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逝去的大學】(陳遠)文字版[PDF] (MU)

(2010-02-11 10:17:35) 下一個


中文名逝去的大學
作者陳遠
圖書分類文學
資源格式PDF
版本文字版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書號9787805939537
發行時間2005年03月
地區大陸
語言簡體中文
簡介
IPB Image

◎類  別 文學
◎出版機構 同心出版社
◎書  號 9787805939537
◎頁  碼 325頁
◎作  者 陳遠 編著
◎譯  者 N/A

  蔡元培說是“囊括大典,網羅眾學之學府也”,斯乃有“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五四”新文化發展源地的北大。
  竺可楨說大學就是“求是”之地, “辦大學者不能不有哲學中心思想”,正德厚生利用,還要有“真理的蘄求”與“但知是非不計利害”的作人原則,“君子蓋有興世非之而不顧,千百世非之而不顧者,亦求其是而已矣,豈以一時毀譽而動其心哉,此為我校求是精神之精義”,斯乃有“東南民放堡壘”之譽的漸大。
  張析苓說:“教育之事,非獨使學生讀書習字而已,尤要在造就人才,三育並進而不偏廢”,這才有湧也周恩來的南開。
  梅貽琦說:“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才有水木清華大師如林的場麵,這才有“通才教育”的有力支撐。
  這些話,睽違已久了,大概是背時的迂腐話了,可怎的新世紀的今天聽起來卻沁人心脾,讓人緬想不已?今天的大學,楞曾再有如是的磅礴大氣?

  本書分三輯,第一輯“大學與校長”選取當時名勝一時的大學中最著名的校長,或敘述他們創建學校之時的艱辛,或敘述他們在大學生存環境發生轉變之際的境遇以及選擇。不僅記“其跡”,而且記“所以跡”。蔡元培、竺可楨、梅貽琦、張伯苓、司徒雷登、唐文治……這一串名單,可以作為過去大學校長的一個縮影,從中當可窺探出過去大學的發展史。第二輯“大學往事”,選取了聖約翰大學、金陵大學、東吳大學、雲南大學等過去少為人提起的大學,這些大學至今多已不複存在,看看發生在過去這些校園裏的故事,當知大學之以為大學的所在。第三輯“大學理念”是近年來時賢對於過去大學留下來的資源的一種梳理,可以看作是對當下教育的諫言。

目錄

第一輯 大學和校長
陳遠:司徒雷登:燕京大學的靈魂
《陸誌韋傳》編寫小組:陸誌韋與燕京大學
王慧章:張壽鏞與光華大學
梁吉生:南開教父嚴修
司徒允:張伯苓的最後五年
淩鴻勳:記校長唐蔚芝先生
陳蜀堯:億吳有訓校長二三事
王運來:羅家倫重建中大
何善川:羅家倫與中大
馬亮寬:傅斯年在台大的最後歲月
周懷宗:蔡元培:魂兮魄兮何日歸來
冉雲飛:教育思想家胡適
雷頤:校長當如竺可楨
陳遠:梅貽琦的選擇
傅國湧:三個大學校長
第二輯 大學往事
林語堂:聖約翰大學
陳裕光:回憶金陵大學
譚金土:回顧東吳大學法學院
謝泳:從無錫國專到清華國學研究院
張國功:思想的關聯:在一家民間報館與一所教會大學之間
陳四益:如是我聞:為複旦百年華誕作
智效民:清華大學與通才教育
李楊:三所著名教會大學集體“消失”
陳遠:不同的大學,相同的命運
陳遠:清華風物今安在?
周重林:雲南大學:被遺忘與被損害的
王昊:複旦與南開 李登輝與張伯苓
唐少傑:老清華教授麵麵觀
謝泳:49年前國立大學校長與政府的關係
楊建民:學曆當年
陳明遠:大學學費:相隔六十年
第三輯 大學理念
蕭雪慧:大學之魂
郭汾陽:何謂“大學”
謝泳:中國現代大學的“製度設計”
謝誌浩:私立教育的反思:傳統與現實
楊東平:淺議中國近現代大學的教育目標
胡宗健 楊金磚:大學之道與教育理想
周然毅:校長和製度誰更重要?
謝誌浩:呼喚教育家
謝泳:關於留學製度的隨想
高增德:北京大學的自由主義傳統
陳遠:關於教育的幾點隨想——讀《教育:必要的烏托邦》

下載鏈接:

【逝去的大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