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虎媽會破壞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2014-10-07 17:50:22) 下一個
基因不僅決定人的俊醜高矮,連行為都有一定基因規律可循。下麵講的就是在基因作用下,孩子們不約而同在某個年齡段,產生特定的行為和習慣。


出生後最先發育的感覺是味蕾,從出生到一歲,能拿得起來的都往嘴裏放。拿不起來的伸舌頭去添。貌似很不衛生,但這有助於孩子消化係統建立有益菌群,而母體帶來的免疫係統尚未完全消失,因此不太衛生也不至於生病。因為這時還不會走,接觸的物品還比較容易控製。

一歲時就會有強烈直立行走的欲望,絕大多數孩子這時會學行走。

兩歲就能到處亂跑,此時孩子開始挑食。如果不挑,什麽都往嘴裏放,很容易被毒死。

下一次拓寬食譜是青春期前,因為青春期需要大量營養,如果繼續挑食,將阻礙生長。這時家長應該不失時機把原來孩子不吃的食品端到孩子麵前。

嬰兒從出生就在一直不停的學習,到上學的年齡,大腦成熟到可以接受符號。孩子開始聽說讀寫算齊頭並進。


等上初中,孩子已經積累了基本學習技能。求知欲會有一次噴發。記得我在這一人生階段,仍然處於文革,書都被禁了。我和小夥伴們私下瘋狂傳看各種“黃色”“發動”書籍;由於閱讀饑渴甚至連數學課本都成了香餑餑。我娃到了這個年齡,突然要做苦悶。這是她小學34年級恨得牙根癢癢的物件。她的其他小夥伴也都開始開竅。

可現在,有些家長急不可待,在小學大搞超負荷填鴨。到了上中學,這種求知欲的大噴發沒有出現,原因是上小學就已經對學習完全倒了胃口。虎媽如果不得法,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