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發生災害,為何總是號召百姓捐款

(2010-04-14 17:26:05) 下一個
國家發生災害,為何總是號召百姓捐款

打開電視、網絡、報紙,隨時都在宣揚捐款,全國建立的捐款箱已打數萬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捐款運動,仿佛誰不捐款,誰就不愛國、不愛民,被人痛罵.

昨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不到7歲的幼兒園孩子拿著幾百元壓歲錢做捐款,媒體大肆宣揚,連小孩子都捐款了,你能不捐嗎?而小孩子腦海裏又有多少地震的概念呢?又看到一個病兒的家長把募集給兒子看病的錢全數捐款,而且自己還拿出500元,捐款運動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甚至自己老娘生病,都舍不得拿錢醫治的人在媒體的心理轟炸下,把錢投進了捐款箱。

每年的大災我們這些百姓自然少不了,多則捐出一個月工資,少則幾百元。捐款是種善舉,如果把它作為一種政治宣傳或一輪新的圈錢,在高潮冷靜之後,難免有失落之感。

四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樹,是天災,無可避免,國家和群眾在救難本身上,做得都無可厚非,但一味的把救難等同捐款,也就失去了救助本身的意義。

大地震,誰是最終的受難者?是那些百姓。他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手臂、失去了房屋、失去了財產、數百萬人將來的生活無從著落。而國家又失去了什麽?無非象當年唐山一樣,建設一個新汶川,擴大了內需,為很多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中國缺錢嗎?壟斷企業中石化每年利潤上千億,政府每年6000億用在了官員們的小轎車和一餐餐當作負擔的餐宴上。中國的政府官員是世界上過的最奢華的政府官員。6000億需要老百姓捐多少錢才能夠滿足?一個世博會就要花4000億,買美國國債就上萬億,救災就要老百姓從本已空扁的口袋裏掏錢嗎?

中國的即得利益集團缺錢嗎?

房地產政策再次創造了一個暴富階層,又一次決策者權利和投機者的完滿結合。21世紀開始席卷全國的“圈地運動”和隨之而來的房地產投資高潮,使富人的隊伍迅速崛起並壯大。這種財富的積累,是靠侵占被拆遷戶和國家的利益,後期是靠成千上萬的購房者用幾十年的血汗錢維持的暴利。各地的政府官員們成為此項運動最積極的推動者,廉價出讓土地使用權,荒唐之極。

房價一天一個價,即得利益集團賺得腰包鼓鼓.為什麽牽涉到百姓的根本利益政府不聞不問,每當國家發生災害,政府就盯著百姓本已幹癟的錢袋呢?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近三十年了,中國經濟因此也確實有很大發展,但誰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當然不是普通百性。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成就了一個暴富階層,少數人富裕是以犧牲大多數人利益為代價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