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05 年春天的故事——在 Lisa 家做 Baby-Sitter

(2010-04-12 18:34:52) 下一個
2005 年春天在我實習的地方,遇到了Lisa 和她領養的中國女孩。

那天,我的主管叫我到實習地的幼兒園體驗生活一小時。我到了幼兒園不多久,進來了一位中年女士和一個亞洲臉孔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看起來像一個中國人。特漂亮,皮膚很白,眼睛又大又黑,約一歲左右。而中年女士卻是典型的猶太人長相。尖尖的鼻子又挺又直。雖然也長著一頭黑發,但一看就知道這小女孩不是她生的。

我自然地跟小女孩玩了起來而忽略了其他孩子的存在。這時她媽媽也跟我聊了起來。果不其然,她才把這小女孩從中國帶到多倫多兩個多月。她還告訴我,其實在多倫多有很多這樣的家庭,他們從中國領養孩子。我想起登陸加拿大那天,在溫哥華機場也看到一些加拿大人抱著剛從中國帶回來的孩子們,這些孩子也該有三,四歲了吧。還有在國內認識的新西蘭夫婦,他們領養的女兒跟我女兒同歲,不知他們回新西蘭後怎樣了?因為隻能在這裏呆一小時,我倆匆匆互換了E-mail 地址後,就道再見了。

大約兩個星期後的一天,我收到Lisa 發給我的E-mail,她問我是否願意教三,四個小孩普通話,他們不想孩子長大後忘了自己的文化, 其實我也正有此意,就欣然答應了。

這時多倫多已進入春天,我的實習也結束了,所以有時間每周去Lisa家兩次,一次是教普通話,另一次是專門為Lisa的女兒做Baby-Sitter一天。Lisa家的窗外有一棵美麗的楓樹,當孩子午睡時,我可以休息一下。無意間看到一本小畫書,隨手翻了翻,書裏的故事卻深深地打動了我。下麵是故事的大概:

在很遠的中國,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什麽都有,但他們卻缺了一樣最重要的東西——爸爸和媽媽,他們全都住在孤兒院裏。在地球的另一個地方,住著這樣一個女子,她也什麽都有,但她也缺一樣東西,一個孩子。一天,她提筆給中國政府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夠收養一個女兒。很快的,她收到了中國政府的回信,信上說,如果她能保證好好地對待這個孩子,她將可以得到一個女兒。她高興極了,買了機票,玩具和尿不濕,迫不及待地飛到了中國。當她帶著領養的女兒回到自己的家時;當她看著孩子熟睡在自己的小床上時,她哭了,她為自己能擁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兒而哭泣,她也為這孩子的親生父母不能擁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兒而哭泣。

小畫書看完了,我的視線也模糊了。Lisa回來後,我告訴她我看完這本書的感受。我說你就象書裏的女主人公。她笑了,笑得很甜,也很幸福。她說,世界上有許多這樣的母親,也有許多這樣的孩子。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識,相知都是有緣分的,中國人是這樣,外國人也是這樣,中國人遇到外國人同樣是這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