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熱鬧的平等與否討論,想舉一個例子讓大家各取所需地解讀

(2014-12-26 12:35:04) 下一個
下鄉時的某縣城,公社對知青辦學習班時說的縣城發生的一件事。
一位農村老太,那時的老太可不是現在人們口中的七老八十,雖說那時形勢好陽光燦爛, 但也不是說老太的定義是一百。
農婦上食品收購站賣了家裏喂的豬,其實還可以再喂養些時間等再長大些,但因為家裏有人生病住進了縣醫院,急需錢,所以等不得豬長得更大了,賣了豬得了九十幾塊, 揣上去醫院,到醫院發現錢沒了,急得回原路尋找,未果, 氣急之下,跑樹林上了吊自殺了。
該事被縣裏作為知青教育材料, 因為被界定是上海知青偷了,的確上海知青中是有“拤手”(有多少人記得起文革中上海話裏的這個詞?)

1。那時的醫院是先入院再收錢;
2。那時的農民是沒有公費醫療的,住院得自己掏腰包,城鄉不一樣(城裏泛指吃公家飯的);
3。知青裏有壞人,其實貧下中農也未必個個是雷鋒;
4。誰讓你把知青整下鄉的?拤手不下鄉就不會糟踐鄉裏人;
5。農婦知道收了入院不等於真正治療,急需籌錢是繼續治療的前提,所以才走了絕路;
6。縣城的治安很大程度是知青的到來而變壞;
7。那時大概沒人想到“醫鬧”;
8。農民敢到縣城鬧?你八代貧農也擋不住縣城一個小幹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