一水鄉), 周莊古鎮在上海近郊, 現今的青浦區, 建鎮於1000年前, 依河成街, 橋街相連, 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另外, 周莊還有一樣出名的東西—蹄膀. 明朝時期, 周莊有個大戶人家, 主人叫沈萬三. 有一次沈萬三接旨得知皇帝朱元璋要來周莊, 並且指定要去沈家用餐. 沈萬三準備的幾道菜中, 其中有一隻是醬肘子(上海人叫肘子為蹄膀). 當朱元璋問他這道菜叫什麽時, 因為當時皇帝姓朱, 全國上下都避諱說”豬”字, 當著皇帝麵吃豬肉更是大逆不道. 沈萬三靈機一動說這是萬三蹄. 一句話輕鬆地把這殺豬吃豬的罪給化解了. 當然, 這隻是傳說, 是真是假, 不得而知. 不過從此以後, 周莊的萬三蹄可就揚名天下了.
上海附近的水鄉還有蘇州近郊的同裏, 甪直, 都是大同小異.

從上海出發去遠近郊遊玩, 除了火車, 還可以乘坐豪華巴士自助遊. 徐匯區的天鑰橋路,中山南二路口有個八萬人體育場(現在叫上海體育場), 在體育場的外圍挨著中山南二路這一邊的, 有一個上海旅遊集散中心. 每天有大量的, 多次的班車開往上海遠近郊區的旅遊景點, 可以光買車票, 也可以買旅遊套票. 離上海體育場一站路開外, 有個上海體育館, 無論你是打的, 公交, 還是地鐵, 千萬別搞錯了, 差著一站路呢.

下一集--洞庭太湖東西山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