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華爾街的老板們譽為“華人印鈔機”江平:不跟華爾街起舞

(2010-09-05 15:18:34) 下一個


躋身“百位頂尖交易者”

  與索羅斯、巴菲特、羅傑斯等全球金融投資圈內響當當的大牌們相比,江平更像是個潛在華爾街職業投資圈水底的投資高手。
  他的聲名鵲起源於美國專業雜誌《交易員》月刊的一份榜單。根據該雜誌2007年4月的評比,賽克資本管理公司(SAC)董事總經理江平以1億至1.5億美元之間的年收入躋身“百位頂尖交易者”。
  這是這份全球金融精英名單裏,第一次出現華人的名字。
  40多歲的江平書生模樣,略顯瘦削,目光炯炯,帶著時刻處於火線的那種警覺狀態。這個1981年的揚州高考狀元,現在被華爾街稱作“深不可測的人”。
  華爾街——這個全世界投資者眼中的聖地,在江平看來卻是另一幅圖景。
  “他們推薦的買進賣出,有時是根據自身的利益而定。” 江平提醒投資者對華爾街要保持警惕。
  有時候,華爾街對看好的投資公開宣稱“不值得投資”。例如,它壓低中國銀行業的價值,卻趁此機會悄悄地大量進倉,最後獲取暴利。它過去看淡中國石油行業,但股神巴菲特將幾十億美元的中國石油股票出手給華爾街的經紀人後,有些人一反常態,強力推薦中國能源業,就是想以更高的價格出手給投資者。5年前,新興國家市值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投資價值很高,但華爾街卻告訴人們不要買新興國家的股票。
  因此,他認為,投資者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要跟著華爾街起舞,隻有這樣,才不會上當受騙。
  江平自己則始終保持與華爾街主流的距離。他永遠都在獨立思考,常常有逆市而動的大膽舉動。
  1999年,美國經濟如日中天。但是,江平預測,美國的高科技泡沫會很快破滅,會不得不降低利率,而且其降息幅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將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
  江平決定兩路出擊:一路兵力集中做多兩年到三年期的美國國債,同時做空美國長期債券。他認為聯邦儲備委員會減息會觸發短期債券大幅升值,而弱勢美元會阻嚇國際投資者看多美國長期債券。另一路兵力集中做空美元。結果,他贏了。
  他靠自己的團隊對數據進行獨立分析,基本不看華爾街的分析報告。目前,江平率領的賽克全球投資團隊約有20人,每人負責一個領域。江平每周閱讀自己團隊成員厚厚一堆的研究報告,有的時候研究報告太多,時間緊張,他就在邊走路或邊吃飯時讓研究員在電話中讀研究報告。
  江平不認為自己是天才或者非常幸運,能取得成績不過是做事比較專注投入的結果。他長期保持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每天睡四五個小時。頂著賽克董事總經理頭銜的江平,仍然保持著一線交易員的作風。在他的辦公室裏,甚至沒有一個玻璃門隔開的單獨小房間,而是與團隊其它交易員、研究員坐在一起。他的辦公桌上有8台電腦顯示屏,各種金融數據庫和技術圖線閃爍不停,一台直線電話通往世界各主要交易市場。這就是他的陣地。

  從化學博士到華爾街精英

  也許人們不會想到,江平,這位如今華爾街年薪1億美元的頂級精英人物,是半路出家,以化學博士的身份進入金融界的。
  江平是江蘇省靖江縣人。1978年,不到13歲的他來到揚州中學住校讀高中。1981年,以揚州地區高考狀元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係讀書。1989年,他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1993年到斯坦福大學讀金融博士,從此走進金融界。
  雷曼兄弟是江平華爾街生涯的起點。最初,他隻是一名技術模型研究員。但研究員並不是江平真正想做的。“華爾街對中國人有武斷看法,認為我們數學好,會計算,但做不好生意。所以我進華爾街後,想的就是怎麽在公司內部重新找工作。”
  1995年,公司的拉美外匯交易部因墨西哥比索貶值受損,拖累公司信用評級,是當時公司“最糟糕的部門”。一次偶然的機會,江平進入該部門,被指派去做在旁人看來生存機會幾乎是零的比索交易。通過自己的觀察,江平決定做多墨西哥比索長期期權、做空比索短期期權,在短短一年內將雷曼公司拉美外匯衍生品帶入市場前五名,他也因此被提為高級副總裁。
  現在,身為賽克公司董事總經理的他,期望與該公司總裁科亨合作,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投資者,共同創立一個新型基金。“這種基金將把投資者放在第一位。我們將在最具投資價值的國家,挑選具有長期高回報的股票、債券、貨幣及期貨,既做多,也做空,適度利用杠杆作用,也利用金融衍生品進行對衝。”




江平:一個交易員的紐約傳奇


能進入紐約的跨國公司,成為年入數十萬元的白領,是無數年輕人的夢想。然而,他炒
掉了世界著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股神巴菲特稱他是“奇才”,就連好萊塢明星甚至美
國議員,都爭著和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中國人交朋友。


2008 年4 月初,中國人江平以1650 萬美元的“天價”,買下了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
西側的SUPK豪宅,成為小野洋子的新鄰居。此事立即引起《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
體的關注。其實早在去年,他就創造了年賺1億美金的神話,被華爾街的老板們譽為“華
人印鈔機”。

在“雷曼兄弟”公司當上交易員

江平是江蘇靖江縣人,1981 年,不到16 歲的他就以揚州地區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
中國科技大學。1989 年,他揣著2000 美元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
後又到斯坦福攻讀金融博士,因為這才是他的真正興趣所在。
在江平眼裏,華爾街是個神秘而又充滿誘惑的地方。這裏跨國銀行林立,它控製著
全世界超過半數以上的財富,是個名符其實的金融帝國。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件趣事,
一位致富心切的美國青年在一次聚會上巧遇“股神”巴菲特,便鬥膽上前求教:“像我這樣
的年輕人,在美國幹哪一行賺錢最多最快呢?”這位投資大師笑著說:“很多聰明的年輕
人都問這個問題,我隻能一隻手捏著鼻子,另一隻手指向華爾街。”巴菲特雖然不喜歡金
錢的“銅臭味”,但他不得不承認,華爾街仍是最容易實現發財夢的地方。
在這裏,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分析師,年薪就可拿到 6 萬甚至10 萬美元。如果能
成為交易員,薪水更會達到前者的數倍。除此外還有數目驚人的分紅。如此豐厚的回報
吸引了無數“淘金人”。而江平真正步入華爾街是在 1995年,他簽約世界著名投資銀行
“雷曼兄弟公司”。最初隻是一名技術支持部門的普通員工,但江平真正想做的是一線交
易員。“華爾街對中國人有武斷看法,認為我們數學好,會計算,但做不好生意。所以到
這裏後,我想的就是怎麽在公司內部找工作。”
江平設計的一種交易模型,因實用價值極高,為公司贏得大量利潤,也給老
板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他終於如願以償地成了一名交易員。
交易員,顧名思義就是在金融市場上不斷地交易,買入賣出賺取利潤的人。他
們涉獵的市場可以是原油、黃金、股票、債券,甚至是指數、貨幣、農作物、工業原
料,以及上述載體下的各種金融衍生物。
起初,江平被分配到公司業績最差的拉美外匯交易部門。這一年墨西哥爆發經濟危
機,眾多投資者紛紛撤離,導致比索對美元的比價大幅下跌。經過認真調研,憑著對數
據獨特的敏感性,江平發現墨西哥貨幣被嚴重低估,有著強大的升值空間,於是他大舉
買進。果然,挺過危機後,比索強勁反彈,江平負責的拉美外匯交易部,也一舉成為雷
曼公司最賺錢的部門。
從 1995 年至2004 年,全球著名經濟危機一波接一波。但是,江平的投資業績一直
在三四成到一倍以上,成為雷曼公司貢獻最大的交易員之一。但這位“送財童子”得到的
報酬,卻與他的付出不成正比。
按照華爾街的規矩,基金經理的分成一般是業績的 10%到15%,但江平的分成還不
到這個比例的三分之一。他說,“我主要是不會替自己講價錢。”

華爾街最能賺錢的華人基金經理

在雷曼服役 10 年間,江平雖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但通過這段時間的磨練,他
已然成為華爾街上一匹“千裏馬”。而他的“伯樂”也在這時出現了。2004 年底,江平計

離開雷曼兄弟公司回中國發展,同時就近照顧父母。賽克資本投資公司的主席兼創始人
科亨卻聞訊趕來。
他們在曼哈頓的一家意大利餐廳吃了飯。 江平告訴科亨,他在華爾街看到太多的陰
暗麵,決定退出江湖。但是,科亨發現江平身上“有著超級交易員的潛力”,極力勸他不
要放棄,並開出優厚條件力邀他加盟賽克。更令江平感動的是,對方一見麵就送來了大
禮。“我從來沒有一下子拿過那麽多現金,而且沒有任何壓力。”江平說,他在雷曼工作
多年,每年幫助公司掙 1 億多美元,也沒有一次拿過這麽多的獎金。科亨讓他有一種
“異鄉遇知音”的感覺。
2005 年春節,他和太太帶著兩個在美國出生的兒女,回到江蘇老家和父母一起過
年。這是他過的最快樂的一次春節。回到美國後,江平向雷曼公司遞交了辭呈。他說,
華爾街的人跳槽很常見,像他這樣業績很好、收入很低且一呆10 年的人很少。老板極力
挽留,拿出近千萬美元的留聘獎勵,包括現金、提高的分紅和貸款等,但是,江平不為
所動,因為這一切禮遇來得太遲了!
2005 年 3 月,江平正式去賽克公司,投資七國集團的外匯、指數、拉美外匯、債
券和歐洲信貸,但一開始並不順利,虧了七八百萬美元。他感到了一定的壓力。不久,
賽克主席科亨請他到家裏吃飯,同時被邀請的還有美國前總統裏根的經濟顧問。看到他
情緒不好,科亨對他說:“不要擔心,我並不了解你做什麽,但是我了解你這個人,我相
信你定能夠做好!”結果,他當年就成為賽克最出色的基金經理之一。
作為一名來自中國的專業投資人,江平一直關注祖國的經濟發展。 2005年,中國股市已持續多年表現為熊市,投資者怨聲載道,江平卻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已經來臨”。當時,許多優質股票市盈率不到10 倍,而公司盈利每年都增長兩到三成。銀行利率不到 2 %,巨額存款有可能轉入股市,從而引發一輪大牛市行情。
他開始對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進行研究,發現這些公司的股票被嚴重低估。2006
年初,江平重點把業務擴展到中國股市、亞洲股市以及全球的石油和能源股票。但在當
年的年中,新興國家的國債和股票遭到重創。是退是進,當時議論紛紛。但是,科亨力
排眾議,全力支持江平繼續做多。結果, 2006 年底,江平的收益接近翻番!
其間,他還斥巨資在上海等地投資房地產,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2007 年,在美國金融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憑著超人的投資天賦,江平仍幫賽克賺了個盆滿缽盈,僅他個人的分紅就超過 1 億美元。被美國著名的《交易者》雜誌評為“百位頂尖交易者”。因其投資業績遙遙領先於許多上榜的同行,江平甚至被股神巴菲特稱為“奇才”,並成為該榜單曆史上首個問鼎百強的華人。




  
  江平1981年從揚州中學高中畢業,並以當年揚州市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其後先後在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讀研,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繼續讀研,讀的是物理化學研究生,後來又讀博士,接著又在斯坦福大學攻讀了金融博士,現為美國對衝基金賽克(SAC) 公司基金經理,從事全球投資,很有建樹。

  江平在其新書中對其信奉的長期與平衡的投資準則,對我們普通投資人而言,亦頗具參考意義,與各位共享:

    投資準則

  1.樹立勞動致富的人生觀
  古今中外曆朝曆代隻有極少數人可以不勞而獲。普通老百姓應在本職工作上精益求精,依靠辛勤勞動而致富。炒賣股票不屬於勞動。不少人本是勤奮節儉,但總是擔心別人不勞而獲賺大了,華爾街(泛指) 很善於投其所好,以小利相誘,終將其血汗所得竊為己有。

  2.保衛勞動果實以死守不戰為上策
  絕大部分人不可能真正弄清市場規律,不可能識破華爾街圈套,千萬不要盲目自信而進入市場,更不要相信華爾街經紀人的花言巧語,自己辛勤所得應守護好。

  然而不戰並非不做事,並非將錢壓在床底,或是簡單存入銀行。指數化投資屬於防守型的好策略,按月有規律地將部分收入投入股市也是好辦法。關鍵是不要受華爾街影響,不要受媒體影響,不要受左鄰右舍影響,要持之以恒地進行指數化投資。

  有道德的職業投資者拿著別人的錢,也應當成自己的錢一樣保守,在弄清情況之前主力資金不要輕易出擊。

  3.投資行業是一種特殊勞動
  其特殊性在於,行業門檻很高,很不容易進,但進去後並不難。濫竽充數者不少,日子也都不錯。當然,象其它行業一樣,做得好也不容易。不過這一行做得稍好一些的,收入之高與其付出似乎不成比例。

  醫生要為病人解除病痛,廚師要做出可口飯菜,才能算勞動。華爾街所謂職業投資,絕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指幫投資者賺錢,而是指從投資者手中圈錢,不管賺了賠了,都大收一筆手續費。華爾街將職業投資美化為每個基金經理都絞盡腦汁為投資者賺錢,與真實情況大相徑庭。實情更接近於江湖郎中兜售靈丹,自稱包治百病,或是廚師畫餅與人充饑,帳單上卻寫上美味佳肴的價錢。

  商學院MBA學投資,大部分人並不想像普通投資者那樣,將自己的錢來炒作股票,望眼欲穿,期待股票大漲,而是想削尖腦袋,進入華爾街,學會圈錢之術以致富。

  4.九死一生,百煉成鋼
  與死守不戰的戰術相比,業餘投資者95%以上虧錢,職業投資者90%以上虧錢。當然,職業虧錢者,仍可靠其“勞動”收取管理費而致富,隻不過在行業內,他們得不到尊重而已。

  如何成為那不虧的10%?如何成為1%?天賦、機遇、勤奮都很重要。但在投資這一特殊行業,這些詞也許有一些特殊意義。做工種地,教育科研與交易投資所需的聰明都不一樣。在自己行業也許已是極為出色,但進入投資業後仍應以哀兵姿態,以守為上。對普通人來說機遇也很難得到,碰上了要珍惜。至於勤奮更不可膚淺地理解。若是死盯屏幕,輸了錢想翻本,則越勤奮越糟糕。也可以說一般人的聰明勤奮,在投資這一行未必管用。

  世上很多行業都有“子承父業”之現象。即使是很殘酷的打仗這一行,父子名將也不在少數。但投資這一行竟找不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子承父業”。索羅斯的大型對衝基金是由其子接任總裁,但其子什麽都管,就是不管投資。美國最大共同基金富達投資集團(Fidelity Investments),老板約翰遜曾是明星基金經理,其女也將繼承父業,但她隻做過很短時間基金經理。她的接位,頗有英國王子也要當一年兵再接位的味道。

  子女不願承父業,至少不願承事業中最難、最殘酷的那一塊,這對想進入這一行,並希望投資賺錢致富,而非圈錢致富者,應算一個警鍾。想要成功,要有一定的天分,機遇,要廢寢忘食,要有韌性,要有頑強的意誌,要有耐心,要細致入微。最後萬事俱備了,東風也起了,還要作好九死一生的打算。

  如果在看了以上警告後仍想走投資賺錢(而非圈錢賺錢)這條險路,下麵我的一些心得可能會有些幫助。

  交易過程需要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反複循環,以至無窮。理論方麵,我個人從以下幾類訓練中受益較多。

    數學類
  四則運算。撲克牌算24收效很好
  開根、乘方、指數、對數、複合利率
  線性優化,基本統計

    經濟、金融類
  微觀、宏觀及國際經濟學
  貨幣市場(Money Market, Marcia Stigum 經典)
  衍生物(John Hull 經典)
  經濟與金融曆史

    實用類
  1.彼得.林奇(Peter Lynch,Beating the Street)
彼得?林奇很可能是金融史上唯一一個大規模投資靠選股而打敗華爾街的投資專家。他並非名校畢業。想模仿他的人應看一看他四十歲時的照片,然後問問自己及家人是否也願意在40歲時變成那樣。

  2.傑克.許瓦格(Jack Schwager)
  許瓦格寫過很多書,都值得反複看。

    其它書籍
  開卷有益,知識麵越廣越好。大部分書可速讀,但也有些必須精讀,各人可根據具體情況。非專業書中,我喜歡反複看,書翻破了再買了看的,以“毛澤東選集”與“金庸全集” 為首。現在沒時間看書了,靠鍛煉時間反複聽兩個評書,一個是劉蘭芳女士的“嶽飛”,一個是袁闊成的先生“三國演義”。以正克邪、將計就計、以弱勝強等人生觀和交易觀,也得益於這些書籍。精讀幾十遍的故事,每次再聽,都有新的體會。

    各類活動
  現在的教育體製,太注重讀書,甚至鼓勵讀死書。生活中自有學問。打工種地、文娛體育、三教九流,都應盡可能有所了解,有所參與。我小學時功課不重,學校經常組織學工學農學軍。這些經曆,對於日後以常識分析經濟運作,看穿華爾街煙幕,很有幫助。

  即使有些活動不登大雅之堂,隻要把握得恰當,也會有益,甚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我做交易,得益於像棋、圍棋自不必多言。但從小學至研究生,打牌、打麻將一直沒有停過。算牌、記牌、分析對手的習慣,在那時就已養成。麻將桌上,人人想贏怕輸,牌內牌外同時下功夫,贏了的想套現,輸了的想翻本。我在墨西哥比索交易過程中與對手都很熟,不少對手身上都有當年“麻友” 的原型。

    高深理論類
  高深理論有沒有用?肯定有用。但我幾乎拿了兩個博士,所學的高深東西,對找到工作有用,但並未直接對交易起到多少作用。這些理論最大的作用是,當一班華爾街總策略師、總分析師、總經濟師抖出他們的名校學位、顯赫經曆,順口引用“隨機微分方程”、“GARCH”、“多元回歸宏觀預測”等名詞,我可以冷眼旁觀其鬧劇。這些人當中有少數是高手,而且也算正派。但大部分人並不真懂,且對投資者常懷歹意。這些理論,我當年就學得比他們好,他們騙不了我。隻要自己功夫正、功夫深,對手以陰毒功夫來襲,可叫他自受其害。一般人如沒學過這些理論也不要怕,華爾街宣傳機器開動時,將耳朵塞上即可。

  有很多關於市場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的好書,其交易原則我早年也都看過,不少也同意。有心做交易員的讀者,應將這些書全都看過來。但必須從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法則來。我想要強調的是兩個字:平衡。平衡這兩個字用於生活,用於交易都有好處,下麵僅僅是舉些例子。這些原則說起來容易,自己也很難全做到。

  1. 人生的平衡
  胸無大誌、不求上進固然不可,強求功名也同樣不可。投資與交易(不同於圈錢)這一職業,一方麵有其驚險刺激點石成金的魔力,另一方麵,世上竟無一人子承父業,可見其必定有得有失。

  2. 戰略與戰術的平衡
  戰略上要自信,要有打敗一切敵人的信心和勇氣;戰術上要謹慎,要時刻認識到自己知識與水平的局限性。準備交易時必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對每一個細節都不要放過。

  3. 與華爾街距離保持平衡
  在華爾街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很難。在短線上與華爾街結盟也能賺不少錢,但要長期取得好回報,則必須獨立於華爾街之外進行思考。為華爾街做事,有時不得不向錢低頭,屬於情有可原,但絕不可做出賣國求榮之事。

  4. 正與奇的平衡
  初入市場當循正道,防守為上,對市場上流行的交易法則一一研究並試用。待有相當資金與經驗的積累,並確信對局部市場有獨到發現後,可以尋求機會,以奇兵出擊,獲取全勝。

  5. 長線投資與短線投機的平衡
  長線以價值為本,短線交易以技術分析,資金流動分析為主。長線投資有了利潤,須耐心讓利潤成長,及至價值基本麵改變。短線交易若有損失,必須盡快止損,不可有僥幸之心。

  有熱門股票,可以少量資金順勢炒作,適可而止, 但需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在做短線。對冷門資產,則當潛心分析,像科學家一樣有獨創性,找出別人沒發現的東西,找出超級價值,不戰屈人。

  6. 低進高出,還是高進低出?
  乍一看這不成問題,當然是低進高出。然而普通投資者,包括大部分職業投資者失敗之處就在這看似不成問題的問題上。

  普通投資者短線操作時喜歡自作聰明,低進高出。“掉這麽多,可以進了” ,“漲了不少,趕快賣掉”。而長線投資時,則受華爾街蒙蔽而高進低出。市場長時間大幅升值後,華爾街祭出其絕招,“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經濟騰飛,潛力無限”,怎可手中有錢而不入市? 市場上也並非沒有冷靜的聲音,然而忠言逆耳,投資者聽不進去。

  一個職業交易員首先要訓練“高進低出”的直覺。一個向上漲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變或繼續上漲;一個向下掉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變或再掉。如果自己及周圍人都覺得高,則買進,如果覺得太低,則賣出。短線交易,要順勢而行。“逢低吸納,逢高出售”不可用於短線。

  但職業交易員又容易在短線交易高進低出這一關走火入魔。高進低出,順應華爾街,對於早期生存很重要。但即使短線技術爐火純青,也須返樸歸真,尋求價值,長線投資,低進高出,順其自然。市場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使得長期回報回歸平均。要找出長線價值,必須遠離華爾街時尚,獨立以最基本的道理分析市場。

  業餘投資者很難學職業交易員的一套,最好遠離短線。但業餘投資者可以學做分析起家的投資大師們,不做短線,耐心做長線。

  7. 分散風險與集中投資的平衡
  價值平庸而又不得不投資時,分散風險。一旦有獨創性研究發現超優價值,可以考慮集中投資,但必須少用或不用杠杆。

  華爾街喜歡用“風險值”(Value at Risk, or VAR) 來分析風險。這個概念漏洞很大。用一大堆價值平庸的資產分散風險,再加以杠杆,“VAR”不高,是對衝基金最常見的做法。然而,由於全球金融一體化,資產價格短期漲跌往往與基本麵關係不大。同時投看似毫不相幹的資產,能夠分散經濟風險,但未必能夠分散市場風險,一旦再與杠杆相結合,則危險極大。

  8. 倉位大小的平衡
  市場整體高估時,倉位要小,要靈活,不能眼紅別人還在掙大錢。市場整體低估時,尤其是在市場持續多年走低,價值改觀,而大部分投資者對經濟和政策基本麵的改善視而不見,不願入市時,則當加大投入。

  若是市場整體估值較好,但短線風險較大,則倉位須適中。平衡的關鍵在於一個贏者心態: 倉位必須足夠大,市場漲上去後不要說“我看得很準,可惜沒買” ;倉位又不能太大,市場短期續跌後不要說“我知道還得跌,再等等就好了” 。漲是利潤,跌是機會;漲不足喜,跌不足憂。

  9. 簡單性與複雜性之間的平衡
  好的長線投資都較簡單。複雜的多頭套利對衝交易不是不可以做,但一定要嚴格跟蹤市場流動性。

  初入華爾街的人,千萬不要一發現某複雜資產價格與模型不符,便做多做空套利。可以少做一點,同時深入研究。要知道,世界上聰明人有的是,自己所發現的,多半早已有人做過。一旦確實發現套利機會,要製定周密的行動方案。

  10. 供與求之間的平衡
  基本的經濟學規律告訴我們,供應多,價格會下降。供應少價格會上升。金融市場上長線也是如此。但短期內價格是由華爾街操縱的。比如,1999-2000年,高科技行業內部高管不停地將手中股票甩給華爾街經紀人。供應越來越多。為了便於出手,華爾街號召全世界投資者買進,市場幾乎日創新高,供應多反到引起價格上升。投資者應根據華爾街這一特殊的供求現象製定相應對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