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這個辦法不錯: ZT。 一清:《毛澤東致江青的信》燒毀前後的複雜政治生態

(2015-09-04 15:37:35) 下一個

燒掉了, 真相就不可能被盲目追求了,說有就有說沒就沒, 均無證據, 曆史就虛無起來了, 研究(實際是解說)曆史的專家們, 最好不要引用這個“資料”,或者專門引用它正是因為可以無憑無據--轉載者

 

這裏所說的《毛澤東致江青同誌的信》,是指毛澤東1966年7月8日那封“在西方的山洞裏住了十幾天”的信。就是這樣一封幾乎可以認定為文化大革命綱領性文件的重要信件,卻在當時被周恩來燒掉了,而且是遵照毛澤東的指示“燒掉”的。
那麽,燒掉了的信,後來又是怎麽發表的呢?有沒有底稿?為什麽要發表?當事人怎麽不出來說話?這中間到底反映了中國當時什麽樣的政治生態?
我們得從接讀這封信的當事人說起。
最先接讀這封信的當然是江青。毛澤東給江青的信,在此之前,不多。一則是因為夫妻倆經常在一起,沒有多大的必要寫信;二則是毛澤東不太願意與江青討論黨內生活的一些問題。見之於公開發表的,在中央權威文獻中,就是1950年1月4日毛澤東在蘇聯訪問期間以電報的方式發給江青的“同意你去新區看一看”的信。還有1957、1961、1965年的幾封短信。
在1966年7月那樣的一個文革運動啟動的時刻,江青收到毛澤東這樣的一封信——一封幾近“黑話”的信,江青一定是震住了。她不可能讀不懂毛澤東信的內容。因為就在毛澤東離開韶山滴水洞剛到武漢的6月28日,她還給毛寫過一封信,說的也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事。毛澤東正是就著她的來信的一些話題,超長地回了這封信的。
江青讀完信,感到茲事體大,不敢獨專。又唯恐誤了毛的大事,便找到周恩來,讓周看了一遍。江青把這麽重要的信給周恩來看,沒有經毛澤東本人同意。也許江青自己也明白,這不是夫妻之間的家書,這裏牽涉到的是中國最複雜的政治鬥爭,“所思、所慮、所闡發的感慨,無一不是嚴肅得可以聽到槍炮聲”(《毛澤東家書》語)的問題。
周恩來看了,以他對事物的理解,覺得毛澤東的這封信不應隻給江青一個人看的。以周的為人和處事的小心謹慎,他知道看到這樣的信不見得是好事。但既然看了,也就還要有第三者看到才安全,否則今後的政治鬥爭說不清楚。因而他提請,這封信一定要給當事人看。同時,周恩來也有借這封信給林彪提一個“醒”的想法:萬事有個邊界,“吹”人的話適可而止。經與江青協商,再向毛澤東請示,毛澤東也同意將此信給林彪一看,但囑咐:林彪看後,當麵燒掉。
毛澤東的這個安排,起到了兩個作用:既給林彪敲了警鍾“提了醒”,又“給了政策”——當麵燒掉。隻要改正,後話好說。
當時林彪正在大連休養,他不知道毛澤東寫了此信。所以,當他看到這封信時,一時手足無措。但周恩來立即當著林彪的麵(一說當葉群的麵),用火燒掉了這封長信。這個動作又讓林彪大吃一驚,因為燒掉毛澤東的文字,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周恩來隻是笑笑了事。
這封隻有江、周、林三人看到過的信——毛澤東的手稿,就這樣消失了。
真的消失了嗎?曆史有時候真是太吊詭了。
1971年9月13日,林彪命喪蒙古大沙漠後,這封信被毛澤東翻撿了出來——是一份底稿抄件!
毛澤東寫給江青的這封信,居然讓人抄了一份底稿,而且暗暗地收藏著。他當時對貼身秘書的囑咐是,“原稿發出,抄件存檔”。據後來看到過這一個“抄件”手稿的人徐景賢回憶,“抄件”是抄在“一種直條紙上的”,“抄信人的字跡很稚拙”。徐景賢的回憶錄沒有提到這位“貼身秘書”是誰,經查,1966年跟隨毛澤東的所謂“貼身秘書”是徐業夫。這是一件很耐人尋味的事。因此,林彪出事後,毛澤東自知由他親自選定,並在中共黨章上鐵定的“接班人”摔死他國,是不好交待的一件事。為了洗清自己,他讓拿出了這封信的“抄件”,並決定在1972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公布出來。
毛澤東為了讓參加會議的人相信這個抄件是出自他的手,特意在原文上改了兩處。其中有一處是“他(指蔣介石)就逃到一個海島上去了”改成“他就滾到一群海島上去了”。
周恩來自然知道毛澤東的心思,他特別將這個有毛澤東改動手跡的“抄件”全文複印,並讓每個參加會議的人可帶回一份,存檔到各自單位。
在做這一切時,江青沒有忘記自己在裏邊的“利益”。她要求毛澤東將信的開頭稱謂“江青”改成“江青同誌”。但毛澤東沒有同意。周恩來和事,在印發這個材料作為“中共中央文件(絕密)”時,文件上加了“同誌”,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毛澤東致江青同誌的信”。
這樣的一封信,由草成,抄寫,存檔並同時寄發,三人傳閱,到燒毀;由重新翻撿出來,改寫,複印並作為重要的中央文件高層公開,叮囑帶回並薦檔——這中間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生態,是何其複雜。
毛澤東所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他自己也不知道最終走向何方的“革命”,正像他在信中對江青所言:“全世界一百多個黨,大多數的黨不信馬、列主義了,馬克斯、列寧也被人們打得粉碎了,何況我們呢?我勸你也要注意這個問題,不要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是要粉碎劉少奇一類“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及其集團。但是,林彪是否就是他所堅信的人?或者在此後“九大”將林彪選成接班人後,是否就能同道到底?毛澤東說林彪吹他是“為了打鬼,借助鍾馗”,那麽,這句話是否可以反過來問一問:選用林彪,是否也是“為了打劉,借助林彪這個鍾馗呢”?但不管是什麽情況,林彪出事後,毛澤東得有交待,對黨內,對黨外都得有個解釋。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心態下,毛澤東才翻撿出了這樣的“私信”抄件的。毛澤東是不是由此就說清楚了他對林彪的重用是出於什麽考慮呢?這一封顯示早在四年前毛對林彪就有著相當警惕的“預言”,是不是也一如從前地表現了毛澤東的高瞻遠囑、明察秋毫呢?看來,回答不一定是樂觀的。這一點,毛澤東作為一個高人,他自己心裏比誰都清楚。
林彪事件,在毛澤東,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據他身邊的人回憶,“9•13”後,毛常常摔東西、撕文件、罵人。而且經常失眠,睡夢中偶爾還驚叫“親密戰友”、“接班人”、“永遠健康”等類的短語。可見毛連自己都無法交待。
而林彪事件於國人,是不得不交待的一件事。因此,有此抄件,也聊勝於無。
既然有這麽一個信的抄件,又是出於毛澤東早幾年對林彪的觀察與判斷,作為中央文件,高層裏是要學習和討論的。不僅要學習,其每一位的討論發言,都是要記錄整理並上報的。於是,毛澤東看到了每一位參加會議的人的發言記錄。全部的表態都是——
讀了毛主席的信,受到了極大的教育。原來林彪是個反革命兩麵派,是個當麵“萬歲不離口,背後下毒手”的家夥,毛主席高瞻遠囑,對林彪的問題早就有覺察……
這樣的話,毛澤東信嗎?不信又能怎麽辦?也是聊勝於無吧。
曆史,經常在一種“作古正經的亂彈琴”中……

附注:

當然,也有另外的說法,說這封信壓根兒就不存在。是當時的中央為了應對林彪出逃所造成的被動局麵,由康生提議,張春橋執筆,毛澤東首肯的一封徹頭徹尾的造假產物。為了使這種造假更真切,毛澤東直接參與了過程,在“抄件”上特意修改了幾個文字……支持這種論點的有張玉鳳在香港發表的言論和姚文元的相關回憶(有關這個問題,如果博友們感興趣,或者本博主還會涉及。)——先且不管這種質疑的理由以及當事人發言的真偽,由此亦可見出當時那種複雜的政治生態。這封信從1966年到今天,四十多年了,疑雲叢叢,當事人有的三緘其口,不著一辭。我們期著曆史真相早日揭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