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不代表轉載者的立場:您會讓小孫子吃中藥嗎?(是這麽回事嗎?轉載者)

(2015-06-28 05:18:24) 下一個
本人不是學醫的,很希望內行指教一二, 千萬別用口號來解釋--轉載者

中醫是文化但不是科學

如果您還保留著一個20多年前的“大哥大”,這也許是個不錯的懷舊收藏。
但如果您現在當街從包裏掏出這個磚頭大小的手機打起電話來,那是會把人嚇壞的。


文化和科學在時間特點、形式特點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從時間特點上來說,文物、文化,往往越古老越有曆史人文價值。一個出土古銅器價值連城,但這當然不是說古代的冶煉技術比現代的好。

而科技產品、科學技術是越現代越好,以前打得劈裏啪啦響的算盤如今隻能去博物館,您的電腦和手機用個一兩年也就要更新換代了吧?

在形式特點上,文化是多元的,有地域屬性。比如中國的水墨畫、民樂,西方的油畫、交響樂等,不一而足。

但科學是一元的,是跨國界的。通俗地說,科學就是用證據和邏輯的方法去解釋事物、解決問題。
科學是排他性的,如果你的證據和邏輯能夠推翻別人的假說,那麽你牛,你的假說就升格為科學理論,原先的理論被你修正,或者被你的理論取而代之。

所以,在某一個領域,雖然可以有不同的假說,但最後被科學方法證明而升格為科學理論、形成體係的,則是唯一的。你聽說過有中國物理學、美國物理學這樣的區分嗎?有中國電子學、世界電子學之說嗎?

由上述涇渭分明的特點可見,中醫是文化而不是科學。

請您認真想一想,如果您去看病,或者帶您的小孫子去看病,您是應該依靠文化呢?還是依靠科學?

醫學是一門醫治疾病的科學。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承認現代醫學理論,那麽就應該否定中醫的八卦理論。否則就應反過來請中醫用神叨叨的巫醫理論去否定和取代現代醫學理論,中醫有這個本事嗎?

古人不具備生物化學知識,中醫隻是古人對疾病的樸素看法,與科學、與現代醫學理論格格不入,在現代隻具有文化價值,把中醫當做一種文化來了解和研究才是明智的做法。

很多人迷信中醫中藥,卻不想想古人、乃至一百多年前近代人的平均壽命隻有30多歲。

正是在一百多年前基於科學理論的現代醫學出現以後,人類才得以有效地控製住疾病,才能夠大幅度提升健康水平和平均壽命。

還有人推崇藏醫藏藥,卻茫然不知藏人的平均壽命在全國是倒數第一。

請記住以下事實:

1) 現代醫學的理論基礎是人體解剖學,其展示的器官、血管和神經等,都真實存在。

    而中醫的理論基礎卻是子虛烏有、憑空想象的經絡、穴位和神叨叨的陰陽五行玄學。

2) 現代醫學的藥物必須經過嚴格的化學成分分析和藥理分析,必須經過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必須明確標注藥物的毒副作用。

    而中藥沒有一樣做過嚴格的化學成分分析和藥理分析,沒有一樣做過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沒有一樣中藥明確標注了毒副作用。

僅舉一二:

很多常見中藥含有一種叫馬兜鈴酸的成分,會引起不可逆轉的慢性中毒,嚴重損傷腎髒造成尿毒症。

大家耳熟能詳的牛黃解毒片,含有巨量毒素砷。

為了健康,遠離中醫中藥。


  很多人會覺得愕然:

  中醫、中藥會有問題?怎麽可能?
  我們不是從小就被告知中醫是我國的醫學寶庫嗎?老毛也這麽說的。
  《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不是偉大的醫學著作嗎?
  李時珍不是偉大的醫生嗎?
  古代不是有神醫華佗、扁鵲嗎?
  不是批準生產中藥的嗎?不是提倡中醫嗎?
  不是中西醫結合,還有中成藥嗎?
  各個醫院不是都有中藥房嗎?
  不是很多人的病都被中醫治好了嗎?這樣的例子不是數不勝數嗎?
  不是連外國都推崇中醫中藥嗎? 這樣的報導不是不計其數嗎?

 發表於 2015-6-28 18:13 | 隻看該作者
 
我小時候正值文革,與大家一樣被官方洗腦,老毛的一句“中醫是寶庫”如雷貫耳,我一直以為中醫是科學,以為李時珍了不起,以為《本草綱目》是科學著作。

直到有一天,我接觸了解了《本草綱目》,大吃一驚,徹底顛覆了我以前對中醫的認知,從此對中醫開始了專門的了解和探究。

僅舉《本草綱目》一二例:

夫妻各飲一杯立春雨水後同房,可治療不孕症。(“取其資始發育萬物之義也”)

治療傷寒:取陳年破舊蚊帳一頂,燒成灰,開水衝服數日。(“以熱攻寒”)

。。。。。。(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藥嗎?轉載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