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低端不行高端上 -- 工程院士親自出馬誣蔑古狗

(2010-03-24 15:09:09) 下一個
戳穿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在google事件中對美國chilling effects組織的誣蔑

  作者:北大飛

  google退出中國事件正在發酵。今天到博士生休息室吃飯,正好看見cc|av4
的今日關注節目,GFW之父方濱興和清華五|毛教授孫哲被請來談穀歌問題。這次
節目視頻在網絡上很容易找到: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69355265427885

  穀歌事件的核心自然就是互聯網審查,有關方麵一直宣稱,互聯網審查所有
國家都有。但這次方濱興提出了一個新的材料來論證:穀歌自己就在十分積極的
進行互聯網審查,還說的十分具體,這個審查是通過一個叫做“chilling
effects”的計劃實行的。從視頻的9:05開始是方濱興關於此事的說法(方指方
濱興,主指主持人):

  ****************************

  方:互聯網審查其實全世界都有,比如說穀歌,穀歌執行了一個chilling
effects計劃。chilling effects很難翻譯,我們可以把他翻譯成寒蟬效應。也
就是說通過某種方法讓你不敢說話。那麽這個chilling effects計劃核心是什麽
呢?他成立了一個chilling effects組織,要根據美國的諸多法律,包括他的
DMCA這個法律,也就是說數字千年版權保護法,來運作這個計劃。這個計劃幹什
麽呢?就說是所有的當事人,包括管理部門,都可以向chilling effects組織投
訴,說:某某信息是一個有害信息,你不能夠讓他再出現。你可以說這是色情信
息,比方說是兒童色情,也可能這是個種族仇恨,大屠殺,或者你可以說這攻擊
我個人名譽了,或者說這是偽造我的產品掛在那了,都可以說。他這個組織有很
多大學,法律界(人士)幫你研判,說的對還是不對,如果他認為你說的對,就
放在數據庫裏提交給google。google就自動過濾。而且這樣的話你就會發現在你
搜索完了之後後麵就提示,根據chilling effects計劃,你的搜索結果有部分不
予顯示。表明了過濾。那麽我專門組織學生做過測試,結果我們測試了大約有
180個國家的google,全都在執行這個計劃。(做拿資料展示狀)

  主:那麽在中國呢?

  方:唯有中國沒有執行。當然還有個別。台灣有執行,香港沒有執行。我想
中國沒有執行呢,可能一個是中國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還一個呢。因為他這
個計劃說穿了是執行的美國法律。比方說在德國,他在執行這個計劃,德國還增
加了別的計劃。比方說德國監管部門的要求,德國還有一個叫做合法XX(沒聽清)
的要求。還有印度還有他的反淫穢法的要求。就是除了chilling effects計劃還
有額外做法。不管怎麽說他是有一套嚴格的審查體製。

  (很自信且迫不及待翻查所攜“資料”狀)180個國家,您這個檢測非常簡
單,比方說您想設這個澳大利亞(翻“資料”),您就打那個(指手劃腳)
www.google.com.au,你就可以測測它的檢測。你任何一個,包括丹麥,(翻“資
料”),你打後綴為.dk。你就有意用一個,比方說,free f**king這種惡意,髒
的詞匯,你一檢測,他馬上就告訴你,有些結果被過濾掉了。

  *****************************

  方濱興在視頻中,一邊說一邊迫不及待的翻動手頭資料,好像自己證據十分
確鑿,真的拿到了什麽東西一樣。這架勢也真能把人震住,連我在看節目時,都
認為他說的這些事可能是大致有,最多有些誇張。不過這個chilling effects我
倒是從來沒聽說過,於是回辦公室打開電腦搜索一番。這一搜索不要緊,發現方
濱興何止是歪曲和誇張,根本就是顛倒事實。通篇全是不折不扣的謊言。

  從維基百科上很容易找到chilling effects的條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lling_Effects_(group)
  一讀就知道,首先,這個組織壓根不是google成立的,而是一群“互聯網維
權者”於2001年成立。這些人包括很多法學學者。不過最重要的是,該組織的功
能和方濱興所說截然相反,他的功能不是去檢查互聯網幫助過濾,讓人不許說話。
而是幫助那些受到這種檢查和威脅的人明確自己的法律權益,例如美國憲法第一
修正案和各種知識產權法案給人的權益。事實上,隻要上該組織的網頁就能夠讀
到他們的自我介紹:
  http://www.chillingeffects.org/
  他們首頁開篇就說的很清楚:
  Do you know your online rights? Have you received a letter asking
you to remove information from a Web site or to stop engaging in an
activity? Are you concerned about liability for information that
someone else posted to your online forum? If so, this site is for you.
  翻譯:你明確你在線的權利嗎?你是否收到過信件要求你移除網站上的信息
或者停止參加某項活動?你是否擔心會為別人在你的在線論壇上發布的信息承擔
法律責任?如果有,那此網站就是為您服務的。

  他們還說:
  Anecdot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ome individuals and corporations
are u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other laws to silence other online
users. Chilling Effects encourages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while frowning on its misuse to chill legitimate activity.

  翻譯: 零星證據表明有些個人和公司正利用知識產權和其他法律讓在線用
戶閉嘴。chilling effects組織鼓勵大家尊重知識產權,但對濫用之對合法行為
進行恐嚇的做法進行關注。

  在美國,網站的確有時會因為其內容涉及版權,隱私,名譽等問題收到
cease and desist通知要求撤下有關網頁。例如你的個人網站用了派拉蒙擁有版
權的圖片,派拉蒙的律師就可能向你發出相應的通知。chilling effects的做法
是,鼓勵收到這些通知的人把他們的通知上載到此網站存檔,然後這些材料會被
專業人士,例如法學院學生歸類,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給出維權建議。

  無論如何該組織不是一個幫助搞網絡過濾的組織,而該組織和google的關係
開始於2002年。google作為搜索引擎,會有大量人要求google把某些網站從搜索
結果中撤除。google會把這些投訴送給chilling effects作為資料存檔。

  上麵這些簡單信息,任何懂英文的人通過最簡單的google搜索就能得到,對
比方濱興的說法,其胡說八道的程度駭人聽聞。且不說chilling effects和
google的關係是完全胡扯的,他對chilling effects功能顛倒黑白的描述已經構
成了對該組織的嚴重誹謗,由於這種誹謗甚至是在收視率極高的cc|av進行,
chilling effects完全可以對方濱興和cctv提起法律訴訟。

  同時方濱興還裝模作樣的在手邊放了一摞紙,聲稱那是他組織學生對“180
多個” 國家的google進行的測試,並宣稱除了香港,全部在執行什麽
“chilling effects計劃”,並在遇到該過濾的詞匯時自動顯示什麽“根據
chilling effects計劃,部分結果未予顯示”。通過上麵對chilling effects的
介紹,我們已經明確該組織(而不是計劃)絕對無此功能。當然更可笑的是,我
真想知道,就算有這句話,那也應該是用各種本地文字寫成的,方濱興到底從哪
裏找來這麽些學生,懂得世界這所有180多個國家的本地文字?

  方濱興甚至還提出了具體的驗證方式,他指出,進入丹麥google,輸入free
f**king這個詞,就會得到部分信息被過濾的反饋。那麽好,我們就來試一下,
這個頁麵有進入所有180個(不是180多個,這一點暫且不和方濱興計較)國家的
本地google界麵,

  http://www.google.com.sg/language_tools?hl=zh-CN

  我隨機的點開了十多個,包括一些風格保守的阿拉伯國家的google, 也包括
他提到的丹麥,澳大利亞,輸入free f**king進行搜索測試。結果是,除香港地
區外,全都搜出了大量色情網站,並無一顯示搜索結果被過濾的通知,更別說什
麽chilling effects組織的通知。對於香港,隻是給出了通知說由於啟動了安全
搜索功能(估計是個缺省設置),不雅詞“f**king”相關的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而香港正好還是他說的個別未執行chilling effects計劃的地區!

  分析完畢,我很奇怪,方濱興和cc|av,怎麽就這麽大膽的公開造謠,誹謗
chilling effects組織?這謠言既然如此容易被揭穿,他們為何還這樣明目張膽?
我想原因就是中國人長期被洗 腦,被嚇怕了,嚇壞了,隻要他們作出一副義正詞
嚴,真理在握的架勢,大家就不敢去質疑,所以經常也順利過關了。可惜,這一
招已經用不下去了,有網絡,要獲得信息,獲得真相實在太容易了。

  有關部門教育我們說,網絡上有謠言,所以要管製。從方濱興這個例子來看,
正好相反。造謠的是官方媒體,網絡可以讓你輕鬆辟謠。這,大概才是網絡要管
製的真正原因!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