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2010-07-07 13:11:40) 下一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話是他老人家說的。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看得懂嗎? 哈哈

是這樣的,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 了仁道,還怎麽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裏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麽“道”?合法之道。 說到底,也就是仁義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生活的原則。 所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 之時,都絕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和原則。用孟子的話來說,還是那 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當然,這裏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則。對於那些“跟著感覺 走”,甚至“過把癮就死”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麵對激烈的竟爭,弱肉強食,爾虞我詐,隻要能達到目的,不擇 一切手段,還有什麽仁道的原則可遵循呢?如果說有,那也是 “盜亦有道”的原則——目的就是一切。 這已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選擇問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