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l999.com香茗居JiaHao.ca

在加拿大、美國、中國探討茶葉茶道,廣交廣大茶友。
正文

碧螺春茶茶藝

(2010-04-17 16:26:38) 下一個

一、器具
玻璃杯四隻,電隨手泡一套,木茶盤一個,茶荷一 個,茶道具—套,茶池一個,茶巾—條,香爐一個,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點香——焚香通靈

2.滌器——仙子沐浴

3.涼水——玉壺含煙

4.賞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漲秋池

6.投茶——飛雪沉江

7,觀色——春染碧水

8.聞香——綠雲飄香

9.品茶——初嚐玉液

10.再品——再啜瓊漿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遊三山

三、解說詞

“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萬裏 醉。”煙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吳越,太湖洞庭山所產的碧螺春集吳越山水的靈氣和精華於一身,是我國曆史上的貢茶。新中國成立之後,被評為我國的十大名茶之—— ,現在就請各位嘉賓來品啜這難得的茶‘戶瑰寶,並欣賞碧螺春茶茶藝。這套茶藝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靈

我國茶人認為“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信 息。

2.仙子沐浴

今天我們選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廣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壺含煙

衝泡碧螺春隻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著壺,讓壺中的開水隨著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請看這壺口蒸汽氤 氳,所以這道程序稱之為“玉壺含煙”。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著鑒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采 摘七萬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卷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漲秋池

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隻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6.飛雪沉江

即用茶導將茶荷裏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時間白雲翻 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裏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為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8.綠雲飄香

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序是聞香。

9.初嚐玉液

晶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嚐玄玉之膏,雲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10.再啜瓊漿

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滿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釋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 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遊三山

古人講茶要靜品、茶要慢品、茶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茶歌》,他 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後,請各位嘉賓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 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

點擊查看2010明前碧螺春和西湖龍井圖片介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