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有三個龍城,分別是太原、常州、柳州。

(2010-04-12 02:30:47) 下一個
中國有三個龍城,分別是太原、常州、柳州。

常州:
龍城之稱來源於傳說:很早以前,常州城西北,有座九龍山,山上有座古廟的當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他夢見龍王的九太子,請求他協助把前來搶占山頭的八位兄長趕跑。於是弘智和尚召集僧眾集中在大殿,擊鼓撞鍾。協助九太子打退了他的八位兄長。當天晚上,九太子又走進了弘智的夢裏,原來經過激戰,兩條為首的惡龍已逃往宜興的山裏,另外六條龍都逃到了常州,九太子希望弘智能去安撫他們,希望六條龍能造福百姓。弘智一夢醒來便打點行李趕往常州,並在城裏散布了六龍已來到常州的消息。於是老百姓就造起龍船,五月初五那天在白雲古渡,賽起了龍舟。從此,五月初五劃龍船,“雲溪競渡”的風俗就流傳了下來。常州也被稱為六龍城、龍城。

此外,常州府古城池城牆內地形如龜,在古代有龜為龍子的說法,故地形說也成為支撐龍城的一個史料清朝年間,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次次訪問常州,並在千年古刹天寧寺門前立碑,親書“龍城像教”,至今仍然立於市中心延陵東路,成為常州作為龍城的一處史實。

太原:
中國把皇帝稱為真龍天子,有2500年曆史的太原是因為出了多個皇帝被稱為龍城。

傳說中的:
帝堯曾建都晉陽
大禹曾建都晉陽
周成王桐葉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

史實:
趙簡子,趙襄子以太原為基地成就戰國七雄。
漢文帝劉恒八歲來到太原為代王,16年後即位並開創文景之治,成就西漢盛世。
漢景帝劉啟出生在晉陽。
司馬氏先被封為晉公,封於並州,晉封為晉王,因此立國號為晉。
劉淵以晉陽為據點建立前漢。
前秦苻丕在晉陽稱帝。
北齊高歡、高洋父子以晉陽為基地,建立東魏、北齊。
隋煬帝楊廣即位前為晉王,封晉陽。
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號稱“太原公子”。
唐高宗李治為晉王,封晉陽。
武則天為並州文水人。
李克用、李存勖從太原起兵建立後唐。
李存勖也號稱“太原公子”。
石敬瑭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晉
劉知遠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漢
劉崇在太原建立北漢。
孟知祥為太原尹、北都留守後入蜀建立後蜀
孟昶出生在晉陽城。

柳州:
秦屬桂林郡,唐貞觀八年(634)始定名至今。清如漓江宛如玉帶的柳江穿城而過,因“八龍見於江中”而被稱為“龍城”;

南朝梁代大同年間,南方的馬平郡即今柳州市,始有傳見“八龍見於江中”,柳江周水因此改名為龍江,於畔建龍城縣即今柳州柳城縣。唐貞觀年間約公元634年,馬平城址遷於今柳州河北半島城中區,依柳江而建,故名“柳州”,此始,柳州稱“龍城郡”,柳宗元的詩句中也稱柳州“龍城郡”,上下相習,龍城柳州成為曆史的凝固。宋徽宗時,柳州郡號“龍城”成為沿襲定製,《宋史》:“柳州龍城郡”。從曆史的角度說,雖然朝陽或者其他地方或曾名龍城,但是絕對沒有這個郡稱,加上朝陽市並非地理上原來的“和龍城”“龍城縣”,所以公共認可的曆史和文學認為龍城是柳州的一個別稱。文人騷客的詩句也似可為證,元陳孚《柳州道中》:“荒哉秦象郡,痛矣柳龍城”,不一而舉。柳州的龍文化可以很明顯的體現在各個地名上麵,柳州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名“龍城路”;多處名勝風景名字與龍有關,“龍潭”“老龍岩”“龍壁山”等,不難發現柳州人對龍的特別感情。至於其他的各個地方別號“龍城”,實乃牽強附會之舉,缺乏曆史根據和淵源,龍城柳州,隻此一家,別無分號。

龍城:
匈奴的著名城堡。匈奴族在龍城祭祀龍神故名龍城。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