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舊金山 Pier 24 攝影展雜記

(2014-05-02 09:01:20) 下一個

San Francisco Pier 24 Photography Exhibition “A Sense of Place"
舊金山Pier 24 攝影展雜記


蟲慶通勤


2014/5/2



在攝影當下危機四伏的險狀下, 讀到《紐約時報》一篇有些危言聳聽的“攝影重新定義- The Next Big Picture, with Camera Optional”的文章: http://www.nytimes.com/2014/01/26/arts/design/with-cameras-optional-new-directions-in-photography.html?_r=0

其中提到了舊金山的 Pier 24 私人攝影博物館。 於是趁來舊金山的機會,在2-18-14這天仔細參觀了這個以前很少聽說過的博物館 – 原來是2010才開展的:

http://www.pier24.org/

http://www.pier24.org/exhibition/current.html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 A Sense of Place, 策展人精心策劃,效果非常,嚴重推薦! 有很多掛牆的巨幅大作,囊括 Jeff Wall, Gursky, Edward Burtynski, Todd Hido, Paul Graham, Wolfgang Tillmans, Thomas Demand, Stephen Shore, Robert Adams等人的作品,非常震撼。這麽多攝影大作同時集中展覽, DC 的 National Gallery比不上, 芝加哥藝術館的攝影部遠遠不如, 應該比MOMA也強很多。

這個Pier 24 是純私人辦的。 一位投行賺了錢的老板Andy Pilara從2003年開始,收集了很多攝影,決定拿出來給大家分享。於是自己出錢向政府租地、裝修、再雇人,而且不收門票。但是每天隻放60 人,因此需要預約。我去時不知道,網上登記時才發現需要提前很多時間。幸好電話中被告知每天都會有人cancel,總算補額去成了。

這次展覽辦到2014年5月,然後裝修兩個月,再辦新展。想看的童鞋請抓緊 – 每天放60人,周末不開。“The museum admits only 20 visitors per two-hour time slot (10 a.m.-noon, 1 p.m.-3 p.m, 3:15 p.m.-5:15 p.m.) from Monday through Thursday, along with a few small school or museum groups, and reservations must be made online. A glass door at the entrance is unlocked only after your appointment is confirmed via intercom.”

1. Pier 24 展館前
01-_S415825
2.工作人員有些是volunteer, 一個UK 的女士以前做攝影經紀人的,還有一個荷蘭來的攝影師,和他聊了很多,告訴了我內行才知道的很多看的門道。
02-_S575858
3. 第一個展題是空間、尺度的主題。 巨幅彩色照片,讓人身入其境。

拉丁裔的Cinthya Soto。3x16 張放大的彩色6x6 膠片。

03-_S705878
4. Cinthya Soto。 局部尺寸。

04-_S785887
5.
Cinthya Soto 前的兩位拉丁朋友。

05-_S885903
6. Andreas Gursky。

這位Becher 夫婦typology的大弟子,是秉承 ”拋棄美麗自然風光,關注人工社會景觀” 的主張。

有人(Peter Galassi)說Gursky是可以像帕拉圖一樣將極複雜事物成功地高度簡化(如Platonic Solids), 同時也像亞裏斯多德一樣百科全書、海綿式地把所有事實囊括。

06-_S625864
7. Andreas Gursky

07-_S845897
8. Edward Burtynsky.

這位是當代的 Ansel Adams。

08-_S016001
9. Rinko Kawauchi川內倫子

(from Exhibition Catalog)

Witnessing the landscape completely burnt to pitch black, I was seized by the illusion that I myself had burned up. It was a refreshing sensation, as if the self I had been, up until that time, was no longer. I had been reborn anew.



09-_DSF6238
10. Robert Adams

以Denver為基地的西部風光大師,專注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70年代的 New West 西部作品,標誌著 New Topographics 的崛起,曆史性地打破了 Ansel Adams 唯美風光、感歎自然的緊箍咒。

10-_DSF6178
11. Robert Adams

11-_DSF6176
12. 在Robert Adams的前麵

12-_DSF6179
13. Jeff Wall, “In front of a night club”

這是一張巨幅lightbox,像機場大廣告,靠背後日光燈照亮成巨幅幻燈片。

初看讓人覺得是一般的街道抓拍。但稍微一留神,就覺得不對。

這麽大的畫幅,遠看構圖複雜完善、耐人尋味(這點像135),近看細節豐富(這必須是大、中畫幅),但遠近都被景深概括(那一定是小光圈)。

但這又和抓拍型的瞬間構圖、快拍矛盾。

原來,這是那種工程浩大、拍電影似的博物館攝影。構思是通過實際街拍的照片取得,然後按圖在工作室搭建場景,雇了40個群眾演員,精心選取服裝道具,加上很浩大的燈光,仔細擺拍,隔天拍一次,總共花了一個月拍出來的。這幅攝影一共花了作者一年時間。

Wall以學藝術和藝術史博士的出身,攝影之前作過很多現代畫。70年代就做好的決定,要獨樹一幟,目的是達到舊時宮廷畫的視覺效果。 他的出發點,是要突破當時Walker Evans, Robert Frank, Gary Winogrand, Stephen Shore已經達到的記實型攝影的頂峰。目標是衝出攝影尷尬的ghetto生態,而和已有幾百年曆史的巨幅繪畫爭高下。

內容是 壓縮板的人間鬧劇和社會上種種爭鬥的反映,也有些或者隻是對人類同伴發自內心的喜好。這是在二十、 二十一世紀效法十九世紀Manet 和Seurat 描繪當代人生活的繪畫方法。

記得街拍大師森山大道把自己比喻為狗。 Wall 覺得與其像狗一樣四處晃蕩,等待、抓拍機遇扔出的幾塊主體、構圖完美的骨頭(那誰也這麽說的), 不如自己搭建場景和瞬間來實現理想的主體、構圖。

擺譜做假,對他絲毫不成問題。因為除了攝影,視覺藝術如繪畫、雕塑等,從來沒真實過。依他的觀點,擺譜、擺拍挺好,能讓攝影向其他視覺藝術看齊、皈依。

這種巨幅攝影的作為也為後來Becher 派的 Gursky 等、美國的Greg Crewdson、Philip-Lorca diCorcia開了先路。

13-_DSF6240
14. Jeff Wall. 局部。

14-_DSF6242
15. Jeff Wall. 局部 + 觀眾。

我拍得不好,但也許能看到那位穿西裝、與青年們格格不入、局外人的中年賣花人這一重要看點。

15-_DSF6261
16. Thomas Demand

也是以假亂真、現場感很強的巨幅照片。

16-_S645866
仔細一看,還是有些不對勁。 不是Walker Evans那種對雜亂現實充滿感情的記實,相反,色彩、質感、空間平衡,一切都太幹淨、光滑、完美。

Thomas Demand 是雕塑出身。這是他用紙板按實物大小作的雕塑(搭積木、辦家家?),然後用大畫幅拍出的照片記錄。

按照觀念藝術的路數,藝術家的貢獻在於構思、想法、理念,而非物化 – 當年掙紮中的純粹的觀念藝術家堅決反對被招安,反對作品實體被有朝一日貼上標價商品化, 所以用攝影、錄像記錄創作思路、過程或作品後,原作一律銷毀!

這也很現實,哪有那麽大地方存放一件件巨大的物件?




17. Thomas Demand。 Tikrit, Iraq. 薩達姆。侯賽因的廚房

這是作者按照片+想象,拚搭出薩達姆被抓獲時住所的廚房。

17-_DSF6254
18. Lucia Koch. 也是房間大小的巨幅。

這是用鏡頭從spaghetti 盒子內拍的關於空間、光線的思索。

想象力豐富,似乎是要挑戰我們關於生存空間、工業製品的一貫思維。

18-_S655867
19. Wolfgang Tillmans. Summer Still Life, 1995.

似乎懶懶散散,不經意隨意拍的小景, 實際上是仔細、嚴謹擺設的結果。這麽漂亮的靜物,俺擺不出、拍不出。

這是那種beauty in the banal、反叛青年派的. 認為美景不需要跋山涉水、不需要豪華奢侈、不需要時裝美豔, 是可以隨意找到或製造出的。

Tillmans 是雕飾、工業設計出身,也做過時裝攝影師。

19-_DSF6252
20. Todd Hido. 舊金山灣區的瑰寶級人物。

有些傷感,憂鬱,又很 羅曼蒂克.

20-_DSF6250
21. Todd Hido.



21-_DSF6195
22. Todd Hido. 非常的 melancholy。

好些靈感來自晚上在SF、Bay area 開車轉悠所看到的大霧下的房屋、燈光。新版 Raymond Carver 的小說都是用他的攝影作封麵。
22-_DSF6193
有空還可以看看他的很精彩的仕女私房照-和其他大濕一樣,似乎也是在廉價汽車旅館,拍網上找到的不認識的模特陌生人。



23. Paul Graham. 從街拍出發,變成了當代藝術。

(from Exhibition Catalog)

“You don’t need a multiplicity of images. You show what happens, then what happens next. And so you shift your focus.” “What you thought mattered shifts quickly and transforms itself into another thing that matters for that instant.



23-_DSF6221

(他的網站上,有一篇“The unreasonable apple” ( http://www.paulgrahamarchive.com/writings_by.html), 猛批 Jeff Wall、Thomas Demand 那種觀念式的博物館攝影。



24. Stephen Shore. 他的8x10大畫幅攝影,都差不多是 comfort food 了。

(from the Exhibition Catalog)

To see something spectacular and recognize it as a photographic possibility is not making a very big leap. But to see something ordinary, something you’d see every day, and recognize it as a photographic possibility – that is what I am interested in.


24-_DSF6224
25. Lee Friedlander。 也是 comfort food.

看似容易,做起來難。 俺在車裏也搗鼓過很多次,達不到他的水平。


25-_DSF6283
(from Exhibition Catalog)

Friedlander’s road pictures, taken over the past decade, are about three things central to his life: the American people, the landscape, and photography. He uses his rental car as a deceptively simple framing device, borrowing the built-in borders of its rear-view and side-view mirrors, windshield, and side windows. The result is a collection of brilliant observations about American people and places, their idiosyncrasies, eccentricities, and obsessions, and his love of all.

(Elisabeth Biondi, 2010)




26. John Chiara. Embarcadero at Interstate 80, 2013.

這是 Pier 24 commission 的作品。

27-_S585859

(和幾位攝友討論後的其他觀感)

Cinthya Soto的巨幅很漂亮。 雖然感覺是和 Walker Evans 的一樣親切,但卻有身臨其境的獨特的感覺,一切似乎伸手就能摸到。

Wall 的街拍的確很震懾。 近看遠看, 不光是那種有無限細節的大幅, 而且有傳統街拍的迷惑性、不確定性, 再加上一些或隱或現的張力、社會引申, 的確很耐看。

攝影的將來是在網絡還是牆上,的確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網絡把傳統攝影的dissemination這個最關鍵的環節的成本代價問題徹底解決了, 但是視頻、聲頻, immersion、投影、雕塑、 3D printing,蜂擁而來,是不是逐漸取攝影而代之。。。

關於攝影的將來, 上次和芝城兩位掃街大濕去聽過 NYT文中提到 MoMA Quentin Bajaj 攝影主任的一小時報告, 很有啟發。 他的重點將是挖掘外國、全球化 ,特別是關注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的攝影(法國人有很多非洲殖民地,所以比較敏感?), 以及與別的藝術形式整和。 總的來說還是比較膚淺, 不象當年攝影出身Szarkowski 老主任那樣,雖然後人覺得他比較保守,但他的確有那種定乾坤的洞察力。

這似乎是這類學藝術史博士的統病: 對攝影感受不是很透骨, 又想有所作為,就把文化理論界的東西再翻一遍, 沒有自己原創、深刻的思想, 最後恨不得把攝影取消, 融入當代藝術之中。 倒是很佩服學藝術史出身的 Wall,有主張,再身體力行, 打出一片天下。 不過據說MoMA 大環境就是這樣, 大主任不是藝術家而是哈佛伊斯蘭文化博士,全力推行這一套。 我們這邊Art Institute 的攝影主任也是類似的人。 很可能攝影在他們的帶領下就會消亡了,

不過一定還會有別的 judgement seats。。。

再加一張展覽外的Todd Hido  淑女私房照, 再 sentimental 一下.


 



YN 大濕的博克裏有很多背景資料、連接: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0476/100451.html


特別感謝之前SF討論的朋友。

謝謝點看,請提意見!
[flickr images are scripted by http://yourflickr.daliphotography.de/wxc.php]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