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下隻角”地段的電影院,大概不配享受“首輪”資格,除了文革期間, 就那麽幾部電影翻來覆去地放映, 就無所謂哪個先哪個後了。
不過, 也不是一點好處也沒有,二輪電影院的票價要比首輪的便宜些啊,這個就可以理解成對下隻角窮人的體恤。-轉載者
電影院裏的上海往事
有聲電影問世。
上海開始放映有聲電影。
上海觀眾能同步看到美國電影。
上海影院的票價基本上是2角。
上海有了特色影院,有的專門放原版片,有的放紀錄片,有的放“藝術探索片”。
1950年代,2角錢的票價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1952年上海電影院開始降低票價,2角錢(當時通貨膨脹,所以票麵上是2000元)的票價維持了相當長一個時期,讓看電影成了普通百姓娛樂生活中一件尋常事。
隨著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上海的電影院開始分為首輪、二輪、三輪,票價也有所變化。首輪影院如大光明、國泰等的電影票是3角5分,夜場最貴4角;二輪2角;三輪1角5分。因此到1962年寬銀幕立體故事片問世時,票價高達5角,為當時之最。不過當時有關部門為培養潛在觀眾——為數可觀的大中學生,設有學生場,一般是每天的第二場(下午4點以後,中小學放學時間),學生場票價7折,像大光明、國泰的票價就是2角5分,而其他首輪影院票價是2角。除了每天的學生場,每逢周日有些首輪、二輪影院都開設兒童場,專門放映美術動畫片或兒童故事片,一般都在周日上午,票價一律1角。從1950年代起惠及了幾代人,培養了無數的影迷。
1938年大光明戲院的電影票
大光明電影院如今非常現代化
當時的電影院分級主要是根據電影院各自的硬件條件。首輪影院都有冷氣,座位都是軟沙發座,座位數量基本都要上千。首輪電影院有:大光明、大上海、國泰、新華、和平、滬光、上海音樂廳(1950年代叫北京電影院)、美琪、衡山、東湖、延安(後改名兒童藝術劇場)、國際、江寧、滬南、滬西、滬東、長寧等。
二輪電影院有:上海藝術劇場、長江劇場、蓬萊、西海、上海、淮海、嵩山、泰山、平安、紅都、勝利、長城、大都會、建國、日暉、燎原、浙江、長治、山西、大名、東海等。
三輪電影院:文化、紅旗。
當時分級除了硬件條件外,還考慮到地域因素,讓首輪影院盡可能布及上海各區。首輪影院名單中不少影院都“係出名門”,前世今生大有說頭。
大光明舊照
要說上海的電影院繞不開的是大光明。大光明電影院初建於1928年12月,次年開始放映有聲電影。有聲電影發明於1927年,可見上海領潮流風氣之先。
1931年歇業,英籍華人盧根接辦,租地拆舊重建,由匈牙利建築師烏達克設計建成後以其規模之大——總麵積達1萬平方米,設座2000個,設備之先進——美國RCA公司的有聲放映機和音響係統、譯意風耳機,覆蓋全院的冷暖氣設備,裝修之豪華——各處通道及樓上樓下三處觀眾休息廳都鋪設羊毛地毯,休息廳都設置沙發,而被稱為“遠東第一影院”。一時間,到大光明看電影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在入場口放眼望去盡是社會名流和外國人,每逢周六九點一刻那場電影,在附近幾條馬路上停滿了私家牌照的小車。餘生也晚未能親眼目睹如此盛況。
記得1958年大光明改建成寬銀幕電影院,放映的有兩部蘇聯故事片《三勇士》、《堂吉訶德》,一部紀錄片《貝加爾湖》和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攝製的《老兵新傳》。
新華電影院的前身夏令配克大戲院
如果說大光明因其“遠東第一”著稱於世,那麽新華電影院也有其獨特的第一:創建於1914年,建成時名夏令匹克影戲院,是上海第一家正式影院。建成就專門放映美國默片,1929年2月9日首映美國有聲片。1939年改名大華大戲院,1951年改為國營新華電影院。好萊塢電影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進入中國,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占據了中國市場的75%以上。上海作為1949年之前中國電影的最大口岸,本地觀眾已經能同步觀看美國電影。以前一直有種說法說是好萊塢八大公司在上海有自己的院線。其實這不正確,實際直到1946年, 米高梅公司才買下一座影院,即大華電影院(解放後改名新華),好萊塢在上海和中國其他地方的壟斷存在於發行製度, 而不在於是否擁有影院。華納、二十世紀福克斯、派拉蒙、雷電華、哥倫比亞、聯藝、米高梅和環球, 以“八大公司”而著稱於中國。到1930年代後期,這些公司都在上海建立了機構, 通過代理商發行影片。而這些代理商都是中國人,擁有電影院的也都是中國人。隻是當時在這些電影院觀看好萊塢新片價格不菲,不是廣大勞動人民能享受的。
那部因演員泳裝出演而引起轟動的《出水芙蓉》1948年在大華影院及其下屬所有影院連映6周,當時的譯名為《水蓮公主》,次年重映時改名《出水芙蓉》。1949年春,上海解放時該片又在大華影院重映。在1964年的同名話劇和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中,《出水芙蓉》成為美國腐朽電影和文化的一個符號。
二輪中的“首輪”——上海藝術劇場和長江劇場,它們都曾是“話劇大本營”
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蓄須明誌八年複出首演就在蘭心大戲院
有兩個雖被定為二輪卻不能不說的電影院,就是上海藝術劇場和長江劇場,以硬件條件來說兩者都夠首輪級別,特別是上海藝術劇場(1949年以前叫蘭心大戲院),1867年由英僑在今圓明園路建蘭心戲院,英僑的劇社演話劇。1930年遷建至現址,劇場不大卻十分精致,歐洲古典風格的內裝修兩層觀眾廳設座700多個,皮沙發椅之寬敞恐怕為上海影劇院之最。仍以英僑劇社演出話劇為主,公共租界工部局管弦樂隊定期在此開音樂會,堪稱高雅。1945年10月,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蓄須明誌八年複出首演就在蘭心大戲院。解放後沿襲了以話劇為主的傳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每排了新戲首演和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公演都在此。
再說長江劇場,1923年由英籍華人盧根建成(也就是那個1931年接手重建大光明的盧根),名卡爾登大戲院,專門放映外國電影,也演話劇。1935年-1937年主營話劇演出,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成了上海話劇電影界抗日救亡活動的一個基地。1951年底改名長江劇場,專演舞台劇,與上海藝術劇場一起被稱為“話劇大本營”。至於會被定為二輪影院是因為話劇基本隻在晚上演出,整個白天就空著場子,為經濟效益起見就利用白天放映電影。因其票價隻要1角5分,而且放映的影片雖不是新片但都是“過時”的中外優秀的經典影片而很受影迷歡迎。
卡爾登大戲院廣告
卡爾登是長江劇場前身
對於小孩子來說,電影院裏的冷氣是種豪華享受,票價隻要5分錢!
當時首輪二輪影院在硬件上除了放映設備、內場環境之外,最大的優勢恐怕就在大夏天有冷氣開放。記得當時首輪影院大門口總有一個很大的燈箱或廣告牌上用美術字體大書“冷氣開放”,還用藍白兩色的冰雪圖案裝飾,在夏日炎炎時分很是誘人。在上海影迷口中常可以聽到“去孵冷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要說空調連電扇也是稀罕物的歲月,去有冷氣開放的電影院看電影是很享受很有麵子的一件事。對於孩子們來說,暑假裏上海藝術劇場的中午場是首選,花上1角5分可以孵上一個半小時冷氣。
在“上藝”沒有中午場的時候就去兒童藝術劇場,那裏幾乎每天都有中午場,不過放映的是新聞紀錄像片。記得當時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廠拍攝的《世界見聞》記錄了世界各地的奇風異俗和發達國家的新科技、新發明、文化藝術的新潮流,很有趣。當然還少不了批判西方資本主義花花世界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每輯十幾分鍾,幾輯一起放映也有30-45分鍾,最有吸引力的是票價隻要5分錢!盡管往往是頂著烈日去,看完回家也是一身臭汗,孩子們卻樂此不疲。
金門大戲院的電影說明書,上麵還有醬油廣告。
金門大戲院後來改為兒童藝術劇場,
現已消失。
兒童藝術劇場建於1939年,當時名叫金門大戲院,1952年改為延安電影院,1957年改為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專演兒童劇兼映電影。這是上海唯一一家專演中外優秀兒童劇的劇場,《馬蘭花》《地下少先隊》《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中外優秀兒童劇滋養和陪伴了幾代少年兒童的成長。在延安路高架建設中這塊少年兒童心中的樂土轟然倒塌消失了。
有些沒有冷氣的電影院,天花板上懸掛著吊扇,在樓上某些位置的觀眾會因這些電扇長長的吊杆部分遮擋了視線而影響視覺效果,樓下的某些位置會因電扇風葉的影子留在銀幕頂部而影響畫麵。有些電影院把電扇安置在場內兩邊走道的牆壁上,中間位置的觀眾幾乎吹不到,影院為解決這個問題專門準備了一些紙團扇放在進口處的大木箱裏讓觀眾自取,結果是電扇的嗡嗡聲和紙扇的沙沙聲從影片開始到結束成了另一種聲效。更精彩的是影片結束散場時隻聽得一片劈裏啪啦和稀裏嘩啦聲,前者是硬木板座椅觀眾起身離開時翻起的聲音,後者是觀眾將紙團扇扔進木箱裏的聲音,煞是有趣。
當時沒有網絡,但影迷可以從影院買到當月的排片表,也不用擔心想看的電影因為票房欠佳而隻有“一日遊”。當時全上海的電影院每月排片也是由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統一安排。每月初發行公司會印製一張全上海首輪、二輪、三輪影院的排片表,在全市電影院都有發售。影迷一表在手全市影訊盡在掌握之中,仔細研究一番在上麵圈圈畫畫定下一月觀影計劃。首輪一般安排六七部中外新片,其中譯製片略多。這張表一般是不會有變化的,就算某一部片子票房欠佳也不會立馬撤下,隻是在該片的檔期中會每天插一兩場賣座的舊片複映。所以想看的觀眾不用擔心當今常見的某片“一日遊”就從排片表上消失的現象。用今天的詞來說就是“誠信”。
海門路144號,東海電影院
當時的排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地段上靠近的同級別影院跑片,這樣有一個好處是跑片不會因路遠、遇到交通堵塞而耽誤。比如當時盧灣區的國泰與新華;黃浦區的滬光與上海音樂廳、大光明與和平、大上海;靜安區的美琪與江寧;徐匯區的衡山與東湖(1962年後建成立體影院後改變);虹口區的國際與大名、永安與東海……這樣有一個好處:一家滿座再去另一家看看,比如滬光滿座的話,再往東麵走上十來分鍾去上海音樂廳,總有一家能實現你的願望!當時影院在正片前總會加映一兩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廠攝製的新聞簡報,十來分鍾的時間差讓你在來回奔波間也不會錯過正片開頭,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如願以償地完成每月的計劃。
上海曾有專門的“藝術電影院”,“第五代導演”們初試啼聲的作品——《黃土地》《一個和八個》等就在那裏放過。
維也納舞宮的舞票。
維也納舞宮後來改建成紅旗新聞電影院,
位於西藏中路,專映紀錄片、科教片,
現已消失。
除了首輪、二輪、三輪影院,當時還有放映專門類別的影院。當時地處上海鬧市中心西藏中路(中百一店對麵)的紅旗新聞電影院看名字就知道專映各類新聞紀錄片、科教片。按級別是三輪可論身世卻也頗有來頭:創建於1918年,前身是維也納舞宮。1958年改建為電影院設有1000多個座位。也許是地處鬧市,雖然隻映各類紀錄像片卻也票房火爆,也可見愛好紀錄片這一類型的大有人在。另一家專映新聞紀錄片的文化電影院也是地處鬧市——上海老城廂福佑路城隍廟外,規模卻小得多,隻有120個座位,堪稱迷你。這兩家在南京路商業圈和豫園商業圈改造中被改造掉了。
上海展覽中心裏有個友誼電影院
現在已經消失的平安電影院
1960年代上海特色影院中還有幾家在星期天上午專門放映原版片的影院。記得有這麽幾家:新華、平安、勝利、中蘇友誼館。前三者主要放映英法等語種的片子,後者很特色的是專門放映俄語原版片。新華這裏就不再說了,平安電影院地處南京西路陜西路口的黃金地段,曾經也有過花樣年華,近旁的梅龍鎮環藝影院等現代化電影院建成之後,平安的“鴨梨”很大。平安電影院有過“自救”行動:幾年前花巨資3500萬元,從美國引進高科技設備,成為中國首家動感電影院。不過放的動感電影不是故事片,一次隻放映10多分鍾,市場反應平淡。院方為彌補電影院的不景氣,不斷將內部空間分割出租,電影院本身越變越小。零刀碎割慘淡經營終究回天乏力,於2005年整體租給ZARA品牌。
而勝利電影院比平安還早了一年走上拍賣台。至於那個極不起眼的中蘇友誼館電影廳卻也曾經滄海桑田:最早是屬於上海博物館,博物館遷走後歸上海圖書館,曾經因為藏書空間不夠用而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加建工程,建築的中間劃出一部分給中蘇友協,就是中蘇友誼館電影院和中蘇友誼館閱覽室, 後因中蘇關係公開破裂也都悄悄地關閉了。其間一度作為南京西路上海美術館的一部分,直至1994年建上海大劇院被圈進。大約就是現在上海大劇院的馬克西姆餐廳和大劇院畫廊的位置。這個小小的電影院專門放映蘇聯影片和俄語原版片,而且票價低廉,是上海喜愛蘇聯影片的影迷的樂土。平安、勝利和地處淮海路的嵩山電影院這三家在1980年代初曾經專門放映粉碎“四人幫”後拍攝的“藝術探索片”而被冠以藝術電影院之名。而那些“藝術探索片”其實就是“第五代導演”初試啼聲的作品,有《黃土地》(張藝謀導演)、《一個和八個》(張軍釗導演、張藝謀攝影)、《海灘》(滕文驥導演)、《生活的顫音》(滕文驥導演)、《弧光》(張軍釗導演)等。
恩派亞大戲院,後名嵩山電影院
文章節選自:《電影院裏的上海往事》,作者葉智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