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再說說所謂的“知青補償”

(2015-05-09 12:08:42) 下一個
前幾天又有人說好像習李這回真的開了會,說真的會給知青一些補償。
先不說此事的真假,雖然我高度懷疑。

有網友調侃“現在已經開始盤算如何用這鈔票”,這是玩笑話。 有網友說自己不會要這個錢,我絕對相信他的真誠。
 
而我說的是“不主張給與補償, 但給了就要”。

再說說為什麽我覺得這個補償是不應該的, 的確,知青的下鄉是倒了黴, 可倒黴的不隻是知青, 回鄉知青更是倒黴,知青好歹也把下鄉的時間被計算了工齡,回鄉青年呢? 就因為他們原先的是農村戶口,低人一等了那麽多年,如今的所謂“補償”,還得低人一回,有沒有天理呀?再進一步說,農民呢? 壓根就沒人想起我國的農民才是最需要國家予以補償的,那張沉重的農村戶口, 壓得他們到如今還隻能到城裏作城裏人不幹的活,連稱謂都是“民工”, 此“民”非“彼”民“,不是人民的民而是農民的民,小寫的。又有誰想想,農民該不該也給點補償呢?知青的下鄉被廣為承認是一種”受苦“,言外之意, 小寫的那種”民“--農民--就天生的該受這個苦, 狗--RI--的,嘛邏輯呀?

雖說”補“償在定義上好過”賠“償,但仍然包含了對以前的某種程度上”錯誤“的糾偏,上山下鄉的對錯無需討論太多,可現任政府好像不必為以前政府的錯誤負太大的責任吧?要不,人人都有權要求政府對有些事予以適當的補償了,舉個例子,上海文革前的學徒工,三年出師便是一級半工(與全國比較已經夠倒黴的了)機械係統是42元,可全國的文化大革命形勢大好之後,學徒出師的”板板“(那時對鈔票的戲稱)被革到36元了,能否也去像習李要求補償點呢?顯然沒人會理你。

如果政府真給這個錢,我會捐給原下鄉處的希望小學。

對上山下鄉的認知不同,如果補償的話也應該看法不同,這很正常。

不過一直高喊”青春無悔“的那些人,政府似乎就沒必要給點什麽補償了, 他們不應該拿, 否則”心口“也太過於”不一“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周老虎 回複 悄悄話 共產黨補償得過來嗎?土改亂殺的,鎮反亂宰的,三年餓死的,文革冤死的,被非法關押的,至殘的,64 鎮壓的...笑話嘛。現在當政的這兩個當過知青,他們是想補給自己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